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运用积极心理学提升中职教师主观幸福感

2017-04-08孙利帅

文理导航 2017年7期
关键词:幸福感心理学职业

孙利帅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中职教师的总体幸福感并不高,运用积极心理学提升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本文简要分析了影响中职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升中职教师幸福感的对策。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主观幸福感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看,激发、唤醒和培育教师身上的积极力量,正是他们获得幸福的源泉和前提。当教师感受到的爱、成就、信任、责任等积极体验增强时,他们的幸福体验也会增强。

在职校运用积极心理学,引导教师主体从积极乐观的认知角度出发,努力提升其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二、影响中职教师幸福感的原因

(一)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

人们总是把职业中学与普通高中相比,认为普通高中为进入高等院校进一步深造培养人才,而中職学校主要为企业培养大量技术工人。由于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认为:工人总是处在社会最底层,从事最苦最累最脏的体力劳动,社会地位低,劳动报酬少,不被人看重,而这种错误的认知转嫁给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似乎认为职业学校的教师也低人一等,导致中职教师在社会上的认可度降低。

(二)教学工作量大,责任重

据调查,职业学校都在缺编运行,文化课教师的周平均工作量在15节以上,一个教师要同时担任几门学科的教学。尤其是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早上7点就到校,晚上晚自修结束后回家已经过9点了,工作时间接近15个小时。中职教师回到家已是疲惫不堪,已经没有精力再照顾家人,因此教师常出现焦躁、抱怨的消极情绪。

中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责任太重也是教师幸福感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学生的抗挫能力较差,一些学生平时娇生惯养,心理脆弱,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时时处处注意教育力度和方法,生怕一句不小心的话却酿成悲剧,但又不得不履行职责;另外,中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经常有翻墙外出,打架斗殴,通宵上网,夜不归宿等现象发生,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在线情况却不闻不问,一旦出现问题,就直接到学校向老师问罪,把责任完全推给学校。而学校则认为老师管理不到位,教育方法不当。受到家长与学校两方批评的教师,处于紧张、怨恨之中,更不用谈职业幸福了。

(三)生源素质差,难有教学成功体验

教师幸福感更多来源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来自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默契配合,成功互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成功体验。目前,进入中职的学生大都是没有考上高中,出去打工年龄太小,家长把孩子送到中职学校能学多少算多少,不能学可以长身体,把学校当成看管孩子的保育院,加之中职学校招生不景气,降低入学门槛,这些学生文化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迟到、睡觉、玩手机、说话、照镜子、吃东西,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创设问题情境,希望学生能积极思考,与教师形成互动,学生仍如听天书,很少能与老师有效配合。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对策与思考

1.营造积极的校园工作环境

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是学校,学校亦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来源地。积极心理管理学指引学校创设积极的校园工作环境,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幸福感的产生。学校管理者应注重人性化管理,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要努力了解并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在硬件上,学校需要尽可能满足教师生理与安全需要的一系列要素,如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解除其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与设备,创设美好的校园环境等;而在软件上,则需创造出宽松 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

2.促使教师专业成长

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是激发人内在的积极的力量和优秀的品质。因此学校应该帮助关心教师,给教师提供种种实现个人目标的可能,从而让教师获得自我提升,自由地发挥才能。学校需要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进修的机会,根据教师的不同类型,制订合理的培训和进修学习规划,满足教师自我提高的需要和创造的渴望;开展各种交流活动,请名师名家到校讲学,开阔教师视野,或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增加校际教师间的交流,提高教学水平,激发专业提升热情。总之,学校可以通过一系列专业提升及自我成长活动使教师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感受到被重视、被关心,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3.在成功的学生管理中体验幸福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学业不良者,缺乏自信心,叛逆心较强。在教学管理中,一要站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学生谈心,做朋友,允许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取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二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要让学生明白自己也有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热情帮助和鼓励,当学生自卑时,利用他的闪光点融化内心的自卑;当学生迷茫时,及时拨开迷雾;当学生犯错误时,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进行引导当看到我们苦心经营,艰难付出后,换得学生克服了困难,树立了自信,明白了事理,一步步健康成长时,我们教师的幸福感不就油然而生了吗?

4.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积极自我

积极心理学提倡研究积极人格特质,把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和培养个体的自尊作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最主要途径。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态度,它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张梅玲.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17期

[3]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麻彦坤.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9

猜你喜欢

幸福感心理学职业
“没有用”的心理学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我爱的职业
跟踪导练(二)5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