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验地理”视域下以教学模式改革推动地理教学工作开展

2017-04-08赵丁梅

文理导航 2017年7期
关键词:改革研究教学模式

赵丁梅

【摘 要】杜威的现代实用主义教学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以杜威的教育思想为契,重视与发展学生的个体经验成了教学改革的一大命题。教学模式改革是地理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突破口,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发挥预习活动的作用,将先进手段、小组合作模式以及专题研究活动等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到地理教学中,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关键词】经验地理;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学模式改革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核心环节。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或多或少的制约了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别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存在着一定制约。在当前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广大地理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模式的改革,运用先进的经验成果,融合到自身教学工作之中,更好的推动教学开展。

一、“经验地理”视域下运用预习提纲充分前置地理学习环节

较长一段时期以来,许多高中地理教师将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课堂的互动上。这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是忽略了课前预习的环节。众所周知,缺乏了课前充分准备的教学互动,必定不够完整、不够充分。笔者针对这样的状况,对教学环节进行了前置。课堂教学之前安排了预习环节,对预习的内容、预习的要求进行了明确,指导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上网浏览、相互探讨,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的熟悉,以達到熟知教材的效果,便于在接下来的学习探讨中有话可说。在《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学之前,笔者要求学生认真查找资料,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按照现行标准怎样分类和确定属性;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阐述自然资源认识和利用的过程,分析不同时期自然资源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这样的前置预习活动,抓住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学生在这些方面做到了初步掌握,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一定能够轻松自如。

二、“经验地理”视域下运用先进教学手段辅助学习难点突破

教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随着教学投入的增加,以多媒体手段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广大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先进手段,对地理教学的重点难点开展突破,以达到更好的服务教学的效果。在《地球的结构》教学中,学生凭肉眼无法看到地球内部圈层的构造,只有通过媒体演示的方式,才能使学生更加准确、直观、细致的观察相关内容。对此,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用动画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地球圈层的构造,能够区分内部圈层的界限位置,对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关系进行形象的了解。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既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地球内部构造,而且使深奥的内容更加浅显形象,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提高了课堂丰富程度。从先进教学手段运用的效果上看,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参与积极性,以及理解的效果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化教学手段对高中地理教学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和积极的。教师在具体运用中还要注重多自主设计,少生搬硬套,将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与教学方案紧密结合起来。另外,在运用的时机频率方法上也要加以研究,尽可能与学生的学习欲望、重难点突破效果等方面有效结合起来。

三、“经验地理”视域下运用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地理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听讲,他们渴望和老师进行互动,渴望和同学进行互动,在探究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理解的答案,共同分析研究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学习成果。在这一方面,笔者重视发挥合作小组的作用。建立合作小组的初衷,在于帮助学生相互之间互通有无,吸收借鉴好的方法经验,共同完善学习成果。对此,笔者明确了小组的人员数量在8人左右,每个小组都明确有牵头的学生,根据教师的启发引导进行集体讨论,共同梳理完善和总结提炼学习成果。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学中,笔者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出示了一组思考题,要求学生准确定义自然灾害的概念,分析其成因、特征、类型,阐述其危害性,同时能够结合长江、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对我国洪涝频发的根本原因、危害性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的引导过程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们在相互讨论过程中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遇到一些难点还要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汇报,必要时教师进行启发点拨,使学生能够突破思维的障碍、突破学习的难点。这样的小组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教学达成度。

四、“经验地理”视域下运用专题探讨活动加深重点内容理解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要注重筛选出一些重点内容加以区别对待,特别是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对这些重点进行专题探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例如在《湿地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对适度的概念、湿地的分布、湿地的价值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接下来,结合黄海滩涂湿地资源保护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对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造成的危害进行研判,对采取的措施进行建议。通过这样的专题探讨活动,学生既深刻理解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能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对破坏湿地的危害性、保护湿地的重要性,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对如何综合治理以及保护湿地资源有了自己的观点。学生中的许多观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分析研究的这些内容总结出来,形成一些建议和调研成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体现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经常开展类似的专题探讨活动,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课堂角色反串等方式增加高学生的地理经验获取,以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特别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地理教学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玉环.高中地理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4)

[2]郑刚.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观之我见[J].才智,2010(03)

(本文系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实用主义理念的高中“经验地理”建构》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15/02/294)

猜你喜欢

改革研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五年制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改革探究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模式改革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创新视域下的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探析
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