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貉犬瘟热的诊断鉴别和防控措施

2017-04-05

兽医导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全群貉子犬瘟热

貉犬瘟热的诊断鉴别和防控措施

贺丽茹/河北省昌黎县农林畜牧水产局

8月20日,本地区一貉子养殖场600多只貉子开始出现打蔫,采食量减少,个别貉子拒食,有呕吐拉稀等症状。两天以后开始出现零星死亡,少食拒食的貉子数量增多,呕吐拉稀症状严重,粪便中伴有少量血液。甚至有健康的貉子突然尖叫撞向笼舍,倒地死亡。至8月底,死亡数量达到100多只。病程初期,养殖户怀疑是肠炎,全群饲喂氟哌酸,个别病兽使用磺胺类抗生素肌肉注射。有的貉子开始吃食,精神较好,但是几天以后,病情又开始反复,有的甚至更为严重。该场又换用其他抗生素药物,全群使用后依然无效,死亡率增高。发现问题越来越严重,赶紧请技术人员就诊。根据全群主要表现,并且结合病理解剖,试纸检测确诊犬瘟热感染。值得一提的是感染和死亡的貉子基本上是今年生幼貉,并且该场8月13日~16日 注射完犬瘟热,病毒性肠炎疫苗。

(一)流行特点

犬瘟热全年任何季节均有发生,貉子十分容易感染该病,尤其是幼貉在断奶前后以及育成期更易感染,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率和死亡率为50%~70%和80%~90%,而老貉因为多次注射过犬瘟热疫苗并且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发病率和死亡率为30%~40%和30%~50%。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就是病貉,且排出的分泌物以及排泄物中均含有该病毒,致使饮水、饲料以及饲养工具被感染,从而经由消化道传播。另外,还通过呼吸道引发感染该病,一般呈急性经过,且快速传播蔓延,形成流行后具有非常的严重危害,如果没有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甚至会造成全群动物死亡。

(二)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貉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拒食,有时呕吐,往往呈俯卧状,鼻镜较干燥甚至龟裂,眼睛流出黏液性分泌物,上下眼睑粘连,有脓性眼屎,形成化脓性结膜炎。鼻腔内流出大量透明分泌物,严重的病兽鼻分泌物为黏稠甚至脓性。呼吸困难,鼻炎,打喷嚏,用爪抓挠鼻部。有些病兽高热少数伴有咳嗽。一般病兽在初期能够正常排便,且没有严重的下痢,发病2~3d后出现腹泻,排出煤焦油状稀便,个别伴有少量血液,极少数会排出混杂大量血液的粪便。体温高至41℃以上,食欲废绝,抽搐,下痢,病程2周左右。慢性病兽会出现全身皮炎,有糠麸样皮屑,生殖器官和肛门外翻,脚掌炎性肿胀,甚至干裂。神经症状多出现在病的初期和病的末期,全身肌肉癫痫性发作和痉挛性僵直,头和四肢肌肉麻痹,有些病兽看似健康,但在几分钟内突然死亡,死前出现神经症状,疯狂扑咬笼舍,发出尖叫,口吐白沫抽搐。本病持续时间短则2~3 d,长者可达20~30 d以上。

(三)剖检变化

犬瘟热的主要病变是多器官出血,气管内有少量粘液或带血粘液,心包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肺部表现为大叶性肺炎,出血性化脓性肺炎,肾脏出血,肝质脆,肿大瘀血出血,胃肠道黏膜呈卡他性炎症,胃内有少量暗红色黏稠内容物,对于慢性病理胃黏膜有不规则的溃疡灶,出血,直肠黏膜带状充血、出血,有的病兽出现肠道套叠,直肠脱出,膀胱黏膜充血常有点状或条状出血等

(四)实验室诊断

1.包涵体检查。刮取少许膀胱黏膜或眼结膜上皮,涂到载玻片上加盐水稀释混匀涂片,自然干燥,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镜检,如果发现细胞质中有1~3个圆形。椭圆形的红色的包涵体,可以初步诊断为犬瘟热。

2.胶体金诊断试纸条。用棉签采集病兽眼睛、鼻腔分泌物,放入样品缓冲液液中充分搅拌溶解,然后取稀释后的溶液3~4滴加于试纸条加样孔内,在室温下放置10~15 min,检测线和对照线都显示红色为阳性反应,反之对照线显示红色,检测线无反应,则为阴性。这种方法比较方便实用,简单易学。

