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手机:数学校外教育的好帮手

2017-04-10刘永忠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校外教育智能手机小学数学

刘永忠

摘要:在国家倡导“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旋律。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必将深刻地影响教育,探究将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校外教育助手。

关键词:智能手机 小学数学 校外教育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的深度融合”。现在我们走出校园看看校外,使用最广泛的不是iPad,而是被学校看作洪水猛兽的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在日常生活中普及率非常高,这也包括我们农村地区,学生对智能手机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也是比较熟悉的,且兴趣和喜爱非常浓郁。这使我萌发了利用智能手机及无线网络作为助手,进行校外数学互动学习。

一、创建“班级微信群”辅助课外学习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是主高速发展,微信已经是从小学生到中老年都在广泛使用与家人朋友交流的一款通讯工具。有“智能手机+互联网”我们就可以用微信进行文字、图片、语音及视频交流。微信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微信最基本交流功能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教师要组织学生首先创建“班级微信群”,利用微信群,可以进行师生、生生之间互帮互且交流学习。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到群中,如有些用手机不易输入的内容如分数、图形等可以拍照或者也可用语音发到群中,同学之间先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在群里@老师来解答。这样学生的在玩中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大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平时在课堂上不爱举手的几个同学也活跃了起来,因为有些同学语言表达能力稍弱一点,在课堂中总怕自己说不好被同学取笑,长期在课堂中成了听众。但在这个网络空间中,他们就不用顾及说不好,可以用文字进行交流,慢慢地在微信群里变得活跃在课堂上也敢于举手了。智能手机+微信让不仅提高學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课外学习有了帮手,还顺应“互联网+教育”的主旋律。

二、分享微课程资源让碎片化时间为学习之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是逐步发展的。心理学家阿良莫夫认为,7~10岁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由此可见小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时间短、不稳定。利用微课短而精,还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来弥补小学生的这一不足。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在5~10分钟左右,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精练,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视频课程资源。微课有短小精的特性既符合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性,也符合智能手机容量小特性。教师可以将当天学习重难点或例题讲解做成微课发送到班级QQ群、微信群等平台让学生针对自己需要选择学习,也可以给你们推荐一些好的微课网站如江西教育网优秀微课,让学生利用饭前、饭后、睡前等三五分钟的碎片时间来观看一些名师、优课,拓展自己学习知识。

三、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帮助练习

数学的学习需要多动手,没有一定的练习量,孩子就不能很熟练地掌握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和公式,做题的效率就低,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改错,若不是及时纠错,做越多的练习也只是错的越多,不但增加了孩子的负担,还打击了他的自信,让他对学习的兴趣就越来越少。利用孩子都喜欢玩手机,把一些手机网络学习平台作为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进行练习数学运算等。现在的手机网络学习平台有很多,如“和教育”平台、“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速算总动员”等,都能帮助我们孩子利用手机来学习。就拿“速算总动员”来说吧,这是由北京知识印象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一个小学速算练习平台。速算总动员提供了如“闯关”“作业”及“班群大乱斗”三种模式,以“丰富的关卡、刺激的PK、清新的设计”将教学练习和游戏模式相结合。该平台按不同年级分区练习,同时按照知识来设置关卡,在完成了“石器时代”标签下的题目时,需要用户在前一关卡中正确率达到60%以上才能开启下一个关卡;而完成“青铜时代”标签下题目时,需要用户在前一关卡中正确率达到90%以上才可开启下一个关卡;同时,每一关卡中有一个综合的排行榜,用户可以选择任意榜单上的用户进行挑战、若挑战成功,则成功转换排名,同时得到对应的积分奖励。在游戏中所有的内容都是数学运算内容,这样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

总之,运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的,对学生的校外学习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不仅实现了教育信息化所倡导的“互联网+教育”,还能帮助教师与学生进行校外互动,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让学生在玩游戏中提高运算能力,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竹立.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事例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04).

[2]杨鹏.让智能手机为课堂助力——尝试两款手机软件在教学中的使用[J].物理通报,2014,(04).

猜你喜欢

校外教育智能手机小学数学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校外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美国校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机制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