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化武疑云加剧大国角力

2017-04-06韩晓明青木

环球时报 2017-04-06
关键词:化武巴沙尔草案

●本报驻外特派特约记者 韩晓明 青木 ●本报记者 姚丽娟 ●柳玉鹏 陈一

到底是谁干的?过去两天,叙利亚西北部一反政府武装控制地区遭到疑似化学武器袭击的事件震惊国际社会,也再次引爆各方围绕“谁是凶手”的争吵。事件造成至少200多人死伤,其中包括多名儿童。在当今文明社会却还上演这样的惨剧,不能不令人扼腕、揪心。一如似曾相识的“脚本”,美欧等国第一时间将手指指向巴沙尔政权,指责后者“残忍、野蛮”。叙利亚政府则坚决否认,俄罗斯、伊朗将矛头指向叙利亚叛军。在尚无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美英法呼吁紧急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并提交对叙政府军做出诸多限制的决议草案。在舆论看来,各方势必围绕草案展开一番角力。叙利亚风雨飘摇,生灵涂炭,最遭殃的显然是这个国家的民众。转眼间,内战已经进入第七个年头,数十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21世纪“这个星球上最大的悲剧”究竟要持续到何时呢?

“令人撕心裂肺的画面”

法新社5日援引非政府组织的消息报道称,叙利亚境内疑似化学武器袭击导致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72人,其中包括20名儿童和17名妇女。由于还有人员失踪,死亡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法国和英国已向联合国安理会发出请求,呼吁召开紧急会议调查事件,安理会当地时间5日开始就袭击事件展开讨论。

这起骇人的“化武袭击”事件发生在叙利亚西北部伊德利卜省汗舍孔镇,该省大部分地区由叙利亚反对派控制。按照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的说法,当地4日遭到空袭,战机在空袭中使用了毒气,造成数百人伤亡。毒气袭击过去数小时后,当地一家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小型战地医院又遭到袭击,整幢建筑被摧毁。该组织引述救援人员的话称,不少当地人都出现了眩晕、呕吐和口吐白沫等症状。“德国之声”援引伊德利卜省卫生部门的报告称,毒气袭击造成100人死亡,另有400人受伤。俄罗斯卫星网称,世界卫生组织5日表示,袭击可能使用了包括神经刺激剂在内的有机磷化学品。法新社称,有医生组织表示,受害者的症状与沙林中毒相似。

“再一次,世界看到叙利亚传来的令人撕心裂肺的画面。”《华盛顿邮报》称,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救援人员用水管向沾到毒气、狂躁不安的小孩子洒水,希望清洗掉致命的化学毒剂。一些尸体被草草包裹在毯子里,受害者口吐白沫。还有画面显示,一些孩子受到惊吓,瞪着眼睛,四肢扭曲……

谁是幕后指使?西方迅速将矛头指向巴沙尔政权。法国总统奥朗德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对“战争犯罪”予以回应。他称:“叙利亚政权将再一次否认它应为此次屠杀负责的证据。”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称:“用化学武器轰炸自己的平民毫无疑问是一种战争罪行,他们必须得为此负责。”德国外长加布里尔对事件感到震惊,他称,如果事件得到证实,那么叙利亚政府将为受害者承担责任,这是一个惨无人道的袭击。

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斯派塞指责巴沙尔政权的同时,不忘将责任推给奥巴马政府。他表示,文明世界不能忽视这起袭击事件,“巴沙尔政权做出的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是过去一届政府虚弱和优柔寡断导致的后果。奥巴马总统在2012年曾说,他将画出一条红线,以此制止使用化学武器,可后来他什么也没有做。美国同世界各地的盟友站在一起谴责这起不可容忍的行为”。

对于反对派及西方的指控,叙利亚政府坚决否认。叙利亚军方否认政府军使用任何化学武器,“叙利亚军队以前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不会使用化学武器。”有支持叙政府的记者还援引军方人士的话称,叛乱武装在当地的化学武器工厂发生了爆炸,爆炸可能由空袭或其他事故引起。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5日表示,根据俄方空域目标监控设备的数据,当地时间4日11时30分至12时30分期间,叙空军对该地区的一座恐怖分子大型弹药库和大批军事装备进行了袭击。武装分子曾经从该弹药库将化学武器弹药运往伊拉克境内,弹药库内原有制造有毒地雷的车间,武装分子在叙利亚阿勒颇也使用过这些有毒弹药。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调,莫斯科将继续参与叙武装力量正在进行的叙反恐行动。同样支持叙利亚政府的伊朗5日谴责一切使用化学武器的行为,并表示应该“消除武装分子的化学武器”。

