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营改增”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和对策

2017-04-10肖曼璐刘庆

经济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营改增财务管理企业

肖曼璐+刘庆

摘 要: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结构性减税、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分析“营改增”给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提出企业应采取强化增值税发票的管理、提高企业财务人員的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强化企业内控和风险防范管理以及切实加强企业纳税筹划等措施,以便企业更好地落实税制改革政策,合理减轻企业税负负担,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 企业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145-02

“营改增”税制改革是我国结构性减税、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营改增”可以有效地避免纳税过程中出现重复纳税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税负负担,降低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成本,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应紧抓“营改增”政策的契机,充分利用“营改增”这一政策给企业带来的良好机遇,大力加强财务管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营改增”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对企业一般纳税人认定的影响

在“营改增”前,不需选择纳税人身份,企业只需按照收入及所处行业相对应的营业税率计算缴税。“营改增”后,企业应向当地主管税务部门及时申报相关资质、财务资料,以便税务部门根据政策核定企业纳税人身份。根据条例规定,如果企业年应税销售收入及财务核算等条件符合标准,就可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就可以享受购置材料、固定资产以及服务的进项税抵扣的优惠政策。例如,房地产企业在“营改增”后,若经过主管税务部门核定为一般纳税人,其在经营过程中所购置材料、水电费以及劳务等费用所产生的进项税就可予以抵扣。

(二)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的税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营改增”前企业就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若与试点行业一般纳税人有业务合作,则企业可抵扣项目范围增加,企业税负会降低。但对于那些人力资源密集型的服务型企业,“营改增”后税率增加,由于自身资本构成较特殊,通常需要购买的原材料与设备较少,企业的主要投入为人力资源,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票据较少,致使这类企业在“营改增”后自身税负不会下降反而有可能会增加。对于之前就是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税制改革后税率没有变化,税负就不变。此外,营业税改增值税也会对其他税种的税负产生影响,如对于取决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会因为“营改增”后增值税变化而改变,同时对这两项税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于不同的企业,增值税税负增减程度不一样,绝大多数企业税负减少,只有个别行业税负有可能增加。

(三)对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的影响

“营改增”后,与其相应的会计科目设置、会计核算方法及会计报表均发生较大的变化。首先,在“营改增”前,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不复杂,只需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营改增”后企业需在“应交税费”一级会计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等二级明细科目,再在应缴增值税二级科目下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已交税金”、“出口退税”等明细科目,并进行复杂的明细核算。其次,“营改增”后,新增的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增值税,且进项税可以抵扣,企业固定资产的入账金额、累积折旧额以及应交税费均有较大幅度下降,主要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和“应交税费”项目,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导致资产结构发生改变,致使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发生较大的改变。另外,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全面推行,各试点企业利润表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营改增”后,因为企业的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不含增值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含税收入转变成不含税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就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营改增”后,企业缴纳的税金较改革之前有较大程度的减少,这样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成本,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对企业发票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后,原征营业税企业改征增值税,发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使用增值税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增值税发票使用规定进行发票购买、开具、销毁等活动。同时,纳税人应根据增值税纳税人身份分别使用增值税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可以抵扣,企业均会向业务往来卖方索取增值税发票,通过增值税发票可以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活动,也可以抑制企业不向买方开具发票等偷税漏税行为,以从源头上防止国家税收收入流失。这些给企业提供了钻空的机会,给企业票据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如何防止企业为谋取私利虚开发票、非法转让发票等偷税、漏税行为,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企业应对“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策略

(一)强化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营改增”后,企业使用统一的增值税发票,但这种发票的发行与流通,出现了更多的经济上违规操作和违法行为,企业必须重视,加强管理,避免违法行为的产生。企业应制定或完善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对其进行专门的管理,将发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负责,在日常业务往来交易中,不仅要获得增值税纳税人所提供的相关发票;同时,企业要加强增值税发票的认证管理,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发票认证,让发票进项税最大程度地抵扣,尽量降低企业的税负。另外,企业更应加强增值税发票使用的管理,制定购买、保管、开票、领用及核销的发票管理制度,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还应制定有关申请主管税务部门代开专用发票管理规定,防止虚开发票、非法转让以及向税务部门以外单位购买发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避免纳税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二)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决定着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为了能够较好地满足“营改增”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企业必须设法提高自身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首先,企业应淘汰企业中能力低下且责任意识淡薄的财务人员,引进社会中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财务人员。其次,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长期有效的财务人员培训制度,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定期考核,以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人员工作能力,保证财务人员熟悉并灵活运用“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和信息,重视增值税发票并按规定使用,认真做好企业的发票管理、会计核算以及税务筹划等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

(三)调整和完善企业财务处理的流程,强化企业内控和风险防范管理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企业应該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对原有的财务处理流程重新梳理,修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核算、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税务管理、发票管理、财务监督等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完善、数据可靠、会计信息准确。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要尽量采取对企业有利的方式,尽可能减少企业税负。对一些大公司而言,他们旗下还有很多子公司,因此在“营改增”后要尽可能做好业务转移,争取最大的税收优惠政策,避免发生纳税中不公平现象。同时,在核算增值税时,及时制定税负缴纳办法和时间表,对自身财务处理流程进行规范,加强制定新增业务的财务流程,以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另外,企业应该建立风险防范预警机制,针对“营改增”税制改革带来的企业纳税方面的风险,企业应安排人员排查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对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监督,最大限度地避免纳税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四)切实加强企业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提前进行纳税筹划可以保证资金运行效果,降低企业成本费用,较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情况,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对涉税业务进行预先的策划,制定相应的纳税方案,最大限度地减轻税负,提高企业经营利润。

1.纳税人身份不同对于纳税筹划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增值税的纳税过程中,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不同对于纳税筹划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按照“营改增”之后的相关政策规定,核定企业纳税人身份标准是企业年销售额和会计核算是否健全,企业可以利用税负、成本比较等方法来进行纳税筹划,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想申请为一般纳税人身份时,还要考虑其要有健全的会计核算和可能增加的财务核算等方面的成本。

2.不同的企业纳税性质纳税筹划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营改增”后,一些企业的风险很有可能会提高。因此,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企业内部纳税筹划体制,根据其自身情况,借助经营活动流通程序进行相关合理的税负转移,从而降低企业整体税负。为了保证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设计完善的税务筹划方案,同时在税务筹划方案中做好财务风险的评估和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 姜懿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7):127-128

[2] 董晓芳.营改增在房地产企业的风险和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6(7):159-161

[3] 郭建辉.试论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6(7):187

[4] 周恩达,黄秋菊.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和对策(J).中国商论,2016(11):96-97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0;吉首大学 湖南吉首 416000)

[第一作者简介:肖曼璐(1992—),女,汉族,湖南浏阳人,湘潭大学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营改增财务管理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