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冀南地区传统村落风貌保护现状探讨★

2017-04-08

山西建筑 2017年26期
关键词:风貌古村落村落

谢 空 王 珊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0)

冀南地区传统村落风貌保护现状探讨★

谢 空 王 珊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0)

通过对冀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古村落衰落、破坏的原因。在适宜更新的理念为前提下,探讨古村落风貌保护的理论和原则,进一步提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持续发展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河北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涵盖了山地、丘陵、平原等丰富的地理类型,在此期间孕育了大量形态多样的古镇、古村落,这些村落民风淳厚、特色鲜明,许多村内整体格局和建筑保存基本较为完整。由于这些古村落多数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缺乏基础设施,生活舒适度差,群众改善生活环境的意愿强烈。同时随着近年来工业发展,农业衰退,这些古村落正在迅速的消失。

针对自然村落消失迅速,得不到保护的现状,自2012年起住建部等4部门联合发起了“中国传统村落”调查和评选工作,至今已评选出三批共计2 555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并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以及各地发展的不均衡,河北省传统村落保护面临很多复杂问题,历史村落保护和发展的冲突问题尤为严重,有关保护内容和保护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缺乏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做法,一些村落还发生了建设性破坏。

1 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1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主要矛盾

1)古代农业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村落空间布局与现代农村多元化经济模式之间的矛盾。

2)农村现代生活设施与旧式庭院建筑空间之间的矛盾。

3)村民当前的经济利益和古村落风貌保护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

4)农村面貌的现代审美标准与历史村落保护要求之间的矛盾。

1.2古村落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村落里的历史建筑老化破损严重,急需维修,村民自行维修难度大,缺乏技术指导和熟练的施工队伍。村内文物建筑一般由国家相关文物部门组织资金、技术力量进行维修,而在村落里占绝大多数的传统民居建筑目前基本上依靠村民自己维修。村民自行维修的人力、物力、技术力量有限,往往维修之后破坏了原有的样式和布局。

2)传统庭院、房屋建筑缺乏现代生活设施,内部空间形态也不适合现代人们的生活要求,人们对老建筑的居住和维护意愿较低,急需专业指导下的内部设施配套和内部空间更新。而且村民在维修和改建过程中,往往习惯于把旧的建筑拆掉,改建成时尚的现代样式,古村落厚重的历史感消失了,而且新建房屋缺乏地域个性特征,极易造成千村一面的后果。

3)各地古村落的地理环境、位置交通、经济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套用程式化、单一标准、统一范例式的模式往往不适用于众多的历史村落的改造更新,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些历史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方法过于简单化和程式化,没有充分考虑各村的实际风貌特点。历史村落进行提升改造面对的问题很多,如村内环境不整洁、地形复杂、道路不规整、建筑陈旧破损、街面杂乱、人们卫生意识差、垃圾杂物随意堆放等等,想要短期内出现治理成效,往往容易采取简单统一的做法,例如:清除垃圾,建立集中的垃圾收集设施,混凝土硬化道路,统一粉刷墙面,街道扩宽、裁齐,修建现代材料铺装的广场,村头和道边整齐绿化等。村子里原来的充满岁月时间磨痕的石板路和风雨侵蚀过的年代久远的砖墙被遮盖起来,历史痕迹消失了,失去了韵味。这些看起来让村子整齐干净做法,破坏了古朴自然的村落环境,而且这种做法被推广借鉴以后,各个村落面貌趋同、千村一面,失去了特色。

4)农村建房大量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外观样式简单模仿现代形式,与村内原有老建筑和村落整体风格极不协调。很多地方在古村落内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不锈钢、陶瓷面砖、混凝土预制路面等现代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应用与原有的建筑材料反差较大,极不协调,随着新建筑的增多,老村落渐渐会失去原有的风貌特色。

5)基层干部群众缺乏正确的保护理念和可执行的保护制度。许多风貌古朴的村落在改造过程中出现混凝土硬化路面、用瓷砖美化旧砖墙面、油漆重新涂抹精美的传统木雕的错误做法,为避免以后“好心办坏事”,应加强宣传,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和建立村级的保护制度目前非常重要和迫切。

2 古村落风貌保护的理念和原则

2.1保护第一原则

古村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处于特定自然环境条件和文化背景下,通过密切的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人类聚居地。这些村镇体现了各地区条件和文化的差异,承载了大量地缘文化等历史信息,是我省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首先应该尊重历史,保护原有古村落的传统风貌,延续地域文脉。