中方主张公正调查

事件扑朔迷离之际,美英法三国向安理会提交决议草案,并极力推动在纽约当地时间5日的安理会会议上就该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法新社披露的草案文本显示,其内容显然不利于叙利亚政府。报道称,草案“强烈谴责在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呼吁叙利亚提供空袭当天的飞行计划、飞行日志和其他军事行动信息,要求大马士革向联合国调查人员提供直升机中队所有指挥官的名字,允许调查人员与叙利亚将领以及其他高级官员会面,要求叙利亚允许联合国和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小组人员访问有关空军基地。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认为,如果草案付诸表决,很可能会被俄罗斯投反对票否决,该草案看起来让俄罗斯蒙羞。法新社称,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5日表示,美英法提出的决议草案文本不可接受,是“反叙利亚”的,在事实还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就先入为主地指定了罪犯。

今年2月,安理会曾就有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的决议草案举行表决,中国与俄罗斯都行使了否决权。这次中方还会在安理会行使否决权吗?5日在记者会上被问到这一问题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在化武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反对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出于任何目的使用化武。我们特别谴责针对平民使用化武的行径。叙利亚化武问题事关维护国际防扩散体系和推进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我们主张,必须对袭击事件作出客观、公正的调查,基于确凿证据,对肇事者和责任方作出认定。

自叙利亚冲突以来,“化武疑云”就如同一个幽灵一样,不时浮现,挥之不去。2013年8月,叙首都大马士革附近发生一起严重化武袭击事件,美国政府当时估计的数字是,有超过1400名平民死亡。此后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叙利亚销毁了所有化学武器。

一名匿名化武专家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国际组织证实,2014年,叙利亚境内的化武、化武原料、生产设施及储存库就已全部销毁。近两年,西方国家对于“叙利亚化武”的争议主要在于氯气罐的使用。氯气是一种常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盐酸,它本身不是化武,但当有毒性的氯气用作战争目的,被国际上认作是“使用化武行为”。到底谁在叙利亚使用化武?该专家表示,中方认为,目前证据不全,不希望叙利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当年,美国以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打击伊拉克,但后来一直没有找到相关武器。

“西方国家不断搜罗证据指控所谓叙利亚政府对平民使用化学武器,事实上是在为迫使巴沙尔下台寻找依据。”埃及金字塔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赛义德·拉文迪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次疑似化武袭击事件发生后,一些西方媒体的“舆论攻势”再度展现给世人——反对派爆料的消息很快被不加确认地直接转引,并将案件实施者扣在叙利亚政府军的头上。拉文迪认为,西方国家希望利用化武问题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首先,它们希望为在战场上遭遇挫折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打气。去年,在叙利亚政府即将收复该国经济中心阿勒颇时,西方国家旋即介入,要求交战双方立即实施“人道”停火。其次,西方国家试图利用这一点破坏俄罗斯与反对派接触、斡旋的努力。

“21世纪最严重的人道灾难”

这次化武袭击事件也让“将巴沙尔政权视作政治现实”的美国特朗普政府面临国内强硬派的压力。《纽约时报》5日称,对于反复谴责奥巴马处理叙利亚危机失败的特朗普来说,这次化武袭击也构成了一个潜在的政策困境,暴露出他自己在叙利亚危机上正在变化的立场存在一些明显的矛盾之处。2013年大马士革附近发生化武袭击事件后,特朗普曾告诫奥巴马不要介入叙利亚。而就在最近,特朗普政府还表示把巴沙尔仍然执政视作是一个政治现实,这也招致了共和党一些人的强烈谴责,他们认为巴沙尔必须下台。共和党大佬麦凯恩呼吁特朗普向巴沙尔发出强烈信号:袭击是不可容忍的。

5日,由欧盟和联合国共同主持的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其议题之一是商讨人道援助。澳大利亚新闻网感慨道,叙利亚曾被认为是中东一个具有重要政治和军事分量的国家,贸易资源和古文化遗址丰富,拥有创新型的IT产业。但是今天,这个国家的城镇被炸成了瓦砾,叙利亚战争已经变成了21世纪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冲突,有30多万人在战争中死亡,600万人逃离家园而流离失所,叙利亚战争被称为“这个星球上最大的故事”。

美国《新闻周刊》称,到今年3月15日,叙利亚战争已经持续整整6年。叙利亚成了“阿拉伯之春”的最大失败者,这场战争催生出了一个强大的武装组织——IS,也带来了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员外逃,导致了21世纪最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世界和地区强国把这场冲突变成了一场代理人战争,支持各自的一方,而国际外交努力则继续蹒跚徘徊。▲

猜你喜欢

化武巴沙尔草案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受宠若惊
巴沙尔开车视察前线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更正
延期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