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的分析

2017-04-06张婷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23期
关键词:管理网络非传统监测技术

张婷

【摘 要】 由于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人口的持续增加,水资源已经出现了危机。面对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各国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积极的应对,我国也不例外,其中对于水资源进行水质的监测是保障地表水质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文章主要对于我国地表水水质的监测现状进行分析,有利于形成更为全面的水质监测系统。

【关键词】 地表水 水质监测 现状 方法

就我国而言,地表水水质监测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在具体的水质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水质进行有效的监测能够保障水环境质量。在水质监测过程中,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及恰当的技术手段才可以有效防止水污染,提高水质。

1 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

1.1 水质监测技术方面

目前我国在地表水监测技术的使用方面,不仅仅存在传统的理化监测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非传统的水质监测技术。在运用理化监测技术时,对于水质中的一些物理指标只需要使用一些简单的仪器就可以获得。在对于无机污染物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使用的是一些灵敏度更高的仪器,这样才可以有效保障水质的监测质量。除此之外,由于近些年我国的水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对于水中的有毒物质监测成为水质监测的重点。

同时一些非传统的水质监测技术也逐渐被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主要有水质自动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和生物监测技术等[1]。其中水质的自动监测技术可以对于监测流域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并且可以自动形成水质监测报告。实质上,就我国目前的水质监测技术发展而言,仍然以理化监测为主,一些非传统的水质监测技术尚未普及,与外国的监测技术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1.2 水质监测管理方面

除了水质监测技术对于水环境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外,对于水质进行监测管理也是一项关系到地表水质监测能力的提升。在传统的水质监测主要是进行流域的区域监测,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水质监测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地表水质监测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实际的水质系统,目前我国对于地表水进行水质的监测管理主要使用的是流域监测方法,在我国的海河流域、太湖流域等基本实现了水质的流域监测。运用流域监测法对于水质进行监测管理可以有效保障流域内的水质,有效防止水污染。

虽然目前的流域管理方法可以大大增强地表水管理的实效性,但是在具体的流域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两个问题就是流域的省界断面问题与流域的管理网络问题[2]。由于我国省份众多、河流众多,因此很多河流都会流经多个省份,这就很难对于两省交界处的流域进行流域管理责任的划分,进而很容易出现水质监测管理的盲区,这样就不利于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同时,对于地表水进行监测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监测管理网络的构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很多行业领域内都积极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行业管理效率。就目前我国的水质监测管理的现状来看,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水质管理网络不够健全,并且各级网络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与管理,不能保障水质监测管理网络的透明度。

1.3 水质监测指标方面

由于国家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在不断提升,因此在进行水质监测的过程中,监测指标也在不断进行完善,并且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通常来说,我国的水质监测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监测方向,一种是对于饮用水的水源进行水质监测,另一种是对于地表断面水进行水质监测。进行水质监测的过程中通常都会用各类指标来对于水质进行衡量,其中包括化学指标、毒理指标等,目前我国的水质监测指标数量虽然众多,但是缺少针对性,并且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污染物的种类也会有所增加,因此在今后的水质监测过程中,还需要对于监测指标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得水质监测指标更具有针对性。

2 提升水质监测能力的方法

2.1 重视先进监测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地表水质监测实力的不断提升,在监测技术方面我国已经逐渐拥有一些具备国际水平的监测技术,但是这些监测技术尚未进行普遍应用,因此想要提高水质监测能力,相关部门就应该在技术应用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在进行水 质监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于非传统技术的应用,还要重视对于传统水质监测技术精华的保留,只有将传统技术与非传统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才可以有效提升水质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2.2 建立完善的监测管理网络

完善的水质监测管理网络可以为水质监测部门提供各流域内完善有效的水质信息,因此要重视监测管理网络的建设,在具体的工作过程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各水质监测部门应该重视监测网络的相互沟通与联系,由于各个水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它水域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水质监测网络的建设也应该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可以保障各水利部门可以有效对于所管辖的流域及其相关流域的水质信息进行了解,有利于今后水利工作的开展[3]。除此之外,进行水质监测网络的建设一定要重视对于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但是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水质监测工作的实际建设监测网络,这样可以保障水质监测网络更好地被运用到工作当中。

2.3 重视监测制度的建设

良好的监测制度是保障水质监测科学性的关鍵,也是水质监测能力的集中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首先要重视对于监测指标进行科学的研究,这样可以保障水质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在监测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保障制度的规范性、系统性,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对于今后的水质监测工作进行指导。

3 结语

目前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来看,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有效提高水质监测能力。

参考文献:

[1]丛梅.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分析与对策[J].珠江水运,2016(04):70-71.

[2]肖秋香.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8):5-6.

[3]李政.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分析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5(03):123.

猜你喜欢

管理网络非传统监测技术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传统文本批评话语研究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慢、轻、微、精”,做传统行业的非传统企业……何丹妮
林业生态工程信息管理网络研究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论当代插图艺术的非传统媒介化
依托国际组织 保障我国非传统安全
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网络培训平台正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