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进程会戛然而止?看看GE中国总裁段小缨怎么说!

2017-04-07段小缨

中国机电工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进程全球化一带

文 | 段小缨

Opinion看法

全球化进程会戛然而止?看看GE中国总裁段小缨怎么说!

文 | 段小缨

2016年已经接近尾声。今年发生的两件大事——英国公投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下一届美国总统,其背后所代表的“反全球化”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声音令我周围的很多人,包括我的GE同仁,感到疑惑和不安。 难道80年代以来以货物、资本和服务跨境流动,市场开放及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碰撞融合而代表的全球化已经不再主流, 不再“in”了吗?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全球化进程会戛然而止吗?

这个问题对GE非常重要。大家知道,GE是一家近125年的全球化公司,我们一直以来坚信全球化和投资的重要性,也坚信我们在全球市场的投资会给所投资国家的经济及社区带来价值,这些价值不仅限于先进的产品和服务,也包括就业、税收和人才的培养。GE现在在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70%的营收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可以说GE近几十年的发展就是全球化进程的缩影。

如果说在这180多个国家的业务运营代表了GE全球化的广度,那我们在每一个市场的高度本地化就代表了GE全球化的深度。以GE在中国为例,中国已经是GE全球美国之外的最大单一市场,GE在中国的采购今年已超出50亿美元,GE中国领导团队已经完全本地化,北京已成为GE全球最大的医疗影像设备生产基地,无锡有GE全球最大的超声工厂——这仅仅是就我们的医疗业务而言。诸如此类的事实说明了GE对全球化的决心和承诺,也说明了中国市场在GE全球化进程中给予GE的巨大机遇。

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国家对发展已经从重量转到重质。

那么,在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政时代的全球化又会何去何从呢?英国脱欧也有两年的谈判期,特朗普的施政方针也要等到他明年1月20日正式就职后才会开始明朗,但身在中国,有一点我非常清楚——特朗普在任内也许想专注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但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启,下一波的全球化浪潮一定是由中国和中国公司引领,这是大势所趋。

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国家对发展已经从重量转到重质。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拓展了发展的新空间,其中对内的发展重点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的进一步开发,而对外的发展则依托以产能合作、自贸区建设和基建互联互通为重点的”一带一路” 战略。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国家战略,会成为中国公司“走出去”和“全球化”的巨大助推器,目标市场是“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其中大多数是新兴市场,有巨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诸如电厂、道路等基建投资去释放,中国企业在这些新兴市场的发展将是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GE已经在举全球之力和这些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的EPC企业(工程、采购和建筑)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合作。GE的全球网络、全球化和本地化经验将为这些公司提供基建设备和服务之外的宝贵价值,为这些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市场的长期成功提供帮助。今年GE的中国EPC订单已经翻倍,预计未来会有更大的增长,这表明“一带一路”战略发布三年后,中国公司在沿线国家的业务发展已经开始提速。可见,由中国企业驱动的“全球化”必将扩大深化,而如GE这样的全球化公司必将随着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步伐再次出发。

哪里有增长, 企业就会去到哪里,这就是当今全球化的意义所在。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企业灵活并具有创意,将动荡转换成继续前行的正能量。

展望未来,我很乐观——又一波全球化浪潮才刚刚开始!

(来源:GE中国)

猜你喜欢

进程全球化一带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新旧全球化
“一带一路”我的梦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