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重指数、腰臀比及皮下脂肪厚度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率的相关性

2017-04-06王丽慧苏冠明曹光胡淑国常湛高丽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重指数糖尿病肾病相关性

王丽慧+苏冠明+曹光+胡淑国+常湛+高丽娟++杨洋

[摘要]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腰臀比及皮下脂肪厚度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率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42例分为三组,即肥胖组(BMI>28 kg/m2)、超重组(BMI为24~28 kg/m2)及正常组(BMI<24 kg/m2)。空腹12 h后取血,对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HDL-C)、尿素氮(BUN)等指标进行检查,测定微量白蛋白(UMA),并行眼底检查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检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及皮下脂肪厚度(SFT)水平。 结果 三组FBG、HbA1c、TG、TC、HDL-C、LDL-C、BUN、Cr、U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肥胖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最高,超重组次之,正常组最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肥胖组BMI、WHR及SFT值最高,超重组次之,正常组最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BMI、WHR及SFT与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呈正相关(r = 0.081、0.138、0.087,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SFT是糖尿病肾病的显著性影響因素(P < 0.05)。 结论 BMI、WHR及SFT与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呈正相关。

[关键词] 体重指数;腰臀比;皮下脂肪厚度;糖尿病肾病;相关性

糖尿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且极易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其中糖尿病肾病是较为常见的微血管难治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上20%~4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该症[1-2]。研究发现,肥胖在糖尿病患者中极其常见,但糖尿病肾病与腹型肥胖间的研究仍较少[3-5]。在对肥胖进行评价时,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及皮下脂肪厚度(SFT)是十分常用的指标[6-7]。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8月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糖尿病肾病与腹型肥胖间的关系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42例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8]将患者分为三组,即肥胖组(BMI>28 kg/m2)、超重组(BMI为24~28 kg/m2)及正常组(BMI<24 kg/m2)。其中肥胖组135例,男79例,女56例,平均(52.03±11.89)岁,平均病程(9.87±2.31)年;超重组322例,男191例,131例,平均(54.28±12.03)岁,平均病程(8.93±2.74)年;正常组385例,男207例,女178例,平均(53.27±14.46)岁,平均病程(9.98±3.09)年。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如下标准:①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③尿微量白蛋白升(UMA)高;④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

1.3 排除标准

本研究若患者符合如下任何一条标准,则将其排除:①并发其他肾脏性疾病;②正在服用制酸剂、保钾利尿剂;③服用过肾毒性药物;④并发泌尿系统感染;⑤患者并发恶性高血压、代谢紊乱等;⑥哺乳期或妊娠期;⑦临床资料不全或主动退出本研究。

1.4 方法

所有患者均空腹12 h后,取5 mL静脉血,对其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HDL-C)、尿素氮(BUN)等指标进行检查。所有对象在24 h内不连续取样3次测定其UMA,取均值。所有患者均行眼底检查,若患者出现散瞳则直接使用眼底镜进行检查,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5 BMI、WHR及SFT测定

所有患者均脱鞋测量升高,仅穿贴身内衣测量腰围、臀围、体重,计算BMI、WHR及腰围身高比。连续3次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DEXA)方法检测患者脐上1 cm处体脂和瘦组织含量,并分析患者SFT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三组患者FBG、HbA1c、TG、TC、HDL-C、LDL-C、BUN、Cr、U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三组患者糖尿病肾病患病率比较

肥胖组患者糖尿病肾病患病率最高,超重组次之,正常组最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2.3 三组患者BMI、WHR及SFT比较

肥胖组BMI、WHR及SFT值最高,超重组次之,正常组最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2.4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BMI、WHR及SFT与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呈正相关(r = 0.081、0.138、0.087,P < 0.05)。年龄、TC、TG、LDL-C、FBG、HDL-C、BUN、HbA1c及Cr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病率无相关关系(P > 0.05)。

2.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BMI、WHR、SFT中仅SFT为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 < 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糖尿病致死性因素之一。研究证实,慢性代谢性疾病时肥胖的诱发因素之一,且常与糖尿病集结出现[9]。有大量实验证实,多种代谢异常疾病均可能导致中心性肥胖,也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诱发及危险因素[10]。诸多可能诱发代谢性综合征的因素均可能导致患者肾脏负担加重,并发肾脏损伤[11-12]。

