APP下载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析

2017-04-10蒋樱赵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培养电气自动化高职教育

蒋樱++赵华

摘要:培养高技能的人才是适应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分析工作中对高职电气化专业人才的培養依据,提出了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要性,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够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职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TM76-4

引言

传统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不能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达不到适应企业的需求,这是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所以高职院校必须以就业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符合企业模式的发展,造就一批高技能性人才,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

1 我国进行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的依据

1.1 根据专业特点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动手操作特别强的理工科专业,它是符合市场要求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与工作相互进行相互融合,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进行动手操作,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1.2 适应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需求

高职课程的内容是与学生工作后真实的职业情境相符合的,所以对于课程的设置应该增加与职业关系紧密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实践能力,让兴趣与实践伴随着学生使他们在学校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使得学生毕业后更够更好地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1.3 适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

高职学生的特点就是动手能力比较强,理论基础较弱,所以针对这点,我们要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更加主动学习。

2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分析

2.1 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实行一种教师为导,学生为体的教学模式,将企业真实的工作项目作为引领,教学内容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主,让学生在项目中完成工作,形成一个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这可以说是一种采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在此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才加校外实践,或者聘请校外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与学生进行交流。我们还可以采用现场教学的模式,将实验教学基地作为上课的主要场地,充分利用现场的仪器设备进行教学,发挥其作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打破传统的将实验室和教师场地分开教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在对应产品生产的过冲中得到更深刻的理解,进而提升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2.2 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教学课程和内容模式的改革,这也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转折点。电气自动化专业应该摆脱传统的教育束缚,以实用实践为原则,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结合电气自动化专业自身的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应该设计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在教师占主要地位的模式,不是教师一直将知识主动传播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将职业技能的培养作为核心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合理选择教学任务,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会取舍知识的传授,同时通过开设一些素质课程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还有一点就是注重过程的考核,加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灵活采取考核方式来测试,通过每个阶段,每个学期的不断的考核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于考核没有通过的学生,教师应另安排时间对其进行授课,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跟上教师的步伐,同样教师也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通过考核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

2.3 加强校企合作

教学体系主要分为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以及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三部分,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进行分层实施教学体系的三大部分。应该充分发挥运用学校、社会以及企业等资源,签订一些校企培训协议并且建立一些实训基地,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将课堂与生产连接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

结合社会用人的原则来进行对学生的培养;结合企业生产环境来对学校的实训环境进行合理改造;共享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这是加强校企合作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现代高职教育人才的关键所在。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到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培养出来的人才高度符合行业岗位的要求。

2.4 建立企业顶岗实训基地

学生可以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熟练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积累工作经验,有效提升技能水平,通过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顶岗实训过程中,刚开始学生可能不会接线,干活较慢,工具的使用不到位等,慢慢的在现场师傅的带领磨练下就能基本胜任电工的操作,这也就会在顶岗过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职业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从而能够充分得到企业的肯定,受到企业的好评,成为企业的骨干。

2.5 强化教师企业实践教学能力

目前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毕业生或者学科型教师,对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缺乏了解和相应的工作经历。我们应该通过定期派教师参加企业的挂职锻炼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去中去。对教学进行改革,带着任务去企业,通过将在企业中学到的知识与教授的专业课进行结合从而真正实现工作中的课程教学。

2.6 对作业进行严格把关

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意识到作业的重要性,从而让自己的学习越来越困难,并且严重影响了考试结果。作业通常需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它是检测学习效果,巩固学习内容和提高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的同时,教师应该严格把关作业质量,加大对学生的课余辅导力度来度过学习难关,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为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有力的理论知识基础。

3 结语

我国工业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出现一批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尤其需要我们加大对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完善,以培养人才为目标,推动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建设,从而也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宽,纪静波.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3(2)

[2]黄玉斌.基于高职教育特点的新型人才观探究[J].教育与职业,

2013(9)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培养电气自动化高职教育
浅谈美术教育创新及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网络教学整合中的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课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中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