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里如一

2017-04-07张明

民间文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沈约刘勰小人

张明

“君子本色,表里如一”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原文是:“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 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植根于内心,在外表上能够表现出来,其外在的行为,不需要用言语表达,别人也能理解。

什么是表里如一呢?就是表面做的和心里想的要一致。“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如《易经》《诗经》《尚书》中常有“君子”出现。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君子呢?在西周时,君子是对有身份有地位的贵族人士的通称。当时的观念认为,周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西周的统治者有“德”,是“以德得之,以德治之”的结果,周文王、周公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天下人的典范,治国者只有像西周统治者那样,有道德修养,有超常的学问、能力,才能称为君子。

到了春秋时代,君子一词才开始具有真正道德品质的意义,君子由原来意义上的有地位的贵族,演变为孔子心目中的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逐渐成为“有德有才”者的称谓,泛指才德出众的人或指在人格、品性上较完美的人。孔子对“君子”一词做了具体说明和论述,其含义不仅限于“君子”一词,“士”“仁者”“贤者”“大人”“圣人”等,都与“君子”有关,《论语》一书,所论最多的便是关于君子的论述。子曰:“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就是有名的《君子有九思》。

孔子认为,君子要在九个方面多用心考虑,一看,考虑是否看得清楚;二听,考虑是否听得明白;三表情,考虑是否温和;四态度,考虑是否庄重恭敬;五说话,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六做事,考虑是否认真谨慎;七解疑,考虑应像他人询问请教;八止怒,考虑发怒是否会产生后患;九处财,考虑是否合于仁义。“九思”全面概括了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孔子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要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构成了孔子的道德修养学说。

孔子眼中的君子是一个实践家,而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一次,子贡向孔子请教,怎样做一个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告诉他:“自己说出的话,首先自己要践行,要说到做到,而且在以后也要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孔子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说到做到,要言行一致,要负责任,做不到、办不到的事情不能说,要先从自己做起,自己说出的话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能说空话、假话,也不能人云亦云,不负责任,更不能说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见人说人话,见鬼唱鬼调。从孔子自己来说,对自己的要求首先自己要做到,然后再去教导别人。言行一致是孔子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要求。

在孔子看来,君子的反面,即是小人。《论语》中君子、小人对举的地方很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谋道不谋食,小人谋食不谋道。等等。孔子将君子、小人对举,是为了通过对照,彰显君子的品质。他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真正的君子总是团结大多数人而不与少数人结朋党;小人则不是这样,他们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而相互勾结,而不与大众团结。君子做人做事光明磊落,胸无私心,与人相处,往往会心怀坦荡,不会与人结党营私;而小人唯利是图,胸無大义,为了个人的目的常常会损人利己,这些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常常不择手段彼此结成联盟,形成一个小的利益共同体,来与众人抗衡,与君子争斗。

君子本色又是什么呢?古人云:“君子者,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倾城者不奉之,貌恶者不讳之,强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从善者友之,好恶者弃之;长则尊之,幼则庇之,为民者安其居,为官者司其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此君子行事之准。”

所谓君子,就是不谄媚有大权的人,不依附强势的人,不奉承姿色倾城的人,不厌恶容貌丑陋的人,不畏惧强者,不欺凌弱者;对善良的人友好,对品质恶劣的人远离;尊敬年长者,爱护幼小者,做百姓要安分守己,当官要做好他的本职;穷困时不失礼义,显达时不背离道义,这就是君子为人处事的准则。

此外,有关君子的描述还有君子有四不:第一,君子慎于言而谨于行,作为一个君子,会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的;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非礼勿言,守口如瓶,不说空话,不讲不实在的话,该说的时候说,如应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应说则不说,不该说而说,是失言。要做个君子,不失与人也不失言;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不会贪取妄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更不会落井下石谋求私利;第四,君子不虚行,作为一个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再三考虑,不会轻易伤害到他人。

关于君子本色的描述,看起来很通俗,很朴素,但越是朴素的东西往往越不容易做到,真正能达到者乃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君子表里如一,凡事光明正大,这是君子行动光明磊落的标志,不要说君子需要有这方面的修养,试问我们自己,谁又会喜欢一个表里不一的人呢?

说起“表里如一”的典故,还有一个人是要说的,他就是《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公元五六世纪之交出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重要著作,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中国人引为自豪的杰作。《文心雕龙》建立了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和一整套研究文学问题的方法,论述了文学的基本原则,论证了什么是文学,文学的本质,各种文体的渊源和流变,以及创作论和批评论。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文心雕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它以后的众多文学理论著述中,虽然某些方面有更加精辟独到的研究,但就体系的宏大、完整、严密而言,都不能与它相比拟。

古往今来,对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其思想主要集中在《神思》、《附会》、《章旬》、《熔裁》等篇中,在这些篇章中,刘勰分别强调了文章结构安排的“整体性”原则。 在《附会》篇中,刘勰阐述了“附会之术”的基本要领,通过“依源整派,循干理枝”的方法,使文章各个部分达到思想内容一致,表里一体。“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此附会之术也。”(《文心雕龙·附会》)

