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数学图式语言能力的探究(2)

2017-04-07刘泽青

祖国 2016年22期
关键词:高中生探究能力

刘泽青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数学教学率低下,因为教师与学生一直都是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在课堂期间没有一点的互动,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學函数时不能很好的运用图式语言进行解答。为此,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将高中数学教师重新定位,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课,例如教师应该运用图式语言进行对学生进行教学,把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效的激发出来,且运用图式语言将推动高中数学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 图式语言 能力 探究

数学图式语言是表达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在数学图式语言中将实物图与韦氏图运用到函数数学课程中,并结合课本中的插图,能够把高中生对图形的兴趣用视觉激发出来,由此,学生将会意识到图式语言的重要性,并将学生的兴趣发掘出来,让高中在函数数学中接受并运用图式语言,所以我们要对高中生数学图式语言能力进行分析。

一、让高中生重视并运用图式语言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被列为主导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利用图形语言进行解答,并把图式语言的优越性展现给同学们,突出图式语言的价值。长期下去,这种图式语言会在学生的记忆中扎根,因此,学生在解题中就会尝试运用图式语言,来享受图式语言在解题中所带来的成就感,并达到下意识运用图形语言解题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解题难点进行分析突破,其中可以借助各种图像进行教学。假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比较难的题目时,可以运用常规解题方法与图式解题方法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会很好的把图式解题法的优势彰显出来。或者,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并运用课本中的插图,把高中生对图形的兴趣用视觉激发出来,所以,学生将会意识到图式语言的重要性,并会重视图式语言。

利用图式语言可以全面的激发高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根据教学实践观察出大多部分高中生为什么害怕数学?其原因是对数学没有太大的兴趣,实践证明,教师只要运用一个巧妙的构图就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并且让学生达到热爱数学,并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在教授正弦函数时,可以选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快速的画出函数图画,结合所画图象进行观察、探索共同特性,其次要对正弦函数的性质进行总结,所以,在学习正弦函数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掌握正弦函数的性质,并能达到轻松学习的效果,更能保证学生对图式语言的深刻记忆。

二、让高中生应用并读懂图式语言

数学图形是由基本“物件”所构成,“读”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高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读”进行基本训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对图式语言的基本程序完全掌握。首先学生需要了解教材的标题,整个图形的意义都在标题中概括。其次高中生需要结合标题的主体、局部、结构等进行下一步阅读,然后再对题材进行综合思考,并将图形的深刻意义明确出来。最后,需要高中生联想对图形进行开拓,如此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点。另外,学生要必须先通过语言关才能完成这项任务,例如“在数学教材中,平面D过点α、A点上面有直线L、平面直线l与平面α相交于点H”等,在这基础上学生应会读、会说以上的句子,还要进行反复练习,这样不仅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口才还能加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高中教师在教导同学读的时候自已要发音标准,要有规范性,还要及时的更正错误,以免学生将准确性错误下去。

在高中教学中,学生运用图式语言将实物图与韦氏图等图形会很快并轻松的读懂,让学生对读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教师可以选用这些图形对高中生加深读图训练的兴趣。当学生完全掌握读图同时,教师应对读图的难度加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读稍微有难度的抽象图形,如:流程图、统计图等等。此后,高中生在反复读图训练,教师就会利用更高难度的函数图象来训练学生反复读,这样就可以按部就班,并能正确的运用图式语言将语感在潜移默化中而生。

三、发掘高中生绘图能力

对画出的图形与相对应的图形进行思考,来形成最终的解题思路,这就是绘图能力,绘图能力是可以让学生在深入思考数学题目时快速找到解题方法。学生需要全面掌握各种图形,并且进行主动设计,这样可以将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出来。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把绘图的机会留给学生,而学生自身也要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程度,将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展示出来,自己能直观的认识到,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还能让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可以收获大量的信息反馈,为此为后续的高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工作。根据图形的不同,侧重点也随之变化,所以,学生对绘画的画法也存在着差异,无论图形有多么复杂,基本步骤也不会改变,所以在应用中也是最基本的绘图程序,学生要对最基本的绘图步骤掌握并运用,随后在进行实践开拓。将学生良好的绘图习惯进行重点培养,在调查中表明,所有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大多数都是运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而图式语言相对来说运用的就比较少,因此,学生在绘图过程中就会更少用绘图进行思考,一般都是在想什么就开始画什么,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笔,然而学生要必须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并让学生实际操作上台演讲,最后再进行点评。例如,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大量的数轴和韦氏图,将集合间的关系进行解决研究。通常立体几何会有比较多的画法,这就需要学生在绘画时要直观的突出绘图的具体问题。另外,在课堂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挥来制作绘图,并要运用函数图象进行思考,对函数性质进行分析。

四、结语

在以上课堂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并要有图形处理能力,将高中生的数学能力进行提高,并能达到在解题中有效率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图式语言让高中生在数学函数中快速的绘画,并能够丰富教学语言,有效的保证高中数学在教学中能够充分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培霞.高中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1.

[2]朱晨.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初探[J].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4,(12).

[3]徐学兵.高中生数学符号语言表征能力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莱芜市第一中学55级2级部12班)

猜你喜欢

高中生探究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