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指导贵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2017-04-08盛冬燕

文理导航 2017年7期
关键词:作文课堂学生

盛冬燕

【摘 要】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技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作为一线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写作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从自己的作文课堂谈起畅谈了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经验,值得大家一起商榷。

【关键词】作文;学生;课堂

目前绝大多数的初中语文老师的写作课,就是给学生一个规定的时间,规定的题目完成一篇习作,他们并不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而只关注最后的结果。作为一线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写作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就一节七年级的作文指导起草课,来谈谈是如何来引领学生的写作过程的。

一、激趣导入,诱发好奇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文题时,若能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就能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对作文的畏难情绪。上课的那天,正好是今冬的第一个寒潮袭击无锡。季节的更替变化,天气的骤然变冷,笔者很应景地抓住这个写作契机,以《冬日的早晨》为题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并从看似不经意的漫谈中有效导入,层层铺垫,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感官、经验和思路,引领和帮助学生发现并盘活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教学片段一:

师:寒潮来袭,无锡真正地进入了冬天。这冬日的早晨,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冷

师: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冷”?

生1:站在屋子里就能听到室外呼呼的寒风,透过窗户往外看,太阳不是那种温暖的红色,颜色显得淡淡的,还能看到树枝被风吹得直乱颤。

生2:家里和教室的窗户上都蒙上了一层雾气,在室外说话,嘴里还能呵出白气。

……

师:同学们刚才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的角度谈了自己感受到的冷。

上述几个问题的设计,实际上是引领学生去观察生活,去关注自己所处的生活状态和自然面貌,这样的导入比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能够享受到回答问题的乐趣。

二、精心设问,引人入胜

写作是一种相对高级的社会活动,见到一件新鲜事,产生一种新想法,或为了抒发自己的强烈感受,或要与别人交流,就有了写作的动机。因此,设问的目的就是要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帮助学生产生写作动机,进入写作情景。

教学片段二:

师:同学们刚才所述的内容,就是生活给予我们的丰富材料,那么请从刚才纷繁的材料中,找一个最能触动你心弦或者引起你共鸣或者给了你生活感悟的材料,来给他(它)选择一个镜头,为他(它)抓拍一张照片,说说你的理由。老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准备。

生1:我会选择卖早点的小贩

师:你会为他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镜头,把他给拍下来呢?

生1:我要说的这位小贩是个炸油条的中年妇女,所以我会选择她正在炸油条的镜头。

师:在这个镜头中,你会抓拍些什么呢?

生1:我会拍她的手,她额头的汗水,她脸上的神情。

这些“选择镜头,抓拍照片”的提问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学生,写作素材并不是你所见所闻的一切生活,而应该是被你的心灵所光照的,被你的心灵所同化的,被你的心灵所提纯的,成为你心灵一部分的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活体验,只有这样的素材,才是个性的,水灵的,有生命力的,有价值的。

三、技法引领,巧妙复现

学生作文从“有想法”到“写出来”,从“说得好”到“写得好”这中间还是有一大段距离的,如何让学生的“想法”和“口头描述”用文字复现出来,那就要教会学生 “怎么写”。但是教学生“怎么写”的过程,并不是教师对写作知识的泛泛而谈,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是不容易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的,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技法,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概括这种写作方法的要领。

教学片段三:

师:同学们刚才抓拍的这些镜头都很精彩,大家描述的也很生动。其实同学们刚刚在讲的时候,已经加入了一些重要的写作方法在里面了。抓拍炸油条的小贩的那位同学讲,冬天的早晨小贩已经工作了很久,很辛苦,同学们想想,这位同学是如何表现小贩的辛苦的?

生1:讲她冻得红红的,裂开的,粗糙的手,还有额头上的汗水。

生2:说她一只手忙着炸油条,一只手忙着抹汗水的动作。

师:也就是说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必须要对人物进行描写。那么描写人物,可采用哪些方法?

生(七嘴八舌):动作、外貌、神态等。

师:关键我们要把這些描写写细腻,要有细节描写,这样人物形象才生动。同学们,要表现卖早点的小贩工作辛苦,除了直接对人物进行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外,我们还可以写些什么内容?

生3:还可以描写冬日早晨的环境,用天气的寒冷来表现人物工作的艰辛。

师:同学们刚才提到写环境的寒冷,写自己的穿着,最终都是为了突出写小贩的辛勤工作。同学们这就是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方法,在写文章时运用好这两种写作方法,往往能起到渲染烘托,突出强调的作用。

学生描述了他们的所见所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后,教师一定要借助技法的指导引领学生用文字复现。只会讲不会写,只知道写作方法,却不去动笔复现,这绝不是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因为写作方法是程序性知识,只有学生会操作了,才能有所实效。

这节向全市语文老师开设的公开课上,笔者大胆地安排了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把刚才聚焦的生活素材用文字复现出来,起草写成一则观察日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哪种能力,都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凭学生“练”出来的,教师只有保证学生在每节作文课里有一定的时间“练”,作文的能力才会提高得快,本领也才能练成。

猜你喜欢

作文课堂学生
欢乐的课堂
赶不走的学生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生写话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