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属性、非金属性与氧化性、还原性辨析

2017-04-06付利达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金属性还原性气态

付利达

金属性、非金属性与氧化性、还原性都是化学这门学科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经常有学生将它们混为一谈,甚至有个别教师及教学参考书上对这两组概念也常张冠李戴。笔者认为有必要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清楚这两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写出来同大家商榷。

一、两组概念的主体不同

1.金属性、非金属性是用来描述元素气态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大小的一组概念

某气态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则该原子所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

某气态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则该原子所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

2.氧化性、还原性是用来描述某一具体物质得失电子能力大小的一组概念

某物质得电子能力越强,则该物质氧化性越强,反之越弱。

某物质失电子能力越强,则该物质还原性越强,反之越弱。

显然,金属性、非金属性的主体是元素,而氧化性、还原性的主体是具体的物质。

二、相对强弱的判断依据不同

1.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

(1)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例:酸性HNO3>H2SO4>H3PO4,则中心元素的非金属性:N>S>P。

(2)元素形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及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生成氢化物越容易,氢化物热稳定性越强,则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元素形成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的难易程度:反应越容易发生,则对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元素形成的最高價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3.氧化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反应条件)的不同:氧化相同的还原剂,反应越易发生,则氧化剂氧化性越强。

(2)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3)根据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不同,对同一还原剂在相同条件下氧化的价态越高,则该氧化剂氧化性越强。同理,对同一氧化剂在相同条件下还原的价态越低,则该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三、两组概念的联系

1.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则元素形成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例:元素的金属性:Na Mg Al

减弱

单质的还原性:Na Mg Al

减弱

阳离子的氧化性:Na+ Mg2+ Al3+

增强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该元素形成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例:元素的非金属性:Br Cl F

增强

单质的氧化性:Br2 Cl2 F2

增强

阴离子的还原性:Br- Cl- F-

减弱

综上所述,当用来描述元素的性质时,只能用金属性、非金属性进行讨论,而针对具体物质如单质、化合物、离子等应讨论其氧化性和还原性。

(指导老师:杨春焕)

(作者单位:河南省内黄县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金属性还原性气态
ISO/TS 19880-1:2016气态氢加注站第1部分一般要求标准解读
气态燃料发动机相关发明专利(三)
气态燃料发动机相关发明专利(二)
气态燃料发动机相关发明专利
巧用化学中的“经验规律”化繁为简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氧在离子液体中电化学还原性能研究
非负载Pt纳米颗粒催化剂的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
关于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