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养鸡业现状及技术推广探讨

2017-04-10魏攀鹏杨志刚张金洲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现状农村

魏攀鹏 杨志刚 张金洲

摘要 分析了农村养鸡业现状,并提出技术推广对策,以期为农村养鸡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养鸡业;现状;技术推广;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238-0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poultry industry in rural areas,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technology promo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ultry industry in rural area.

Key words ruralarer;poultry industry;status;technology promotion;countermeasure

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农业经济政策的不断完善,养殖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发家致富的支柱型产业。如何将养殖技术更快、更好、更合理地推广给广大农民是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中“生产发展”的重要一环。针对农村养鸡现状对农村养鸡技术推广进行探讨。

1 农村养鸡业现状

1.1 个体饲养规模小、零散分布

相比于城镇,农村具有地广人稀、空气新鲜、水源清洁、植被多样等特点,这些优势很适宜养鸡。而现阶段农村养鸡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满足农民自己生活中鸡肉、鸡蛋的需要,这就造成了农村养鸡不是集约化群体饲养而是小规模零零散散、星罗棋布的布局式饲养。

1.2 集体饲养场址选择不能因地制宜

有些农村是平原地貌,有些农村是丘陵地貌,要结合具体地理位置以及适合养鸡的资源优势进行布局,例如地貌是否形成天然隔离屏障、交通是否便利、通讯设施是否通畅、周边是否有噪音影响、周边是否有林地、饲料来源是否充足、水源是否清洁、阳光降雨在整个生产期中是否有利等。

1.3 品种有限且品质差

由于绝大多数农村周边没有专业的孵化场所,导致农民养鸡时不得不借助本村或者周边有限的几个鸡品种进行自繁自养。所培育出的杂种鸡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表现出一些生理遗传上的缺陷,例如羽色、鸡冠形状等品种性标志性状不表达。有些农户在购买雏鸡时,挑价格低、质量差的杂牌鸡种进行饲养,导致养殖过程中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生产性能极低。

1.4 饲养管理不当

在饲料选择上,仍以玉米、麦等为主,基本不添加蛋白质饲料、矿物质、维生素等其他成分;在饲喂方式上,基本上是每天早晚添“一瓢”,甚至有时忘记添加,“残羹冷饭”更成为鸡的“日粮”之一;在鸡的饮水上,添加水不及时,常造成鸡只严重缺水。某些地处偏远或交通不便的饲养户在配饲料或购原料时,为图方便,一次配料或购买的饲料过多,导致贮存时间过长,部分营养损失,甚至发霉变质[1]。这种饲养管理方式导致饲料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长期缺乏,严重影响鸡各方面的生产性能。

1.5 农户淘汰留种方式不当

据调查,当前农户的养鸡方式是往年的老鸡加当年选留的新鸡,年复一年。而鸡的淘汰方式,一般是选择健壮的鸡宰杀食用,老弱病残的母鸡留下产蛋、公鸡打鸣。例如,有些农户会因鸡产蛋的大(开产蛋)、小(初产蛋),而误将产蛋较小(初产蛋)的鸡(刚开产)淘汰掉。有些农户从外面购买的种鸡只常常不进行隔离并做特殊标记就直接混群导致留种目的不明确。

1.6 缺乏疾病防治意识

据了解,农村庭院散养鸡的农户基本无疾病防治意识,即使有疾病防治意识也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有效诊断、治疗。农户平时不注意观察鸡的精神状态、采食行为、排便情况,而往往在发病后才引起注意。在疾病治疗中存在不懂得对症下药和配伍禁忌、盲目超剂量用药、饮水用药和注射用药混淆等现象。90%以上的农户都没有进行免疫,导致鸡马立克病、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疫病难以有效控制,这样就造成了部分农民因高死亡率而丧失了养鸡的积极性。有些农民还将病死的鸡只到处乱扔形成了众多的疫病传染源,进一步加剧了疾病的发生。

1.7 消毒观念淡薄,操作不规范

农村缺乏对消毒作用的认识。有的只注重舍内环境消毒而轻视外围环境消毒,重化学消毒轻物理消毒[2];消毒药使用不正确,如使用漂白粉对饮水、污水、畜舍、用具进行消毒时,不懂得浓度为0.5%~20.0%且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溶液是根据需要现配现用;消毒药物单一,如长期使用0.3%过氧乙酸溶液对畜舍、体表、用具、地面进行带畜喷雾消毒导致一些病菌产生耐药性而长期不能被杀灭,不能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消毒程序不科学,如刚使用NaOH等碱性消毒药,间隔日期还未到又立即用新洁尔灭等酸性消毒药,从而使消毒效果大打折扣;缺乏对生产区等出入口的车辆、人员、物资等的消毒,有些养殖场生产区等出入口虽然设置了相关消毒装置,但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等面子工程,而平时对其使用的执行力度不够严格。