2.2适宜更新原则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提倡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的原有空间布局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和影响。空间的更新过程中要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处理好原有特色建筑与现代生活基础设施及新型功能性建筑相互关系。在规划选址上坚持新旧分区,因地制宜的原则。村落里新建的建筑物一定要考虑同原有建筑风格的协调,保持村落整体风格的一致。

2.3整体保护原则

古村落的原生态环境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由周边环境、道路、水源、街巷、公共生活空间、绿化、风土建筑(住宅建筑、祠堂庙宇、店铺、生产作坊、防卫建筑、风俗建筑等)等组成,这些都是村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村落只对其中的标志性建筑进行保护,忽略了乡村风貌的整体性。

3 古村落风貌的保护思路和策略

3.1保护村内原有的布局和空间尺度

古村落是传统农业社会产生的聚居地,村落的规模和尺度体现了农业社会的特征,由于古代交通工具和道路的局限传统村落对外交通联络较少,村落布局上对外封闭,一般只有一两条道路与外界联通。农业社会发展缓慢,村内道路的发展呈不规整的自然生长式延伸,村内的街巷都较为曲折狭窄,街道和场所的宽窄是由人和马车等畜力生产工具的活动范围决定的,因而街道的宽度和公共场所的规模都具有小尺度的特点。现代社会人们的交通出行、社交娱乐、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生产多元化,生活节奏变快,讲求效率,对建筑空间的规模和舒适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村落街道布局和建筑形式多数不能满足人们的现代生活需要。所以改造和更新是必然的,但如何改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1)划分新旧功能区,新的建筑规划用地尽量与老的住宅片区分开,使新建建筑、广场和道路在场地和形式上有更多的灵活性,老屋子也可以集中成片原样保留。

2)新建建筑物、道路和场地尽量保留原有村落的布局格式和空间尺度,勿建设笔直、宽阔、超长的道路,历史建筑旁勿建高大的楼房和规模庞大的广场。

3)历史村落内原有的老建筑集中成片的区域,尽可能保持原有的空间格局,不要随意拓宽和取直巷道,增加建筑高度。

3.2建立历史村落房屋维修和新建的指导性规范和编制历史建筑修建标准施工图册

传统建筑往往形态丰富、做工复杂,使村内老旧建筑的维修费用高,技术难度大,群众即便有意愿按老样子维修也往往缺乏执行规范和技术指导,很难实施。建议风格形式相同的乡镇村落,组织调研各个区域的村落传统建筑的风格形式,整理绘制标准图样,建立当地历史建筑的信息数据库,编制传统建筑维修规范和指导性施工图集,以此为依据进行施工。

3.3建立传统建筑材料及常用构件的供应基地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土石等过去常用的传统建筑材料现在已经基本不用,只有砖还在大量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过去的砖和现代的砖规格不一样,建议每个历史村落集中的地区,专门设立传统建筑材料的供应企业,提供本地区主要类型的传统规格的砖石及木材,根据当地建筑的主要样式,预制各种规格的砖雕,木雕,屋脊瓦饰件。村民维修改造房屋的时候直接订购就可以了,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质量。

3.4建立乡镇级的历史建筑修建维护队伍

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传统建筑工艺在地方上传承的人已经不多,有经验的工匠很少,绝大多数的传统民居在自行维修时都很难找到有经验的施工人员队伍,建议管理部门采用适当的形式收集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工匠的信息,逐步建立自己的乡村老建筑维修建设队伍,进行人员培训和技艺传承,一定区域内各个古村落里的修建任务可以由这些修建队伍完成。

3.5管理机制

出台鼓励性政策措施,建立可行性保护管理机制。把保护历史村镇同村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提高村民参与维护古村风貌的积极性。由于历史建筑的维修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目前,很多历史村落的老屋破损以后老百姓保持原样修复的意愿不高,建议基层政府部门除了宣传国家保护政策外,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经费补贴,利用各项政策使村民成为村镇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

ToinvestigatetheprotectionstatusofthetraditionalvillagestyleinsouthernHebeiProvince★

XieKongWangShan

(HebeiUniversityofEngineering,SchoolofArchitectureandArt,Handan056000,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by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in the south of Hebei Province, studied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and destruction of ancient villages. Under the premise of suitable renewal, discussed the theory and principles of ancient village style protection,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feasibility of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traditional village, style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928.5

A

1009-6825(2017)26-0007-02

2017-07-04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新型城镇化对古村落传统空间布局的影响与重塑研究”(课题编号:201501108)

谢 空(1969- ),男,硕士,副教授;王 珊(1991- ),女,在读硕士

猜你喜欢

风貌古村落村落
包裹的一切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