(五)诊断

诊断过程中应与伪狂犬、细小病毒性肠炎、脑炎区分开。

1.伪狂犬病兽群具有饲喂伪狂犬病病死家畜(猪牛羊)或其内脏或发病前与其他发病家畜育有过接触(与发病畜场相邻),有神经症状,攻击人、畜,喉头、咀嚼肌肌麻痹,没有皮疹、结膜炎和腹泻症状。

2.传染性细小病毒性肠炎临床表现有肠炎型和心肌型。肠炎有典型的的管套状稀便,肠粘膜充血出血,浆下膜充血出血,犬瘟热的腹泻排出物中没有管套现象,而且细小病毒性肠炎心肌炎的主要表现是肺水肿,心肌纤维形变坏死,犬瘟热则不表现心肌炎。

3.脑炎脑膜高度充血并有出血点,脑炎有剧烈的腹痛,肝脏和胆囊壁增厚,浆下膜有出血点,肝炎性脑炎死亡病例中腹腔中有多量黄色或微红色的浆液和纤维蛋白凝块。犬瘟热有特殊的腥臭味,没有腹痛表现。

(六)防控措施

为了提高毛皮动物的成活率,必须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该场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典型性犬瘟热病症,近几年随着该地区养殖密度不断加大,虽然犬瘟热疫苗的使用率逐渐提高,但是本病一年四季不分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本病是毛皮动物饲养过程中常见疾病,感染率较高,发病较急,死亡率高,一般的治疗难以奏效,需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日常消毒,降低饲养密度,改善养殖条件,注意夏天降温,冬天保暖,气候、环境骤然突变时防应激,及时清理粪便污物,更换潮湿的垫草,定期进行有效的消毒,特别是要加强对病死动物的管理消毒,不乱扔,不随意堆放,可明显降低本病发生与传播几率。

2.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防重于治”是应对本病的根本对策。

(1)一般在仔兽出生45 d时使用犬瘟热弱毒疫苗,按照说明量注射(不可减少使用剂量),与第一次接种间隔2~3周再注射一次,提高机体获得确实免疫。有的养殖户没有按照现在的免疫时间免疫,而是不管出生多长时间,均按照最后出生晚的仔兽分窝后半月统一接种,这样出生早的仔兽已经失去了最佳的免疫时机,甚至有的已经感染犬瘟热病毒,出现病症,有的处于潜伏期,一旦接种,凡而发病。也有的养殖户还按照老思想只接种一次,对于现在的养殖数量和养殖密度来说已经不适合了。应根据当地上几年的病症流行情况,及时合理的修改接种时间、增加接种次数是很有必要的。

(2)一般种兽在元旦左右免疫接种,确保母体保持足够的抗体,仔兽出生时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有很多养殖户认为种兽以前注射过疫苗,也得到过确实的免疫,已经存在了抗体,不需要再次接种,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先不说它机体存不存在抗体,即使有抗体,那么抗体有多少呢?犬瘟热疫苗的免疫期是6个月,因此,超过免疫期的种兽一定要在发情配种前再次接种。

(七)发病时采取对症施治

1.按规定隔离发病动物,严格处理病兽尸体以及污染物。对圈舍地面可以使用生石灰进行喷洒,笼舍饲槽、饮水用具等使用消毒剂清洗喷洒。对全群动物饲喂VC、复合VB等增强抵抗力。

2.对全群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按照正常接种剂量的2倍接种,在接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兽一针头”,避免造成交叉感染。这种免疫只能针对还未发病的动物有保护,对已经出现症状的,不能使用疫苗。

3.对发病的动物,只能使用抗血清或对症治疗。用犬瘟热高免血清,每只5~10 ml,每天一次,连用2~3 d。饲料中添加抗病毒药物如黄芪。双黄连等,同时添加恩诺、头孢、氟苯尼考等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对于食欲废绝的动物,可以肌肉注射药物。

猜你喜欢

全群貉子犬瘟热
犬瘟热的诊断和防治
国外貉子的研究进展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接种疫苗要防过敏
貉子增加光照的利弊
小貉子带来大财路
庭院养殖富裕一方农民
1例貉犬瘟热的诊治及体会
犬瘟热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犬瘟热的诊断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