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工会经费管理与使用的思考

2017-04-10张焰

经济师 2017年2期

张焰

摘 要:工会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是工会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工会职能的增强和高校工会工作领域的拓宽,工会经费的投入也在随之增长。科学地管理与使用高校工会经费,不但能稳定教职工队伍,还能使高校工会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工会经费收好是前提, 管好、用好是关键。文章就目前高校工会经费管理与使用的现状进行思考,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改进与措施。

关键词:工会经费 管理与使用 改进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131-02

一、新時期高校工会经费的特点

1.高校工会经费的来源。高校工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工会经费的来源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高校工会会员缴纳的工会会费;二是高校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三是上级补助的收入;四是其他收入(如图1所示)。

其中,工会会费是加入工会组织中的会员按照本人每月基本收入的0.5%向工会缴纳,而拨缴的经费是由上级工会委托税务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代收并上缴给上一级工会,然后上一级工会按规定把其中的40%留下,剩下的60%转拨基层工会作为本单位工会使用的经费。

2.工会经审委员会的设立。工会有自己的经审委员会,这也是工会的一大特点,随着高校财政工资不断增加,工会经费收缴也大幅度增长,工会可支配的资金也日益增加,工会经审工作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3.“六可以”和“七不准”。每到年底,单位员工最关心的,除了年终奖就是春节前的福利。为深入贯彻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近日,云南省总工会出台文件,要求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依法建立的工会组织,严格执行《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根据云南省自身情况,规定了工会经费开支的“六可以”和“七不准”。

二、当前高校工会经费管理与使用存在的问题

1.高校工会经费的预算管理不被重视。工会经费的预算管理工作是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的重要手段{1}。科学地编制工会经费预算能使工会经费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能使工会的日常运作井然有序。然而,大部分高校工会并不重视对其经费进行预算管理,有的高校工会即使编制了经费的预算,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按照计划使用经费。有的高校工会在编制预算时,仅仅在原来的基础上按固定的增长率编制,没有考虑实际的需求,脱离现实,使得高校工会经费的预算管理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高校工会经费的收缴不规范。首先,高校工会经费的收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高校中的院、系等部门存在把其部分创收以福利的形式发放给该部门的教职工,然而这部分收入并没有计入工资总额,也没有计提工会经费,新形势下产生的各种各样的补贴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其次,高校的教职工中有因其他方面原因录用的大集体工人,针对这些职工,很难从他们的工资总额中提取工会经费,从而工会经费漏缴和不缴的现象时常发生;最后,部分的高校由于经费紧张,并不事先把经费划拨给工会,而是到年终看学校的经费使用情况再进行调整,这样使得工会的工作得不到保障,从而工会的各项工作也不能正常开展{2}。

3.高校工会经费使用缺乏有效监督。一方面,高校工会里设立的经审委员会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针对工会经费的收取与使用,部分高校的经审委员会并不对其进行审核,相关领导只在报表或材料上签字盖章,使得工会经费的使用不能得到有效监管与控制,经审委员会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广大的教职工会员并不了解工会经费的使用情况,工会经审委员会每年审计工作只是原则性的通过,致使行政性、会议性开支过多{3}。

4.高校工会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关于工会经费的使用,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严格制定各项费用支出比例控制的标准,也没有严格制定工会经费审核报销的流程,导致工会经费中市内交通费、餐费等支出比例偏高,财务人员对这些费用的审核也较为宽松。同时,高校工会的责任机制不完善,管理层对工会经费的管理认识不够,导致工会经费管理规定执行乏力。

5.高校工会财务管理的电算化、信息化普及程度不高。高校工会财务电算化能给工会经费的管理工作带来效率,同时,工会财务电算化和信息化的建设,能实现工会经费信息和资源的共享。然而,许多高校工会的财务人员电算化能力不强,业务水平不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弱,导致工会经费不能进行精细化管理。

6.高校工会经费的使用中存在铺张浪费现象。工会经费的使用中,差旅费、会议费和招待费所占的比重较大,开支较为随意,得不到控制。有的高校工会一年收入仅有10万元,招待费开支就达三分之一以上。同时,工会激励基层工作人员的方式较为单一,奖励金额分配不合理,内容重复的文件偏多,造成了工会经费的浪费。

