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17-04-10王长平王建波张鹏霞

经济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青年教师问题

王长平+王建波+张鹏霞

摘 要: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缺乏、交流和合作机会较少、职业生涯规划定位不明确、专业评价制度和体系标准欠缺、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和在职培训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等问题。

关键词:青年教师 专业发展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 问题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35-02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队伍的生力军,其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关系到边疆地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广大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应该着重从专业知识、专业心理品质、专业能力和专业思想等几方面锻炼自己,使自己由一名青年教师新手逐步成为专业性较强的青年教师。边疆地区地方高校远离政治和经济中心城市,就更需要一批专业发展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提高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完善青年教师的个体人格是促进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只有青年教师的个体人格完善,边疆地区地方高校的中间力量强大,学校才能有更好、更高的发展。实现青年教师的自我价值,才能更好地带动教师的自我能动性,不断努力积极进取的自我提高,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学校只有提高了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就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讨。

通过对佳木斯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调查和分析,以及通过访谈可以得知佳木斯大学80%以上的青年教师在环境适应和角色转换的任职初期,因为经验能力的相对不足,容易导致精神紧张。他们在自主意识、交流和合作、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评价制度和体系标准、科研能力和在职培训等方面依旧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識缺乏

广大青年教师大多不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问题,在教育教学中往往缺少主观能动性,他们非常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口头上说自己愿意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但缺少具体的实际行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自身也并没有明确地认识到提高自身专业发展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们把自身在专业能力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多归结到外部因素上面,这样就进一步促使青年教师发展自身专业能力的主动意识大大减弱。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大多都是由本地区的一些本专科院校合并而成的,因此与国家重点院校和省会城市省属院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社会认可等方面有较大的差距,这本身就使边疆地区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相对于“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和省会城市省属院校的青年教师的发展处于劣势地位。加之边疆地区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缺乏教育职业规划设计培训,这就导致他们自身专业发展缺乏目标,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和客观地审视自我。

二、青年教师缺乏交流和合作机会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普遍存在学历水平较低及专业发展能力层次不同的现象,再加上青年教师自身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不同,这就导致青年教师间缺乏广泛的交流、学习与合作。在教学方面,由于各自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不同,边疆地区地方高校一些青年教师自己准备自己的专业课程,并且他们还缺乏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另外,一些青年教师还很少参加学院和大学的公开课、不愿意虚心听取老教师和同专业的其他教师的交流与反馈意见。各个专业的教研室集体教研活动组织得不好,即使一些学院和系部规定了教研活动时间,也大多是流于形式。

在科研方面,人文社科类的科研课题大多是由青年教师自己独立进行并完成的,理工科方面的工作量不大的科研课题也大多是青年教师自己完成,理工科方面的工作量较大的科研项目,作为负责人的青年教师也不愿意与单位同事进行商量和合作,基本上找研究生去做实验。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科研合作关系很松散。这样边疆地区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参与的科研团队或学术梯队就很难形成,产生重大的和创新性强的科研成果也就更是难上加难,导致教师间、院校间以至于国际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后很少。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中,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很大程度上缺乏对本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科研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及争鸣的专业能力。

三、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定位不明确

由于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1-2年,他们的角色还停留在学生阶段,加之他们缺乏全面系统的专业教师生涯规划的教育和培训,导致他们仅了解专业教师的地位及作用,不能够理解和体会作为一名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特点和具体的专业素养要求,他们就会感觉到自己专业能力发展不足,就导致感到恐慌和无能为力。缺乏全面和系统的专业教师生涯规划的教育和培训还会导致青年教师安于现状和不思进取,不愿意进行反思与改进,进而失去了专业能力发展的意愿和动机。另外,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由于所调查的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青年教师在没有明确的专业发展规划群体中占很大比例,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经常感觉教学无力,对未来的发展也不是很明确。

四、青年教师专业评价制度和体系标准欠缺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的专业评价制度和体系缺乏严格的达标标准和考核机制。边疆地区地方高校应该加强青年教师专业能力评价的制度建设,淘汰一些不适应当今情况、评价目的单一、评价对象不具有针对性以及评价内容的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应该出台一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文件和政策,逐步形成和建立起一套具有边疆地区地方高校特色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和评价体系。

五、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的科研水平大多较弱,办学定位大多基于教学型大学。这样导致广大青年教师的工作重点是专业教学,科研工作摆在次要的位置上,致使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不强。另外,边疆地区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的学历相对重点大学来说较低,博士学历的比例也很低,这些也反映出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不足,致使青年教师在自身专业和研究方向上的科研能力不强。加之青年教师个人的懒惰,不常看本专业的最前沿专业论文,对新的信息了解比较慢,影响他们在教学方法和自身专业和研究方向上的知识更新。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和专业教学工作的琐碎性,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专业科学研究。另外,边疆地区地方高校与重点大学相比经费和资金不足,导致许多青年教师参加本专业和学科的专业性会议的机会相当少,这样他们无法了解当今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更无法快速地更新本专业的最新的前沿专业知识,从而大大限制他们的专业发展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六、青年教师在职培训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在职培训缺乏实效性及针对性,培训内容缺少针对青年教师提高自身专业发展能力的教学实践。广大青年教师普遍希望在职培训能够有效地帮助自己解决专业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难于解决的实际问题。在课程设置、办学体制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在职培训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缺乏内在的、连贯的和系统的联系。另外,在职培训中普遍存在的管理机制及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制约及干扰、评价制度不专业等问题,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青年教师在职培训的效果和制约着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深入发展。

青年教师在专业培训上,一般以读博为主要目的,没有提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不主动申请到其他高校培训的机会。因为青年教师出于事业和家庭的爬坡期,在外進行专业培训会导致单位很多的绩效奖金和课时费就没有了,给自己的生活增添很大的负担。另外,边疆地区地方高校地处偏远,青年教师出去学习,不能经常回家,而且现在的培训课程全靠自觉,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如果不是特别的强,学习效果一般不是很理想,导致青年教师觉得得不偿失。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专题项目(编号:GJZ201301035);佳木斯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编号:JYGA2012-005)。]

参考文献:

[1] 周密.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问题探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4(5)

[2] 朱玉东.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3(11)

[3] 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4] 张安富,李博.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9)

[5] 周敏.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6] 李爱.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

[7] 周芬,夏现伟.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3)

[8] 胡菊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新余学院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4(4)

[9] 董阜平.高校青年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5)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作者简介:王长平,佳木斯大学动植物检疫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动物行为与福利;通讯作者:张鹏霞。)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青年教师问题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