《文心雕龙·附会》主要论述创作中谋篇命意、布局结构的问题,论述了写作构思的基本原则,创作必须抓住纲领、通篇考虑,作者要从大处着眼,有全局观点。在处理创作的具体问题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掌握了创作的基本方法,才会运用自如。此外,还论述了文章如何修改及文章的开头结尾问题。“附会”犹言融会贯通,其中的“附”是指对表面形式的处理,使文辞紧密附着于文意;“会”是对内容方面的处理,把文意会合成一个整体,“附会”就是使文章通篇相附着而会合成一个整体。

这里面说到了文章的“表里一体”,即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刘勰所提出的“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即思想内容是主体,辞采形式是为其服务的,这是刘勰重要的文学观点之一,也是整个文学创作的原则。

《文心雕龙》,意思是写文章必须用心,就像刻镂龙纹那样精雕细刻,最终才能创作出美的作品。对于《文心雕龙》,还有一段人们不常知的故事。

刘勰,字彦和,大约生于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467),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去世。刘勰曾自述,在他七岁时,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对他的一生有着深远影响。一天夜里,睡梦中的刘勰梦见了一片五彩祥云,犹如锦缎般美丽。梦见五彩祥云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刘勰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梦,寓意前程似锦。然而,美梦总是很少会实现的,就在他八岁时,父亲在一次保卫首都建康的战斗中战死,其父的早逝对刘勰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梁书·刘勰传》上说,刘勰“早孤”,“家贫不婚娶”,其处境的艰难,可想而知。从父亲去世到二十岁左右,刘勰在发奋读书中度过了自己从少年到青年的这段时光。

齐明帝建武五年(公元498年),已过而立之年的刘勰又做了一个美梦。梦境清晰,宛如真实。他梦见自己手捧红色的祭器,跟随孔子向南走。梦醒以后,刘勰感到非常高兴,伟大的圣人是多么不容易见到,竟让他在梦中见到了,所以,他认定这是孔子托梦给他这个无名小卒,在指引他建功立业。自此刘勰“搦笔和墨,乃始论文”,开始了创作之路。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从没有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他想,在这个时代,要弘扬圣人的思想,最好的途径就是给儒家经典作注解,东汉的马融、郑玄等大儒在这方面已经有了精深的阐述,刘勰觉得,即使自己在某些方面再有一些什么深入的见解,但与前人相比,恐怕也不足以自成一家,凭自己在这方面的造诣,根本无法超越先贤。不过,对于文章的作用,其作为经书的辅佐则是无疑的,无论祭祀、丧吊,还是朝觐、阅军,抑或婚嫁、冠礼,各種仪节都要靠文章来完成;国家的政治、教化、礼乐、军事、刑法、经济等一切政务,也要靠文章来实施;至于君臣之间的沟通,军国大事的阐明,就更离不开文章了。刘勰以为,产生如此广泛而重要作用的各类文章,仔细追溯一下它们的根源,没有一件不是来源于儒家经典;正是这些儒家经典,为后世文章树立了好的榜样,也为后世文章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所以,“论文”一途同样可以通向儒家经典,于是,他转向另外一个领域发展,那就是写论文。他还发现,当时有很多文学批评论文,像曹丕的《典论·论文》等,这些文章虽然写得很好,但内容太少了,对文学理论的论述又过于简略。于是,他开始构建自己的梦想,他想,如果写好了“论文”,也可以完成孔夫子的重托。

历经四个春秋,刘勰终于完成了洋洋洒洒三万余字的文论巨作,他给这部巨作起了一个动听千古的名字——《文心雕龙》。然而,《文心雕龙》写成后,正值齐梁禅代之际,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自己是个无名小辈,没什么社会地位,又久居寺门,如果没有名人加以评点,纵有旷世惊人之作,又怎能得到社会认可呢?思前想后,刘勰想到了一个人,此人历仕宋、齐、梁三朝,眼下又是当朝权贵,又身兼文坛领袖,更是一代辞宗,这个人名叫沈约。沈约在官场上浮沉数十载,阅尽人间冷与暖,加之对文学本身的精通,对文坛新人的奖掖与提拔,其谦谦儒风受到文人学子的敬重与爱戴。《文心雕龙》如果能得到沈约的赏识,哪怕是只言片语的品评,只要稍加褒奖,也不枉自己的半世心血。

刘勰把希望寄托在了沈约身上。可是,怎样使《文心雕龙》到达沈约的手中呢?当时沈约是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地位高,名气大,一般人是很难见到的。刘勰苦苦思索,终于有了主意。一天,刘勰打扮成一个货郎的样子,背着书稿来到沈约府前,等候沈约,待沈约出来的时候去拦他的车。《梁书·刘勰传》对刘勰拦车自荐的故事,是这样记载的:“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一个书生,竟有这么大的勇气,这一举动感动了沈约,于是“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 沈约读完之后,充分肯定了刘勰的文才,一来二去,文人都听说《文心雕龙》这本书被沈约所赏识,借着他的口碑,刘勰和他的作品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作为一代文坛领袖,沈约“常陈诸几案”的举动更是难能可贵。

猜你喜欢

沈约刘勰小人
不为个人面子而给人难堪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指印小人来了
书迷沈约
沈约“怼”书
沈约“怼”书
木勺小人
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理论体系——兼论其辨体观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