三、搞好高校工会经费管理与使用的改进措施

1.重视高校工会经费的预算管理。首先,高校工会经费预算编制要认真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使得工会经费的预算编制具有科学性。与传统的基数加一定增长率的经费预算编制相比,新形势下的预算编制普遍推崇零基预算,这样的预算方式更科学,也更符合实际。其次,在进行工会经费预算编制时,要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想,以广大教职工的利益为出发点,把更多的经费安排在丰富职工的文化体育生活、开展工会活动和帮助职工提升工作技能等方面。最后,对工会经费的预算要加强约束力,预算的编制需通过工会领导讨论,也需经审委员会的同意,针对预算的调整,要严格把控,对于不合理的预算调整,工会领导应不予审批。

2.制定高校工会经费改革的配套性措施。第一,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第二,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第三,实施重点支持。有计划地改善基层工会建设职工之家的条件,把经费分配和建设职工之家的考核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促进院、系二级工会建家工作的落实,以物质鼓励带动硬件条件的改善。

3.加强高校工会经费的收支管理。高校工会经费的收缴与支出是工会工作的中心内容,高校工会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耐心并主动地做好基层工会工作,使得工会经费和会费的收缴足额及时入账{4}。同时,高校工会应管好经费,清楚界定经费合理与不合理的范围,严格按照预算科学地使用经费,如果发生重大事项需要对工会经费进行调整,应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才可执行。

4.加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审计力度,提高审计水平。工会经费的审查工作是工会各项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关于经费预算的审查,经审委员会应关注其预算编制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正确合理,是否以广大教职工的利益为出发点;关于经费的收缴与使用,经审委员会应关注是否有漏缴少拨的情况发生,应仔细审核经费的使用与调整,拓宽其工作领域,努力提高审计监督质量,保证工会经费安全和合理的使用{5}。

5.坚持高校工会经费使用公开透明化。高校工会应建立一套工会经费透明运作的程序,按照经费内容信息的不同,规定公开的形式以及公开的时间。经费的预算计划应于每年年初向广大教职工会员公布,而经费的使用和决算则应在年终公布。同时,年终工会经费的收支情况应由经审委员会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出具相应的工作报告,并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进行汇报。另外,新时期下互联网的发展,给工会经费的公开透明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渠道,工会可以将网络作为开展工会经费管理透明运作的有效载体,建立专门的网上论坛、微信群等进行关于工会经费使用的困惑解答,使工会经费管理与使用得到教职工会员的广泛认同。

6.不断完善高校工会经费管理制度。要建立和完善高校工会经费管理制度需立足于高校的实际,细化工会经费的使用范围,明确标准并严格执行{6}。首先,应建立独立的银行账户,实行独立核算;其次,制定各项支出比例控制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再次,制定相应的制度严格把控工会经费的报销流程。最后,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出问题时能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从而使得高校工会经费的管理在制度的约束下井然有序。

7.加强高校工会经费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算化与信息化对高校工会经费的管理与使用至关重要。高校工会应该升级或开发新的工会经费管理模块或者工会经费管理系统,实现经费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同时,职工应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定时参加计算机的培训与指导。

8.工会经费要集中管理和分解使用相结合。由于过于集中的经费管理模式,使得学校工会和二级工会接受任务较为被动,创新性难以发挥,工会的工作积极性也难以调动。因此,高校工会需设立扶持基金,针对工作活跃、工会会员好评度高的二级工会,除传统的宣传表扬外,还应发放专项经费对其进行奖励与肯定。

四、结束语

高校工会经费的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经费的使用是否正确合理,关系到广大教职工会员的利益,更关系到高校工会组织在新形势下的工作水平与工作质量。在社会转型高校工作发生变化的时期,工会组织应克服现有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创新意识,优化工会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积极调动基层工会的积极性,推动工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实现为广大教职工服务的目的。

注释:

{1}孙灵雁.高等院校工会经费管理与使用的现状与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110-112

{2}李小琴.高等学校工会财会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工会财会,2011(6):16-17

{3}高珊,冯锁民.高校工会经费管理现状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3(18):82-83

{4}王志紅.加强高等学校工会经费的管理与监督[J].中国工会财会,2000(6):11

{5}李心怡.高校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0):29-30

{6}谢俊丽,熊梦倩.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工会经费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1):19-20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昆明 650221)

(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