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学生书写,优化教师批改

2017-04-07高长太

祖国 2016年22期
关键词:规范优化

摘要:对中小学办学特色的研究,国内外都非常重视。资料表明,国外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学校教育哲学,其办学特色的形成往往是在学校教育哲学指导下进行的,这种学校教育哲学有别于我国的学校发展指导思想,它是学校员工乃至于学生的共同教育信奉。学校教育哲学一旦确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就围绕着它而展开。国外对办学特色的研究,更为重视的是“特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性,而不把特色看成是一种比较孤立的教育现象。

关键词:学生书写 教师批改 规范 优化

国内学術界对办学特色问题的研究,总体上可用“热情有余,理性不够”八个字来概括。一些管理工作者谈“办学特色”,较为重视“特色学科”的建设,较少谈及特色的渗透性。研究文章不少,但其中许多属于经验总结,对“办学特色”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缺乏理论提升。同时,“千校一貌,万生一面”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绝大多数学校缺乏个性。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专著尚付阙如。追求学校特色是现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所拥有真正特色的学校,就是一所个性化的学校。办学个性化是学校的追求。因此,我校非常注重特色建设。把特色建设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抓手,并做到了常抓不懈。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教师和学生对书写的重视程度逐步淡化。学生作业书写字迹潦草,特别进入中高年级以后,由于作业量的增加,多数学生只追求作业数量,忽视了书写的质量,页面脏乱差不堪入目。而教师的批改随之也情绪化,好一点的作业整篇画个对号,差的作业教师一怒之下画个大叉。面对学生脏乱差的作业书写和教师随意的作业批改行为,我们无奈之余,更多的却是在思变——尝试以“学生作业的改革,强化学生的书写和规范教师的批改”为特色,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研究内容

(一)教案书写的改革

在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龄教师和骨干教师中,暂停语文、数学两科文本教案的书写,进行了书页批注式教案的书写尝试。为了避免教师走弯路,我们细化了教案书写的项目,学校下发“关于书页教案制作的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中分别对数学、语文两个学科的书页教案的书写质量做了详细的说明。

(二)规范学生作业布置,优化教师批改质量

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我校尝试学生作业的改革,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导处要依据教学常规和落实作业的“五项要求”准备出台了关于对学生作业的布置、作业的书写和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等相关内容的指导意见。要求教师尝试执行,并在实践中修改完善。

(三)教师作业批改

1.作业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晶,不管作业量大小,教师在批改时都应精批细改。学校对教师下发“关于作业批改的指导意见”。以强化教师规范化批改为重点,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

2.要求教师由传统的集中批改向课内随机分散批改过渡。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批改,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避免因错在学生脑子里停留时间过长而打下不良“烙印”,以致造成纠错的反复性与艰巨性。

三、研究的方法

(一)作业布置和书写

语文预习: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强化学生预习习惯。3~6年级学生以语文学科的预习为切入点,从原始在本上书写预习笔记的作业方式,向书页批注式预习过渡。最终做到:学生有强烈的预习意识和良好的批注习惯。为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制定了“语文学科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中分别对字、词、句、段如何预习,怎样书写批注,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实施过程中我们召开了语文教师的调研会,查摆学生在预习中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语文学科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意见》。目前,学生的预习虽然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但中、高年级学生基本上都形成了预习意识和预习习惯,实现了起步阶段的目标。

数学作业:整合数学课内外作业本的种类。3~6年级取消了课内每周两次的算草本簿。与课外练习本“合二为一”。目的就在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了不降低学习标准,我们制定了《关于作业布置和书写的指导意见》。首先,我们把单元测试卷子作为训练素材,从书写数字和运算符号的训练开始切入,要求学生书写的数字要饱满,运算符号要规范,特别数字“O”不能越写越小。这一项训练不但要求高、难度也特别大。当学生对数字和符号的书写有了一定基础后,我们又把学生的数学练习本作为训练项目。要求教师从常规开始训练,对学生作业页面格式进行改革,废除传统的千篇一律的老八格和十六格。步骤多的题就用大的格,步骤少的题就用小格,科学、合理的使用纸张。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控制好书写的内容,纵、横书写方式由学生自己确定,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二)作业批改

作业批改是教师示范作用的载体,既要严肃对待,又要严格要求。所以,在批改过程中要特别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把师生间的平等、尊重、关爱的感情,倾注在批改符号的书写上。我们培训教师从书写批改符号入手,先对批改符号“√”“×”的大小做了统一的规定。然后针对在什么位置画“√”,在什么位置画“×”最恰当,进行了多次、反复的研究培训。教师在一次次的重复训练中,做到了批改符号不托字、不压字、大小匀称,上下排列尽量整齐和谐。

四、结语

多年来学校教学管理始终以常规管理为不变的主线。虽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发展比较平稳,但是平稳之中缺乏激情,常态之下缺少创新。学生书写和教师批改这一特色项目的形成,使全体学生受益,特别是5-6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具有行款设计能力。我们的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一个都不放弃,不抛弃。但是,学生放学后,教师没有单纯的时间给特困生补习,只能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这样做不但减少了教师的休息时间,也限制了部分学生的课外活动。

参考文献:

[1]汪邵青.重视作业批改过程挖掘潜在教育价值[J].江苏教育研究,2014,(02).

(作者简介:高长太,硕士,吉林丰满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研究方向:中小学校特色办学、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规范优化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