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2017-04-10江时学

人民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融通话语权外交

江时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

一、努力提升国际话语力。中国必须通过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力求实现话语权和话语力的最大化。这意味着,中国既要积极“发声”,又要使发出的声音能被他人听懂或认可。二、大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本质就是中国如何对外“发声”,或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因此,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三、要对重大国际问题表态。中国外交恪守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尽量韬光养晦。但是,为了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充实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中国必须要对重大的国际问题表明立场。事实上,對重大国际问题表态,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而且还能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增加中国外交的透明度,进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四、敢于在敏感问题上“发声”。民主、人权、选举、政治改革和其他一些在国内被视为较为敏感的话题,常被国外的一些政治家、学者和记者当作攻击和批评中国的“炮弹”。为了反击和自卫,既要在各个场合用不同的方式宣传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优势,又要敢于与其“叫板”,揭露西方政治制度中的种种缺陷和弊端。五、最大限度地缩小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与国际话语体系之间的差异性。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也有不同的价值观。一方面,我们应该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理直气壮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使用容易被西方民主接受的话语,使中国发出的声音被更多的人接受。六、积极发挥学者的作用。在许多国家,学者因拥有某一专业或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而能为其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作出重要贡献。七、加大政党外交的力度。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机构应该利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机遇,宣传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

猜你喜欢

融通话语权外交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