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有效教学

2017-04-06杨卫红马锐贤贾新军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有效教学

杨卫红+马锐贤+贾新军

本文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课题编号为(2014)-JKGHC-0204所做的研究报告。

摘 要:掌握“核心概念”是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高中生在学习时,无法理清知识的主线和层次,所学知识比较肤浅,不能很好地构建起生物学知识体系,课堂效率低下。结合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根据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尝试性地提出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有效教学

一、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教学学生可“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1.教师在教学中以“核心概念”为引导进行教学的迫切性

在我们的实际课堂上困难较多,比如:难在师生要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和学;难在需要在一节课内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难在把握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有机统一;难在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在人教版教材中,将知识划分为各个模块,每个模块有若干问题,每个主题由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组成。具体内容标准规定了本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学习目标,活动建议列举了利用学习目标达到的观察、调查、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

2.学生在学习中以“核心概念”为主线,学习更有效

高中生的学习和初中已有大不同,它更要求在单位时间内的有效性,如果学生不能站在一定高度去认识教材的话,那很难将教材的基础概念、基本实验技能内化成自己的。

二、以“核心概念”为指引的有效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偏差是对有关生物学现象的事实性知识内容丰富度下了很大功夫,而对一般性概念的形成和核心概念的基本理解常常忽视,从而导致教学有效性的降低。虽然核心概念的教学目标一般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但每节课应从不同维度都指向核心概念,确立以其为中心进行教学更有效。下面以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为例,简要说明核心概念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优势。

1.确定出“核心概念”,能准确选出一节课的有效学科信息

高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是教师或学生对生物学核心问题(生命实质问题)的相对本质的认识或看法,这里的“概念”实际上就是认识或看法或解释,这里的“核心”是指生物学的核心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就确定好核心概念,然后围绕其选择备课内容,就会选择出生物学概念理解有效的学科信息。本章的核心概念可确定为“细胞所需能量中ATP主要来自于细胞呼吸”,本节的核心概念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进而选择出本节有效信息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当我们筛选出有效信息时,本节课的主导知识就顺其自然地展现出来,在教学中也有的放矢,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2.整理出核心概念,能够使零散的知识结构化

教材中各个小节的知识可能是零散的,缺乏条理性。通过细致的梳理事实性知识概念图或者思维导图,能够使零散的知识结构化、条理化,学生在学习后能够及时发现知识的相关联性,能夠理清知识间的上下关系,更能及时查找出自己知识的漏洞。这既可以使众多的事实性知识形散而神聚,又可以使整节课的教学由浅入深,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本节教学从我们日常生活中蒸馒头和酿酒入手,切入酵母菌的细胞呼吸这个主题,引导学生探究它的呼吸方式(如下表)。

3.聚焦核心概念,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流程更为顺畅

教学目标是围绕核心概念而设定的。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构建核心概念,需要教师借助身边可见的事实,情景化导入,再引入一般概念,然后使其形成知识体系。从知识体系的一个节点开始,设定恰当的思维流程,完成知识体系的架构,有利于学生掌握核心概念,完成学习目标。根据本章的核心概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掌握对比试验的设置。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可设计如下:(1)以发面时需要敞口,酿酒时需要密封导入,引入酵母菌作为单细胞生物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细胞呼吸;(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产物是什么;(3)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检测实验结果,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当以上问题明确后,学生探究的过程就会成为探究学习细胞呼吸概念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建立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4.整理出核心概念后,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检测点,评价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检测往往是从学生所学的知识中随机抽取几个有关的检测点编制成试题,难以检测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围绕核心概念进行的教学设计,能在检测环节设置合适的检测点,特别是对核心概念形成的关键点,预设学生知识内化后应该发生的外显行为,这样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外显行为检测学生对核心概念理解达成的程度。

综上所述,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生物学知识体系。围绕核心概念使知识进一步结构化,教学目标更易达成,在实际教学中也易体现出知识的内涵。核心概念在任何教材和教参中都没有明确说明,以上所谈都是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经过总结讨论,写出的心得体会,同时也期望能对各位同仁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河南省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挖掘核心概念,发现潜在疑问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愉快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