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家园共育实效的因素及对策

2017-04-10王亚玲

甘肃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影响因素现状

王亚玲

【关键词】 幼儿园;家长;家园共育;影响因素;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5—0023—01

家园共育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园共育必须建构新的模式,充分整合和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

一、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现状

1. 家庭方面。(1)教育观念陈旧。相当一部分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小学才是教育的开始。(2)教育方法单一。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存在重智力发展、知识技能培养,轻心理需要、良好性格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偏差。

2. 幼儿园方面。(1)家园共育起点较低。由于临夏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家园共育刚刚起步,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但在如何有效开展家园共育活动、提升共育水平等方面既没有适合本地、可供借鉴的先进经验和模式,也缺乏大胆的实践和探索。(2)教育质量有待提高。我中心教职工知识结构欠合理,一部分教师学历不达标,大专以上学历教师仅占56%,一部分教师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也没经过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影响因素

1. 教师与家长教育观念的陈旧和落后。大家都习惯性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既然幼儿園承担了幼儿教育工作,教育就应该以幼儿园为中心,家长的责任只是辅助、配合幼儿园做工作、搞活动,家园共育由此容易出现低层次、表面化、形式化、走过场等弊端。

2. 教师对家长工作目的认识不到位。幼儿园教师认为家庭教育不过是幼儿园教育的延续,把家长看成是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延续幼儿园教育的工具。

3. 教师教育行为方式错位。由于受传统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教师认为自己是专业工作者,是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绝对权威,从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厢情愿地要求家长按老师的意愿做,很少考虑家长的想法与感受。另外,有的教师对自己是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角色认识不到位,迁就了许多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二、策略与途径探索

(一)策略

1. 发挥家长资源优势,形成家园共育合力。(1)家长是影响幼儿成长的关键所在。家长对幼儿的影响最为直接,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对孩子的良好态度可为儿童以后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奠定基础。(2)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家长直接参与幼儿教育活动,既能使幼儿体会到“幼儿园是多么重要”,大大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够使教师从家长所拥有的专业知识、生活经验中获得帮助,从而加深对教育工作和社会生活的认识,拓宽教师的视野。

2. 拓宽家园联系渠道,保证家园共育质量。(1)可以充分利用电子邮件、班级QQ群、互动宝宝业务、网络论坛、博客等网络资源优势进行联系,及时交流家园信息,有效促进家园共育。(2)及时更新家园联系栏(簿)。家园联系栏(簿)不仅是反映幼教工作情况和进行教育交流的窗口,更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3)拓宽班级家园联系方式。例如,各班设立的童言稚语、回音壁、聊天室纸形屋、心心网页、创造之星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独特、轻松亲切,深受家长的欢迎和好评,进而激发了家长的热情,家长们纷纷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

(二)途径

1. 开办家长学校。我们成立了心理学专家、家长代表组成的家长学校。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在教育内容方面,我们既有每学期的重点专题内容,又有连续性、全面性的活动内容,实践中全方位地指导实践。

2. “家长教师”参与主题教育活动。在家园共育活动中,结合幼儿园主题活动的需要,经常邀请特殊行业的家长当“教师”。“家长教师”利用自身职业、专业优势,讲授的内容更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创造性。

3. 亲子活动。我们结合主题活动、特殊节日等,创造条件开展了“亲子运动会”、“家家乐亲子游戏活动”、“庆六一游园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

4. 广泛宣传。我们充分发挥黑板报、宣传栏、家长园地、幼教杂志、广播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孩子的科学知识。每学期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和家长接待日活动,增进家园了解,给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

5.召开家长会。各班级定期不定期召开分组小型家长会、家长专题研讨会、家长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家长会来达到家园共育、双向交流的目的。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影响因素现状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