临床中常使用BMI、WHR、SFT等指标评价肥胖情况。有学者研究发现,20岁时,若BMI>25 kg/m2,则其并发肾功能衰竭的概率是正常人的3倍以上[13-14]。成年女性BMI≥35 kg/m2或成年男性BMI≥30 kg/m2,其肾衰竭的发生率是正常者的3~4倍[15]。研究发现,肥胖与糖尿病肾病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16]。本组资料显示,随着肥胖率的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肥胖患者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患者。此外,本组资料显示,糖尿病肾病与肥胖程度密切相关,且BMI、WHR、SFT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SFT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但BMI及WHR并非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认为,BMI与患者总体重有关,但无法区分脂肪与肌肉量,且无法有效反映脂肪的全身分布[17]。而在评价WHR指标时,缺乏身高因素导致其具有一定局限性[18]。SFT既无性别差异且受身高影响较小,因此其可以良好地反映体内脂肪分布情况,且可以有效评价脂肪堆积情况。结果表明,腹型肥胖是导致糖尿病肾病潜在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肥胖及超重患者Cr及BUN水平与正常体重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肾功能改变与腹型肥胖间并无直接关系,当肥胖导致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后可能会进一步加速其发展至终末期肾病,并出现明显的肾功能异常[19]。深入分析发现,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与BUN、Cr并无相关关系,提示肾功能无法有效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20]。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体重患者血TG及TC水平显著低于超重及肥胖患者,且TG水平差异最为显著,超重及肥胖患者H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体重者,但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超重及肥胖糖尿病患者其体内可能存在明显的脂代谢异常现象。三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TG、HDL-C、TC、LDL-C、HbA1c及FBG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无相关关系,其可能与患者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主动控制血脂及血糖有关[21]。

综上所述,BMI、WHR及SFT与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呈正相关,可认为腹型肥胖与糖尿病肾病存在密切关系。仅对BMI进行评价以判断腹型肥胖存在一定缺陷,可考虑联合WHR及SFT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 韩卓笑,牛尚梅,王芸,等.肥胖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21(3):488-490.

[2] 杜雪霞,吴明清,李晓春,等.血清Ghrelin水平与糖尿病肾病腹部肥胖患者的相关性[J].疑难病杂志,2015,14(3):258-261.

[3] Shelbaya S,Amer H,Seddik S,et al. Study of the role of interleukin-6 and highly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 [J].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2,16(2):176-182.

[4] 翟莎,周園媛,王战建,等.腹型肥胖和糖尿病肾病[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9):24-27.

[5] 王兴,田力铭,郝玉杰,等.肾络安方治疗肥胖型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中草药,2015,46(2):245-249.

[6] 何冰,万里凯,谭卫红,等.非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超声测量肥胖指标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080-3082.

[7] 张颖莹,庄守纲,李晓珺,等.肥胖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系统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10):820-823.

[8] 武阳丰,马冠生,胡永华,等.中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16-320.

[9] Herman-Edelstein M,Scherzer P,Tobar A,et al. Altered renal lipid metabolism and renal lipid accumulation in human diabetic nephropathy [J]. J Lipid Res,2014,55(3):561-572.

[10] 于睿超,汤曦,付平,等.糖尿病肾病临床规范化治疗——指南解析[J].西部医学,2015,27(2):161-163,166.

[11] 冷蕾,张承巍,袁志刚,等.血清内脂素、Vaspin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1):31-34.

[12] 詹雪梅.微量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与病程的关系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0):114-116.

[13] Mashitani T,Hayashino Y,Okamura S,et al. Correlations between serum bilirubin levels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progression among japanes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diabetes distress and care registry at tenri [DDCRT 5]) [J]. Diabetes Care,2014,37(1):252-258.

[14] 曾慧妍,曹瑛,赵玲,等.肥胖相关指标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病率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 31(6):617-619,623.

[15] 任伟,郭剑津,郗光霞,等.利拉鲁肽治疗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治疗作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9):1284-1286.

[16] Turgutalp K,zhan O,Akbay E,et al. Mean platelet volume and related factors in patient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a preliminary study [J]. Clin App Thromb Hemost,2014,20(2):190-195.

[17] 曹晋,周岩,吴大方,等.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2014,9(5):667-671.

[18] Zou C,Xie R,Bao Y,et al. Iron chelator alleviates 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rats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tenascinC and other correlation factors [J]. Endocrine,2013,44(3):666-674.

[19] 郭振紅,许杰,王靖宇,等.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与黎明现象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1):16-20.

[20] Jeon YL,Kim MH,Lee WI,et al. Cystatin C as an early marker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 Clin Lab,2013,59(11-12):1221-1229.

[21] 刘学斌.肥胖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5,31(11):62-63.

(收稿日期:2016-11-19 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体重指数糖尿病肾病相关性
膝关节镜手术中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的临床比较
孕早期体重指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广州市城乡居民体重指数和腰臀比与糖尿病患病率关系调查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