1.8 防疫意识不高,缺乏统一制度

农村人口的素质参差不齐,没有专职防疫人员进行指导,防疫主要根据饲料厂、药店技术服务人员或村级防疫员的建议完成。防疫管理全凭自觉,农户不能够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按照卫生防疫的要求制订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建立健全包括家畜日常管理、环境清洁消毒、废弃物及病畜和死畜处理以及计划免疫等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

2 技术推广对策

针对农村养鸡个体饲养时适合养鸡的面积大而数量小、鸡品种有限且品质差、饲养管理不当、淘汰留种方式不当、缺乏疾病防治意识、消毒观念意识淡薄或不规范、防疫意识不高且缺乏统一制度的现状,推广科学实用的养鸡技术是当务之急。农村养鸡技术的推广需要运用一定的方式,采用适当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推广效果。作为农村养鸡技术的推广人员,必须向农户提供信息、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他们传授知识、和他们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3];必须了解和掌握各种养鸡技术、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必须把握养鸡技术的中心环节,在农村养鸡实践中不断充实、改进和完善,提高自己在农村养鸡技术的推广工作中的效率最终达到改善农村养鸡现状的目的。

2.1 应用大众传播法普及养鸡技术

农村养鸡技术推广人员可以运用文字印刷品媒介和视听媒介2种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引起农户对养鸡技术的注意和重视。例如,为了使农户能够主动地选择时间、地点阅读养鸡技术相关内容,可以利用传播养鸡技术理论、观念及较详尽的知识和技术等效果较好的报纸杂志、墙报、黑板报、书籍等文字印刷品媒介;为了使农户能够更及时、更有效、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地了解和掌握养鸡技术,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录像、电影、网络APP等视听媒介。

2.2 收集农户养鸡技术上的疑惑,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在应用大众传播法推广农村养鸡技术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农户在实际应用时产生一些问题需要咨询、指导、解决。因此,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咨询等途径将农户们的疑惑收集整理,然后针对农户们提出的“我们该买什么品种的鸡?在哪里买?生长周期是多长?该怎样防疫?预期投入和收益是多少?”等突出的共性养鸡技术问题进行集体指导,针对农户提出的“我饲养的鸡为啥突然不采食了?我饲养的蛋鸡为啥总是啄蛋壳?我饲养的鸡这几天为啥鸡冠发白?我饲养的鸡这几天粪便中为啥有未消化的饲料?”等个别性养鸡技术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2.3 建立农村养鸡示范户

农村养鸡技术推广人员可以实行由点到面的养鸡技术成果与方法示范推广战略,即建立农村养鸡示范户。建立农村养鸡示范户,不仅可以作为农村养鸡技术推广活动的最初阶段进一步验证当地养鸡技术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而且能够树立样板对养鸡农户进行宣传教育、吸引农户自觉采用新的科學养鸡技术,同时也会逐渐扩大农村养鸡技术的推广应用规模。养鸡技术成果性的示范用事实和直观的结果教育和吸引农户,以调动其采用新的科学养鸡技术的积极性,适应了农民的直观现实心理。养鸡技术方法性的示范则通过现场的演示操作,把新的科学养鸡技术的操作技能展示出来,并让农户亲自练习和感受其优越性和应用的难易程度,对农村养鸡技术树立信心。

2.4 技术推广人员谦虚严谨、实事求是,做农户信任的朋友

除了过硬的养鸡技术外,农村养鸡技术推广人员更应该掌握推广养鸡技术的人文技巧。有些农村养鸡技术推广人员对条件差的农村有偏见,导致农村养鸡技术推广工作也很难取得成功。因此,农村养鸡技术推广人员在推广养鸡技术的过程中要具有廉洁公正、平易近人的形象。一开始与农户接触时就要表现出朴实、诚恳、谦虚、热情的态度[4]。给农户讲解时不仅要入乡随俗更要放下架子、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时刻关心了解养鸡农户的生产需要,给农户提供信息、传授技术,提高农户的养鸡技能和素质,及时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从而长期得到农户的尊重和信赖。

3 参考文献

[1] 沙永峰.农村养草鸡存在的问题[J].吉林畜牧兽医,2003(3):16.

[2] 刘东.浅谈农村养殖疫病的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88-189.

[3] 白应刚.新形势下加强贫困山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04(2):24-25.

[4] 李冬青.试论在农技推广中与农民进行有效沟通[J].中国农技推广,2004(2):23-24.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现状农村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