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废铁矿变身核废料存储地编

2017-04-08桃宝

看世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穆斯核废料康拉德

桃宝

德国一处废弃铁矿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永久核废料处置场,目前计划储存30万桶核废料,这个计划遭到了周边居民强烈反对。

我们在升降梯里晃悠了将近五分钟,才到达井筒底部。整个过程很安静,只有升降梯和轨道摩擦发出的叮当声清晰可闻。

进入矿井底部,我们看到了很多老旧的铁矿石运输车,它们曾在昏暗生锈的隧道里来回往返、昼夜不息——这就是位于德国萨尔茨基特市的康拉德铁矿。1867年至1976年间,铁矿运营的时间超过一个世纪。但现如今,这一废弃铁矿有了个新身份。

如果计划进展顺利,康拉德铁矿五年内将储存德国核电站产生的30万立方米放射性废料——接近德国有史以来放射性废料排放量的一半。但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一方案被提出以来,铁矿周围的居民就抗议不断,至今未止。

六十多年前,人类首次点燃了核反应堆,从此核废料的处置问题便一直令我们困惑不已。核废料中的某些放射性元素要花几十年时间才能失去放射性,而像钚-239、镎-237和碘-219这些元素的放射性几千年都不会消散,深埋核废料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芬兰近期通过了奥尔基洛托岛屿核废料深埋计划,韩国也已经开始把核废料安放在该国庆州的巨型地下储存室里,但无人知晓当下一个千年到来时这些储存室会怎样。

废料深埋法也许是不二之选

“我们一天工作二十四个小时,每天能挖四米,”地质学家施耐德指着一旁采矿机上的锯齿说:“采矿机挖两米后会停止工作,然后就该加固岩石了。矿工会把钢丝网罩在岩石上,把锚杆钉到岩石里,达到加固的效果。”

为了贮存核废料,铁矿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有些通道拓宽了,为输送核废料的机器提供充足空间。这里也安装了新的排风系统,以排放红锈色的灰尘。未来将会修建地下工作室,以维修保养在铁矿里运行的机器。

为了确保第一批核废料能够于2022年安放在此,上百名矿工每隔七小时轮一次班。每名矿工都随身携带手电筒和急救箱,一旦火灾等紧急情况发生,急救箱里的氧气瓶能为矿工供氧一两个小时。每次换班时,他们都会对彼此说:“Glück auf!(祝你好运!)”

为了获得政府批准,计划中清晰全面地列出了埋藏放射性物质的步骤。首先核废料会被压缩密封在特制容器当中,用火车和卡车运到铁矿,然后通过铁矿里现成的井筒被送往地下,最后工人会操控机器,把这些容器送到各条隧道深处。这一过程总共要花几十年的时间。

德国一直对放弃核能这件事不太上心,但日本发生福岛核泄露事件后,2011年默克尔政府才下定了决心。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德国就已决定把康拉德铁矿改造成核废料处置场,但2007年才正式下发许可证,密封工作又推迟了将近十年。政府发言人表示,为了确保安全必须重建通道,因此耽误了些时间。

延迟计划带来了连锁反应。2014年,原本计划送往康拉德铁矿的核废料桶被暂时放置在了退役核电站里,结果被腐蚀,而周围的水泥壁并不能长久隔绝核辐射。此外,越拖成本越高,德国辐射保护处为康拉德铁矿改造项目花费了34亿欧元(约250亿元人民币)。

康拉德铁矿是贮存核废料的绝佳地点,因为这里的地下有一层400米厚的黏土,能够隔绝地下水。如果地下水渗透进了外壁,将会腐蚀密封桶,导致辐射物质泄露。也许腐蚀泄露这一过程需要几千年的时间,但结果仍然不堪设想。

施耐德指着一排白色的钟乳石说:“这里也是藏着水的。”但这些钟乳石主要成分是盐,而盐溶液流动性没有地下水好。至少要30万年这些水才会渗透出来,等到那时这些核废料的辐射性已经微乎其微了。

居民强烈反对

布莱肯斯泰德村离康拉德铁矿入口只有两分钟的路程,村子里,路边和居民的小院子里堆放着一排排假核废料密封桶。不仅如此,为了表达对康拉德铁矿改造计划的强烈反对,人们还走上街头进行抗议游行。

有位居民尤为不满,十年前他买了这里的房子,那时候康拉德铁矿改造计划还没有得到政府许可,而现在当地房价已经跌一半多了。因此,他认为德国政府应补贴当地居民。另一位居民测担心康拉德铁矿会出问题,她说:“我们知道阿塞二号有泄露现象。”

阿塞二号曾经也是矿井, 如今它已经成为了德国最大的核废料噩梦。1967年至1978年间,12.6万桶辐射物质被丢弃在这里。几年后,放射性盐水开始泄露,但此事直到2008年才公之于众。

当地居民罗斯玛丽·施特雷希虽然已经八十多岁了,但她仍记得自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参与了针对康拉德铁矿改造计划的游行抗议活动。直至今日,街头示威仍少不了她的身影。她说:“我明白,核废料总要有地方放,我们这里也许最合适。但问题是,为什么是我们这里最合适?”她认为,相关人员并没有明确告诉当地居民这一计划会带来哪些威胁。

当地农民路德维格·瓦斯穆斯和政治活动家厄休拉·舒恩伯格也十分认同施特雷希的看法,瓦斯穆斯说:“肯定要反对啊。”舒恩伯格已经连续参加了三十五年的反核能示威活动了,现在他还把自己的女儿拉了进来。他说:“下一代也应该参与进来。”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反对康拉德铁矿改造计划的人组建了一个委员会,瓦斯穆斯和舒恩伯格就是其成员。委员会在布莱肯斯泰德村有一个办公室,办公室的墙上贴着各种海报,其中一张画的就是阿塞二号堆得乱七八糟的核废料密封桶。

他们觉得,政府并没有和当地人协商,就把康拉德铁矿改造计划强加给了他们。“如果政府审查筛选了所有德国城市,最终发现康拉德铁矿是最佳选址,那我们肯定不会有异议的。”舒恩伯格说。

他们担心,德国产出的核废料总量远远超过贮存在康拉德铁矿的量,剩下的必定要贮存在另一个地方。舒恩伯格说:“那就要有两个地方遭殃了,这也太荒谬了。”

“游行示威不会停的,”瓦斯穆斯說,“我们始终相信,这么做一定能让康拉德铁矿改造计划泡汤。”

德国官方坚持实行这一计划,但几乎所有德国人都认为,必须要保证长期安全。如果要把核废料深埋地下,政府必须取得每位周边居民的同意。

布莱肯斯泰德村地下,矿工们仍在日以继夜地工作。不久后,康拉德铁矿里的隧道将会蜿蜒蔓延,敞开双臂接纳德国的核废料,唯有地上的安全设施和黄色油桶能让你感觉到这个计划确实存在。

猜你喜欢

穆斯核废料康拉德
《小丑回魂》前传筹拍
核废料该处理了
“鸽子蛋”
8岁治疗犬获荣誉博士学位
懒人科学家:躺着就拿了诺贝尔奖!
康拉德·希尔顿,用微笑缔造酒店王朝
核废料的“10万年封印”
康拉德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