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7-04-07殷庆华

祖国 2016年2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教学改革

殷庆华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是我国高等学校非常重要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从教育部到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其问题却层出不穷,对其改革也从未停止,本文从该门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改革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其找到更有助于该门课程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改革 思考

一、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高职院校学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学习主动性较低,学习兴趣不浓,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师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与其成长经历不无关系,也属于较为正常的现象。但作为思想教育阵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与其他课程相比,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低下,表现为上课睡觉、玩手机、聊天等等现象十分严重,且屡禁不止。

(二)教学内容呆板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内容主要为马克思原理,以及对原理的深入理解、分析,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早已经固定下来,且不能更改,这决定了该门课程内容几十年如一日,但在信息快速流通的今天看来,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甚至有人也曾质疑过其内容是否过于陈旧。现代高职生作为微时代青年人,更容易接受短小精悍的微文化影响,而具有谆谆教导的较为固化的马克思主义反而越来越不具有吸引力。

(三)评价结果不尽如人意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评价方式为期末总结式评价,多数是以试卷的形式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考核之前会看见图书馆里、自习室里到处都是背诵该门课程内容的同学,考完试后,也能随处看见丢掉的小抄垃圾,即便如此,每年的考核评卷教师手下留情还得有一半左右同学无法通过,即便通过考试的同学,出了考场也基本上无法再回忆起考试的题目答案。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使用马克思基本原理指导生活、学习的同学寥寥无几。

有鉴于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不断推行改革,历经十几年历程,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但却收效甚微,不得不令人反思。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千篇一律

在教学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基本固定,这一点无可非议,由此,也导致了教材相近,教师讲授基本一致的状况。有人将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讲坛哲学”,同时,将另一种活跃于网络上的“哲学”称之为“论坛哲学”,并对二者进行对比,认为“论坛哲学”吸引力远胜于“讲坛哲学”[1],但事实上二者之间不存在此种对比的价值,“论坛哲学”并非事实上的哲学,而是对基本原理的另类解读,或尚未固化的理论,这种方式固然有趣,却无法承担起严肃的理论责任意义,但二者之间又具有可沟通处,当“论坛哲学”具有了理论支持力,能够承担起责任力量,其就会被纳入到“讲坛哲学”范畴中来,成为“讲坛哲学”的有益补充。

(二)教学功能要明晰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非常明显的功能,即其以指导人们认识自然、社会以及人本身的发展规律,为人类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实践指导以及提高认知水平的认知功能;为人类认知及实践提供价值体系、为社会进步提供价值导向的价值导向功能;以及其鲜明的政治功能[2]。无论哪种功能,其核心功能都指向了予人最基本的智慧的功能,这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课程建设的前提和条件。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又承担着“意识形态”教化的使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以及教材都更多的强化了其“意识形态”教化的使命,这无疑降低了对人智慧启迪的功能体现,同时也引起了学习者的反感,所以在改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所具有的教学功能,相对弱化其“意识形态”教化的使命。

(三)呈现形式改革

我们面对的是微时代的大学生,他们已经对枯燥无味的说教不感兴趣,要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也要求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上予以改革,比如将大量的文字及案例用微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课堂上放映给学生,也可以用微课的方式,改革长篇累牍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展现给学生。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依托互联网平台改革教学方法。

微课、慕课等教学方式都是目前学生比较喜欢的依托互联网的教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过程中都可以采取,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学生可以使用移动终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进行学习,极大的拓展学习的时空限制。

(二)以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翻轉课堂在基础教育以及公用教育中已经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在高职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尝试使用翻转课堂,不但形式新颖,更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学习方式,从而促进教学的完善,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语

高职院校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教育部到高职院校本身都十分重视这门课程,它可以启迪学生智慧,指明正确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但多年来,由于这门课程本身的理论固化的问题,以及其“意识形态”教化等问题使得该门课程越来越失去其本应具有的魅力,对当代高职生失去吸引力,导致教学过程出现各种问题,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对其改革虽从未停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文从教学内容改革以及教学方法两个角度进行了一些思考,以给执教者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汪信砚.对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7).

[2]杨红,邱世绪.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改革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3]范蓉.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建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培训,2016,(09).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教学改革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