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排箫的发展脉络及历史地位

2017-04-07高音波

大观 2017年2期
关键词:发展脉络历史地位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有很多专家学者对于中国音乐发展历史的研究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他们致力于整理、传承祖先给我们留下的音乐文化遗产,并且尝试着还原我国古代的音乐风貌。排箫作为少数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乐器之一,它虽然经历过许多历史变迁,但是它仍然能从一个侧面将我国古代音乐的轨迹反映出来。所以,中国排箫的发展脉络及历史地位是专家学者进行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中国排箫;发展脉络;历史地位

前言:我国的专家学者要想透彻地研究中国音乐的历史,他们就必须以古代乐器作为研究工作的着手点。随着各种音乐形式的兴起,各种现代乐器的盛行,一些古代乐器已经逐渐被历史的车轮碾过。但是因为排箫的外形美观,音色独特,具有很强烈的民族风格,中国音乐家协会将排簫作为中国音乐的乐徽,用排箫来代表我国的音乐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音乐艺术是再合适不过了。因此,对于中国排箫的发展脉络及历史地位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一、远古至战国时期

(一)远古至夏商

从目前能查找到的资料来看,最早的排箫出现在远古社会的末期。由于舜时期的乐舞《韶》所用于伴奏的主要乐器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排箫”,所以有人认为排箫是由舜创造出来的。有些人却认为排箫是由伏羲女娲创造出来的。我们没有办法去判断究竟哪一种说法最为准确。

从远古时期到夏商,人类社会的性质是初级阶段,当时人们都是使用较为简单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可见,当时的乐器应该也是较为简单的。其实,由于相关文献并不齐备,所以在排箫的发展问题上也存在着猜测的成分。不过,能肯定的是:排箫在当时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乐器,它具有更好的旋律性使排箫处于较高的地位。

(二)西周至战国

我们所了解的西周到战国时期的排箫大多是来自出土的文物以及文献。在20世纪70-90年代之间,我国在湖北和河南等地区所发现的西周到战国时期的墓葬中有很多乐器,其中就有排箫,可见当时排箫已经成为了乐队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乐器了。

根据《诗经》的《周颂》中记载,排箫在周朝就已经被当作主要的乐器用于宫廷演奏之中了。西周到春秋战国,是排箫发展较快的时期,排箫在这一时期的地位也为它在汉代形成鼎盛之势做好了准备。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的音乐形式主要是鼓吹乐和乐舞百戏,它们代表了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排箫在当时的发展也是由此而起。排箫在鼓吹乐中是重要的核心乐器,多用在宫廷的大型宴会上演奏,体现了宫廷乐曲雅致的性质。通过汉代的石像来看,排箫也多被用于民间大型集会的演奏。

排箫在汉代能被广泛应用是因为继承了周朝以来“礼器”的地位,成为了军乐队的重要乐器,在民间也多被百姓用于民间文化活动之中。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排箫在秦汉时期音乐界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并且在汉代达到了巅峰。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势,出现了不同文化、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大融合,排箫发展到这个时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稳定发展的社会条件。但是在当时兴建的佛教洞窟中关于音乐的壁画中,仍然能看到里面出现排箫,而且在大量壁画中都有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排箫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一个发展的转折点,它出现了将汉代与佛教相融合的新特点。

三、隋唐宋至元明清时期

(一)隋唐宋时期

到了隋朝,雅乐在一些乐器的使用数量上发生了变化。唐朝的皇帝不太重视雅乐的发展,雅乐在隋唐的地位明显已经远不如从前,逐渐失去了它的尊崇的地位。到了宋朝,皇帝特别重视雅乐,大力发展雅乐。但是,雅乐无论处于兴盛还是衰败的形势,演奏过程中的主要乐器并没有改变,排箫依然是其中非常主要的乐器。

虽然排箫因为继承前代,在雅乐和鼓吹乐中仍然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但是没有进一步的发展。而唐朝出现了大量外来的音乐形式和乐器,这就使得排箫与其他乐器组合而形成了多种多样音乐效果,排箫在乐器的组合中不再是主要乐器,它却慢慢变成了组合中必不可少的辅助乐器。

(二)元明清时期

尽管排箫在秦汉地位尊崇,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排箫逐渐被其他乐器所取代。到了元朝,只有在雅乐中还保留着排箫的部分,而在民间的乐曲中已经完全没有了排箫的位置。在元朝,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会演奏雅乐,而且也只是流于形式,排箫的发展和以往的朝代相比已经衰落不堪了。到了明朝,雅乐变得十分混乱,由于有俗乐夹杂在当中,所以无法将雅乐修正过来。清代的皇帝在复古思想的影响下,曾试图大力恢复雅乐的系统,并制作了《中和韶乐》。在《中和韶乐》中使用的排箫已经与传统的排箫大不一样,制作方面更加精美,更像是律管的组合。

排箫的发展境况相较于秦朝、汉朝以及唐朝来说已经十分衰落了,仅仅在一些散乐中才可以看到排箫。明朝和清朝时,排箫已经不再被用于民间的俗乐演奏之中了,它只是作为雅乐演奏中不可缺少的乐器在这音乐系统中被保留下来,就排箫自身的发展来说,已经是十分衰微了。

四、近现代至当代时期

到了近代,雅乐系统被视为封建制度的代表,在辛亥革命中被一同摧毁。中国的音乐体系逐渐被西方音乐体系所取代,排箫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中几乎到了已经被人们彻底忘却的地步。没有了雅乐,排箫就没有了发展空间,民间各种新型乐器的兴起,人们已经看不到排箫的身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许多音乐工作者在研究中国音乐发展时,开始找回传统乐器,排箫因此再次出现在音乐体系之中。但是,排箫的改革却未能被推广开来。

五、结语

在经历了远古末期到当代时期,排箫的地位也经历了几次的大起大落,但是它仍然肩负着继承我国古代音乐的重任。正因如此,中国排箫的发展脉络和历史地位对于专家学者研究中国音乐历史具有特殊的意义。这种继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将排箫与现代乐器进行融合,加之商业的推广,必将呈现一番音乐界的新盛世。

【参考文献】

[1]张川.古代文献中秦朝至明代的乐器[J].歌海,2016(03):51-57.

[2]孟晓洁.探徵箫的演奏形式变革[J].音乐时空,2016(03):116-117.

[3] 张宗登.先秦楚地竹制器具考析[J].艺术探索,2015(04):42-45.

作者简介:高音波(1969-),男,陕西省西安市人,国家二级演奏员,专业:排箫、竹笛演奏。

猜你喜欢

发展脉络历史地位
文山州旅游业发展脉络初探
舞龙舞狮竞赛规则的发展脉络与现实启示
民国时期二胡音乐研究
江西豫章书院的历史地位、现状与开发前景
中央苏区医学教育历史地位探析
管道升画作的艺术探索
大数据对市场营销的冲击研究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方法与学科发展的多视角分析
建国初期电影歌曲发展脉络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