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金时代》作为另类知青文学的特点分析

2017-04-07曹英梅

祖国 2016年22期
关键词:黄金时代王小波另类

曹英梅

摘要:在中國现代文学界,王小波是一个异数。推崇他的人视他为“神一样的存在”,诟病他的人则将其踩在脚底。《黄金时代》是王小波承受冰火两重天评价最为重要的一部小说,虽然是以知青为题材的小说,但本文试图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性在文中的所指以及小说所蕴含的反抗精神等方面分析其不同于知青文学的特点。

关键词:王小波 《黄金时代》 知青文学 另类 特点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是以文革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为背景,以知青上山下乡为题材的小说。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文坛掀起了“知青文学”的浪潮和“反思文学”的思潮,其作品中讲述了知识青年在毫无理性可言的年代中的痛苦遭遇,对特殊时期中人性的沦丧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深刻的反思。而王小波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这部三万字的《黄金时代》以“知青文学迟到者”的形象登上中国文坛,但其真正身份在知青文学中却显得十分另类。

一、与主流相对的人物形象

知青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大都是以“时代被害者”的形象出现的,或凄苦或悲壮,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如善良、隐忍、坚强、正义等很多优秀的品质,以致当他们遭受不公待遇的时候就越发地让人觉得难过和愤懑,读者甚至可能会哭着读这些作品。但在《黄金时代》中,王小波笔下的王二其形象是桀骜不驯的,是和当时的社会主流相对的,甚至在他的身上有着明显地痞子、流氓的特点,这与文学作品中对主人公形象的设定格格不入。王小波是这样来形容王二的:脸上毫无血色,一脸焦黄,嘴唇已经干裂,并且沾满了细碎的烟丝和纸屑。头发也是凌乱的,就好像已经开始枯萎的棕木,身上穿着的是一件破旧的军大衣,布满破洞只用橡皮膏简单的粘上了事。当他坐在木板床上,并且翘着二郎腿的时候,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流氓。

但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理性丧失、思想上要求绝对整齐划一的年代里,绝大多数人都是盲目地跟随时代形势的发展,热切地投入到所谓的革命斗争中去,而王二却没有盲从,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并在行动上对当时的种种荒谬进行了反抗。

比如王二不尊重领导,我行我素,导致生产队长对他有意见。罗小四打瞎了队长家的狗的一只眼睛,但是队长不敢去找罗小四,就把这笔账算到自己不待见的王二头上。王二并不像其他老百姓那样用努力的工作讨好的态度证明自己的无辜求得队长的原谅,而是采用打瞎队长家的狗的另一只眼睛来作为报复。

在《黄金时代》里,军代表是王二最痛恨的人,因为军代表总是想要改造王二,要把王二改造成具有“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思想高度的人,并让他以此为幸福。为此,王二甚至想一枪打死军代表。虽然王二并没有真的干出一枪打死军代表的事来,但军代表的教诲他没放在心里却是真的,他甚至不给军代表一点情面,装聋作哑,“我只是看着他,像野猪一样看着他,像发傻一样看着他,像公猫看母猫一样看他。把他看到没了脾气,就让我走了。……他到今天想起我来,还是搞不清我是不是哑巴。想到这一点,我就万分的高兴。”所以有这样一个主人公,读《黄金时代》没法让人哭。

二、不写爱只写性

在当时意识形态单一的社会环境下,爱情在文学作品中很少提及,性更是彻底退出了中国文学的舞台,即便是涉及,也是少之少,而且表达得相当隐晦。但《黄金时代》里有大量的性爱描写,几乎贯穿整个小说。小说一开篇就是从王二找陈清扬看病,陈清扬返追过来让王二证明自己不是破鞋开始的。王二摆出一副流氓的架势,拿出非常清楚情况的口气,用非逻辑的理由阐释陈清扬没办法证明自己清白的原因,不仅如此,王二还说服陈清扬与其证明自己清白不如证明自己不无辜。陈清扬从开始的近似病态的拼命要站到清白的队伍里靠近革命群众到绝望后体验到不无辜的坦然,性爱成为重要的救命稻草。显然,性爱在《黄金时代》里的指向性绝非低级下流龌龊抑或是媚俗所能相提并论。《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在其怀念王小波的随笔中指出:“(王小波)通过写压抑中的性自由,来写人的自由。”笔者认为,朱伟是了解王小波、能够读懂他作品的人。

王二和陈清扬在小说中并不是恋人关系,一开始不是,后来也不是,而是特殊的境遇促使他们建立了“伟大的友谊”。小说中并没有谈及他们的感情变化,也少有感情交流,关于他们在一起的描写都是白描似的性爱画面。不写爱只写性,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也是少有的。王小波为什么不去成就一段稀世爱情呢?显然,性成为王二反抗意识形态灌输的工具和方式。脱离爱情的性,指向更为直接,也更为有力。

三、追求自我的反抗意识更为强烈

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里阐释了荒诞世界,并在《反抗者》中明确了一个概念:我反抗故我存在。《黄金时代》的背景是一个意识形态单一并强行灌输的时代,是一种狂热的盲从的时代,个人的需求得不到尊重,个人必须无条件放弃自我,选择服从。知青文学也控诉了非理性社会现状以及非理性社会现状给人们带来的不幸,主人公大多数即便是头脑清醒但也不得不屈从于现状。很少有像王小波《黄金时代》里王二这样赤裸裸地反抗。秀才遇见兵是没道理可讲的,所以王二被塑造成一个地痞流氓的形象,他打瞎队长家狗的眼睛、怒视军代表还装聋作哑、跟当地的孩子说脏话,更重要的是以友谊为名勾引陈清扬担起“破鞋”的罪名,可以说王二是个十足的混蛋。但是读过小说之后,你会发现,不是混蛋的良民都顺从了意识形态地禁锢,只有混蛋的王二摆脱了别人给自己安排好的生活状态。他选择了一种看似倒行逆施的方法,刺痛了当时的社会神经,宣布自我的存在和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文献:

[1]刘增城.王小波作品中的“自由主义”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2006,(03).

[2]王军.爱·反抗·存在——王小波小说中“性”的三重意义[J].当代文坛,2004,(04).

(作者单位: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黄金时代王小波另类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王小波 你好哇,李银河
浪漫王小波
另类演奏家
另类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