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两学一做”生命力的路径探析

2017-04-07黄上真

祖国 2016年22期
关键词:生命力两学一做党员

摘要:“两学一做”作为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實践,是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伟大学习教育,更是通向共产主义的桥梁,将在党的历史上留下永存的价值。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怎样建设党、建设怎样的党等系列问题的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先进性及纯洁性起着根本的保持和发展作用。而做合格党员则需要突破教条式理解,实现党章党规从“墙上”走下来,系列讲话从“纸上”走出来,把党的要求与党员发展紧密相结合,立足实践,与党同行,让党员在“两学一做”中得到生命的升华,更使“两学一做”通过党员而得到生命性的延续及发展。

关键词:党员 两学一做 生命力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以下简称“两学一做”),通知指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把党员比作“党的肌体的细胞”,细胞是肌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纯洁才会有肌体的纯洁,细胞活力才会有肌体活力。“两学一做”可以说就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细胞工程”,是党九十多年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长远的历史及现实根据,因此“两学一做”需实现鲜活化,促使党章党规从“墙上”走下来,系列讲话从“纸上”走出来,让党员在“两学一做”中得到生命的升华,更使“两学一做”通过党员而得到生命性的延续及发展。

一、“两学一做”在于思维方式的塑造

(一)“两学一做”的根本在于坚持历史主义

在学习党章党规的过程中,尤其需要马克思的历史主义思维方式,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出发,从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党章党规,从历史的深度中把握党章党规的来龙去脉,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明白其现实价值。此外,实践是意识和思想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源泉,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因此要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作为实践来理解”,以实践为出发点和思维坐标,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进行“实践——精神的掌握”,即坚持历史规律与主体选择的辩证统一原则和方法,不断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汲取营养,并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党的科学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进而有效地发挥党员主体活动的能动性。

(二)“两学一做”的重点在于坚持现实观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马克思看来,改变现实世界比解释世界更为重要,如果理论仅仅停留于认识现实世界的层面,那么理论终究只是艰涩僵硬的文字,只有实现理想向改造现实为重点的转变,才能展现其生命力,凸显理论应有的功能。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的过程,要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工作消极懈怠、道德行为不端等问题,进而对突出问题实施整改。对突出问题的整改,一方面要求党员个人根据“两学”的内容进行自省和自我教育,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以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另一方面要求深化党内教育,重点剖析党内整体存在的问题及根源,高度重视集体的党性建设。个人和集体的双管齐下,方能推动党的作风不断好转。

(三)“两学一做”的关键在于坚持价值理想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习近平同志的这一论述,表明党的建设发展与党员个人的理想信念紧密相关,因此,党员的理想要与担当连在一起,肩负起党发展的使命和责任。学习党章党规以及系列讲话,一方面要以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另一方面要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理想导向,把“中国梦”作为不懈追求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提高党性觉悟的同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两学一做”是党员自我确证的解决

(一)以合格为基准线,实现党性自觉

做合格党员是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的初期目标,党员不应止步于合格,而是通过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努力加强实践来提升自我,知行合一、与党同行,把优秀作为更深层次的目标,进而再造党魂、重塑党性。另一方面,党性的实质是一种“思想的现实”,也就是说,党性从来都不是自在的,而是自觉的,要实现党性自觉,则需对“合格党员”的内涵作进一步延伸。参照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亦可将党性的发展视为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即由权威阶段到互惠阶段,最后达到原则阶段。权威阶段满足于把权威人物如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当做党性原则,依照讲话精神行事,但缺乏自己的独立判断,处于他律状态;互惠阶段是从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中汲取营养,在党组织生活中互相协助、在党员角色要求中进行观念调节;原则阶段则是将党章党规视为绝对戒律,达到一种真正的自律,也就是原则性的自律。

(二)牢记党员第一身份,履行党员第一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党员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的基本特征,中共党员应当始终牢记和珍惜,忠诚地履行第一职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过程中发挥作用:一是为党工作。作为一名合格党员,平常要看得出来,关键时刻更要站得出来,日常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则,严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权威,在保卫祖国、抢险救灾等关键时刻,党员更要带头冲在最前面,为群众作出表率;二是对党忠诚。忠诚是党员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思想政治领域斗争复杂的当代社会,党员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站稳政治立场,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三是与党同心同德。与党同心同德,就要注重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将党章党规外化为行为,系列讲话精神内化为思想,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护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三)投身社会主义建設,实现自我确证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乃是生成着的,这种生成性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本身对人的存在的塑造才能被表征出来并得到确证。当前,我们党正在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党员干部必须自觉把个人追求同国家前途结合起来,与党的行动方向保持一致,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当中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两层意思:一方面,纸上谈兵并不能改变现实,只有脚踏实地付出行动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理论付诸实践才能有更深刻的领悟,进而为振兴祖国而贡献力量。由此,党员不应止步于理论的学习,而应知与行有机统一,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的认识,推动内化转化和体现外化以及外化推动内化和巩固内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彰显个人的才干以及价值,实现自我存在及其本质的确证。

三、“两学一做”生命力迸发的实现

(一)理论掌握群众,使“两学一做”转化为物质力量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掌握群众,实际就是理论如何为广大群众理解和掌握的问题。“两学一做”受众为广大党员,则需要针对党员特性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方式。一是挖掘党员精神需求,开展如相关知识抢答赛、手绘海报展览、重温系列讲话等活动,激发党员学理论的热情。二是化抽象为具体,挖掘身边的优秀党员事例,同时充分运用具体数据,将抽象理论转为生动的教材。三是在理论宣传过程中,坚持渗透科学的辩证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如此,“两学一做”就能说服党员、掌握党员,并在党员心中形成支配性的力量,促使稳定的、自律的党性形成,从而掌握党员,并转化为党员实践的物质力量,进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二)突破教条式理解,实现“两学一做”鲜活化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党的建设遇到众多错综复杂的新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中办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对我们党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章党规以及系列讲话作为一定时代条件的产物,先进性与局限性并存,党员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谨遵党章党规的要求与系列讲话的精神,又要对实际问题做出理性思考,“温故而知新”,在每一次的学习过程中都着眼新的实践而拥有新的认识,进而保持党的先进性。若将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当做静止的僵化的辞典,用固定的思维模式来观察现实和指导实践,就会造成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对党的发展建设造成危害,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只有被正确理解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能具备旺盛生命力。

(三)不忘初心,方能永葆活力

中国共产党95周岁华诞之际,习总书记告诫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我们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就要在“两学一做”中做一名合格党员,自觉强化党性修养、对党忠诚、履职尽责,做到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合格党员”的荣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党员要从社会的全局着眼,从自身做起,不忘初心,为了党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全党就能永葆活力,使得“两学一做”通过党员的作为而得到生命性的延续及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鲁迅.热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号JGY2016001)的阶段成果;作者简介:黄上真,广西师范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

猜你喜欢

生命力两学一做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坚守初心,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主动创新是新型智库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