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导弹发射装置的研究

2017-04-06袁跃洋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23期
关键词:发射装置

袁跃洋

【摘 要】导弹是由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德国导弹技术专家冯.布劳恩发明的,它属于可以携带弹头,并能够通过自身具备的发射装置给予能量,根据制导系统控制达到直接攻击指定目标的一种高科技武器。在现代战争中,导弹作为武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打击范围广、攻击目标准确、攻击距离长、杀伤力大、不易防护等特点。导弹荷载的类型很多,有核装药、普通炸药、生物荷载、化学荷载以及电磁脉冲等等。导弹发射装置是导弹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导弹发射的成功率和准确性,目前,各个国家都加大了对导弹发射装置的研究,旨在提高导弹发射的质量。本文主要对导弹发射装置、潜载导弹发射装置、防控导弹发射装置以及机载导弹发射装置的结构和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舰空导弹 潜在导弹 防控导弹 机载导弹 发射装置

1 导弹发射装置的概述与分类

现阶段,导弹发射装置的类型分为两种形式,分别为垂直发射装置和倾斜发射装置。在垂直发射装置中,又可以分为热发射装置和冷发射装置。采用倾斜式发射装置的导弹,在反舰导弹、较早期的防空导弹中经常能够看到。目前大部分防空型导弹大部分采用了垂直发射装置,虽然垂直发射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因为采用垂直发射装置的导弹作战范围非常大,对于小作战范围的战斗中,往往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在攻击目标距离较近的战斗中,应采用倾斜发射装置的导弹。在垂直发射装置中,可以分为热垂直发射装置和冷垂直發射装置。在欧美国家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中,多采用热垂直发射,其发射原理是导弹直接在导弹箱中进行启动发射,这种类型的导弹很多,例如美国的MK41和MK48发射系统、英国的GWS-26 I发射系统以及发过的SAAM导弹发射系统等。冷垂直发射系统,则在俄罗斯生产的导弹中常见,发射原理是在导弹箱中安装有导弹发射器,发射时,导弹首先会被发射器弹射到导弹箱斜上方约二十米处,导弹再自行启动点火发射。例如,俄罗斯生产的SS-N-19冷垂直导弹发射系统以及法国和俄罗斯联合研究制造的VT-1型冷垂直发射系统,此外,由我国生产的海红旗舰载导弹也是这种冷垂直发生系统。

2 舰空导弹发射装置的研究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美国发明了舰空导弹“黄铜骑士”,将它逐步应用于海上舰艇作战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之后,世界各个国家海军也开始着手研究和制造舰空导弹系统,有效的推动了舰空导弹的发展进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分别经历了单臂、双臂斜架装置、多弹头倾斜发射舰空导弹系统装置以及垂直发射系统装置三个阶段。现阶段,世界各国根据自身海军实力、攻击目标、攻击范围的不同,对这三种不同发射装置的导弹系统进行装备和研发。

单臂、双臂斜架发射系统是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发明研制的导弹发射装置,也是美军第一次用于中、低舰空导弹系统。随着对导弹发射要求的不断提高,单臂、双臂斜架发射系统已经逐渐被淘汰出主流,它存在的弊端就是每次发射导弹数量很少,只能满足1至2颗,再次发射需要重新填装,而每次填装的时间需要20秒钟左右,无法满足现代化作战中的效率。主要代表有“黄铜骑士”,“海浪”、“风暴”、“海标枪”、“奥萨”等。多弹头倾斜发射装置系统,这种发射装置系统发明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最大的特点可以一次发射多枚导弹,大大提高了导弹攻击的效率。主要代表有“信天翁”、“海猫”、“海响尾蛇”等。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系统由于在舰船甲板下方,因此重心比较低,大大的提升了隐蔽性,同时稳定性也得到了加强,垂直发射系统具有带弹量多、发射率高、兼容性强、打击范围大、稳定性好并且可以全方位发射的优点,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主要代表:“海狼”、“席尔瓦”等。

3 潜载导弹发射装置的研究

现阶段随着潜艇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潜载导弹的快速进步,目前潜载巡航导弹已经大规模增加,并且弹头的种类、制导准确性也有了突破性进展,使得潜载导弹更加具有攻击性,能够满足各种军事打击使命,大大提升了潜艇在作战中的地位。潜载导弹初期使用的发射技术是单管发射,随着潜载导弹发射装置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出现了垂直发射技术、共架发射技术,以及后期出现的水平发射技术、大筒多弹头发射技术。这种大筒多弹头发射技术能够应用到退役或者已经准备淘汰的核潜艇中,这种准备退役的核潜艇因为弹道空间比较小,属于无法进行潜对地的潜艇,因为它的弹道比较小,能够适合航空巡航导弹的发射,如此可以提升核潜艇的服役时间。

4 机载导弹发射装置的研究

机载导弹的发射装置一般是和飞机挂架进行连接到一起的,发射装置的目的是用来存放、发射导弹的箱体,是机载武器系统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目前,随着战争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战机装备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了,隐形、超远距离攻击、超音速飞行等要求是现代战机的主流。战机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机载导弹的发展。现阶段世界各国机载导弹发射装置一般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导轨式、弹射式以及旋转式。导轨式机载导弹发射装置发明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它是通过导弹滑行的导轨进行引导,但是这种发射装置是适合质量和外观比较小的导弹。这种发射装置结构比较简易、技术相对成熟,一般在近距离作战中使用。弹射式导弹发射装置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发明的,这种发射方式可以避免发射过程中出现发动机熄火的问题,装置采用机外半埋和机内全埋两种形式相结合,可以大大降低气动阻力和雷达干扰,发挥低阻和隐蔽的优点,使战机和导弹更好的能够融为一体。旋转式发射装置发明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是为轰炸机的高密度悬挂而准备的,它能够有效的降低战斗成本,提高打击强度,同时也具备较小的气动阻力,提高了轰炸机的飞行动力,该装置采用内埋式悬挂,具有代表性的如,美国生产的B52轰炸机和俄罗斯的图95轰炸机。

参考文献:

[1]高强,邹建萍,李敏,付军峰,马超.导弹发射装置通用化技术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4(02).

[2]卢永祥.机载导弹发射装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军转民,2013(11).

[3]肖冰.水下导弹发射装置结构材料应用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2(03).

[4]胡全福.中国海军新型舰对舰导弹发射装置[J].舰载武器,2011(11).

[5]孙明芳,王泉水.“标准2—Ⅳ”型导弹发射装置装舰[J].舰载武器,2016(03).

猜你喜欢

发射装置
某发射装置隐形设计研究与分析
我国直升机载导弹发射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新形势下舰载垂直发射装置发展趋势
一种组合式直升机载导弹发射装置架体结构设计*
我国直升机载导弹发射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基于有限元和智能算法的结构稳健可靠性优化
复杂战场环境导弹发射装置隐身防护技术研究
某型火箭布雷车模拟器发射装置的设计与开发
同心筒垂直发射装置底部导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