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北方民间建筑木雕装饰艺术

2017-04-07陈露文

大观 2017年2期
关键词:北方装饰艺术木雕

摘要:木雕是雕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历史悠久,技艺精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而建筑木雕是木雕装饰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北方民间建筑木雕,来源于山西。不论从时间跨度,还是从形式、地域方面,晋商大院都具有一定代表性,较为集中地展示了我国北方建筑木雕的发展轨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木雕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使木雕艺术有了更大的气魄,在展示其工艺装饰性的同时,也使建筑更为艺术化。

关键词:木雕;北方;民间建筑;装饰艺术

木雕在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上一直占据着正要的地位。据考古挖掘表明,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木雕在建筑中就已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经济、伦理、信仰以及风俗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建筑木雕到明清时代达到了鼎盛。

一、北方民间建筑木雕的装饰题材

晋商大院的木雕装饰题材丰富而广泛,包括动植物题材、器物题材、文字题材、宗教题材、综合题材等,涵盖了晋商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晋商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文化的体现。其中所选故事题材,大多富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和吉祥瑞庆的内容,做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寄托了主人美好的祈愿,给人以深厚、朴实的感觉[1]。

动植物题材主要是一些祥禽瑞兽,如龙、凤、麒麟、狮子、虎、鹿、龟、鸳鸯、蟾蜍、鹭鸶、羊、鹤、鼠、鱼、鸡、牡丹、荷花、宝相花、兰花、海棠、菊花、松、竹、梅等;宗教题材则多雕刻太极八卦、“暗八仙”(即八仙之法器:扇子、宝剑、玉箫、宝葫芦、玉板、渔鼓、花篮、荷花)、八吉祥(即佛教之法器:莲花、宝瓶、鱼、盘长、法轮、法螺、宝伞、白盖)、杂宝(即书画、古钱、珠宝、犀角等的组合)[2];综合题材多事多个题材主题的组合。这些装饰题材很少单独出现,多与其他题材相组合,通过匠人巧妙的构图、结合和精湛的手艺展现出精美的画面和吉祥的寓意。通常,一幅画就是一句吉祥话。

二、北方民间建筑木雕的主题的凸显

民间木雕装饰的题材大多体现出一种民间文化的传承性,这种传承性决定了其装饰性具有一定的地域风格。宛如城堡建筑的山西大院,宏大、厚重、古朴、静雅,体现了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内地古朴闭塞的民风。人们把对生活的美好祝福表现在大院的每个角落。总的来说,晋商大院建筑木雕的装饰主题主要分為:祈福纳吉、伦理教化、驱邪禳灾三个方面。

伦理教化是民间建筑木雕装饰中最具精神教化意义的题材,多以历史典故、生活生产场景、书法楹联等内容形式,借以褒扬孝悌、忠信仁义,昭示人伦之轨,儒家之礼;令人触环境之景而生尊老怜幼之情,耳闻目濡而习修身齐家之道。这些生活环境为题材的装饰现象,潜移默化地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使建筑的精神功能得以强化。

驱邪禳灾、幸福安康市百姓世代关注的主题。民间常用寓意吉祥的图像装饰建筑构件,借以祛除瘟疫、镇邪禳灾,其作用相当于借画符咒消灾避祸[3]。如将福、禄、寿三星的塑图雕刻在房梁上、屏风上,以保佑合家幸福、安康。

三、北方民间建筑木雕的表现特征

民间木雕装饰的题材的传承性也决定了民间工艺造型的格式化、程式化和规范化。匠师们喜欢采用一些喜闻乐见的传统手法用木雕的形式来传达一种寓意,更是一种期许。

(一)谐音的手法

采用某些事物的谐音以及人们联想到吉祥的事物,表达美好的愿望。例如:鱼与“余”,荷与“和”,瓶与“平”,蝙与“福”,鹿与“禄”谐音,可以通过木雕来表达寓意。

(二)象征的手法

利用直观的形象表达非本身意义的内容,如松鹤表示长寿,牡丹表示富贵,莲花表示高洁,还喜欢用龟背表示长寿,蝙蝠表示万寿,用梅、兰、竹、菊表现怡情养性,松树和仙鹤组合的图案代表“松鹤延年”。

(三)比拟的手法

民间谚语有多子多福,石榴多子,于是常用来组合棂花图案代表吉祥如意;又把藤蔓延伸的植物,葡萄、葫芦之类组合在棂花图案中,表达“子孙连绵”、“子孙万代”之意。

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也是中国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总而言之,晋商大院木雕装饰题材的创作和应用多有晋商直接参与,借助能工巧匠的手艺与物质载体相结合,以达到近乎完美的装饰效果和寓意的表达。

四、北方民间建筑木雕中的儒文化

中国建筑的特色之一就是无论其群体布局还是单体建筑都可以体会到其内涵的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晋商作为中国封建势力的上层代表其建筑中所蕴含的封建传统伦理学、民俗学自然极其丰富且颇具代表[3]。

儒家学说由孔子创立,从汉代开始成为官方正统的意识形态。孔子是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代尊为“至圣先师”。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仁”,并把“恭、宽、信、敏、惠”作为仁的内容,主张“见利思义”。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积极入世,重视人事,强调人为。在认识论上,他提出了“知”、“行”、“学”、“思”等范畴。经过汉代思想家的改造和完善,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的经学。

五、结语

在现代生活中,传统木雕装饰艺术的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个性选择空间,可以体现民族文化品味。在现代居室里装饰传统木雕艺术,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风韵。同时在现在的公共场所,从天花板到空间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用木雕艺术来作装饰,能够产生传统艺术和现代装饰的和谐之美。

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木雕艺术还会进入新的空间。人们呼唤着传统艺术的回归,期盼着木雕艺术在生活中更广泛地利用。这不仅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可割舍,更是经济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必然需求。传统艺术与现代装饰材料相结合,一定能创造出新的装饰天地。

【参考文献】

[1]王金平.风土环境与建筑形态[J].建筑师,2003(01):18—20.

[2]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324-325.

[3]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156-162.

作者简介:陈露文,女,(1994.08-),山东省省枣庄市人,现就读于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2013级环境设计,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猜你喜欢

北方装饰艺术木雕
长袍后面的辉煌
覆膜与农机农艺技术组合在北方玉米栽培中的应用
浅谈建筑材料的装饰艺术及运用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
木雕鱼
“装饰艺术”运动中建筑设计的发展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
东阳木雕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