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瘤胃臌气的防治

2017-04-05

兽医导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臌气饲草继发性

羊瘤胃臌气的防治

李建慧/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畜牧兽医局

羊瘤胃臌气是指羊采食了较多容易发酵的食物,或者采食质量较差的青贮饲料,或者误食大量发霉变质的饲料,或者采食了有毒植物,或者采食了较多不易消化的豆类时,瘤胃内常设大量气体,瘤胃和网胃迅速膨胀,膈肌与胸腔脏器受到压迫,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窒息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生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多发生于绵羊,山羊较少见。夏季草原上放牧的羊只,可能出现群体发病的现象。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发病羊只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程、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给羊生产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一)发病原因

1.原发性病因。刚由舍饲转为放牧养殖的羊只较容易出现原发性瘤胃臌气。常发生于采食大量容易发酵的饲草后,如羊采食大量的豆科的牧草或者刚被淋过的青草,或者清晨放牧过早采食了大量带有露水的牧草之后。再者,羊只采食了发霉变质、冰冻、堆积发热的饲草后易出现瘤胃臌气。在放牧过程中,采食一些能够使瘤胃出现麻痹的毒草,如乌头、毒芹或者秋水仙等也可导致该病的发生。

2.继发性病因。常见于发生某些疾病过程中,导致瘤胃内气体排出障碍,使瘤胃逐渐膨胀,继发瘤胃臌气,这类疾病有前胃迟缓、创伤性网胃腹膜炎、食道阻塞瓣胃阻塞、膈疝、瘤胃内异物(泥沙、结石或毛球等)等。

(二)临床症状

原发性瘤胃臌气一般在采食后几小时内出现发病症状,较严重的采食过程即可出现典型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采食停止,站立不安,不断起卧,不断回头顾腹,随着瘤胃内气体增多,左肷部逐渐升高,叩诊呈鼓音。呼吸也逐渐迫促,甚至张口伸舌。初期瘤胃蠕动增强,后来减弱或消失。心率可高达120次/min,脉搏疾速,心力衰竭时,脉搏不感于手,病情危急。瘤胃穿刺气体可排除。当出现泡沫性臌气时,常可见口腔中出现泡沫状唾液,瘤胃穿刺气体断断续续排出,较少,穿刺针常被阻塞,排气困难。

发病后期,出现心力衰竭、血液循环障碍等症状,体表静脉怒张、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发绀,站立不稳,呻吟,常突然倒地死亡。

继发性瘤胃臌气常为慢性病理过程,左肷部呈中等程度臌胀,常出现反复,采食和饮水后症状变明显。一般为非泡沫性臌气,穿刺放气候症状明显减轻,之后臌胀还会出现。长期存在,病羊逐渐消瘦,生产性能下降。

(三)病程

原发病瘤胃臌气,病程一般较短,如果治疗不及时,几个小时病羊即可窒息死亡。治疗及时者,可迅速痊愈,预后良好。治疗后应进行跟踪,避免出现复发未及时处理现象。

慢性瘤胃臌气病程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原发病治愈,该病即结束,如继发于前胃迟缓的瘤胃臌气。有的继发原因不能很好治愈,常久治不愈,预后不良,如由于创伤性网胃腹膜炎导致的胃肠器官黏连导致的慢性瘤胃臌气。

(四)诊断

根据采食易发酵饲草或患有原发病的病史,结合左肷部膨隆、腹痛表现、瘤胃叩诊呈鼓音、呼吸运动障碍、瘤胃穿刺等症状即可做出诊断。泡沫性瘤胃臌气则穿刺放气效果不明显,触诊瘤胃高度充满,有坚实感,上下一致,发病羊可在短时间出现死亡。

(五)防治

1.预防。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治疗原发病。禁止饲喂容易发酵产气的饲草,避免偷食豆类等易发酵饲料。在由舍饲转为放牧或饲喂青贮饲料时,逐渐更换。避免在雨后或露水较大的时间段放牧。饲养人员应随身携带穿刺针,做到及时对症治疗。

2.治疗。治疗原则:排气止酵、防腐消胀、强心补液、健胃消导。

(1)排气止酵、防腐消胀。穿刺排气的同时瘤胃内投入止酵、防腐、消胀药:鱼石脂15 g,酒精50 ml,常水1 000 ml;或松节油20 ml, 鱼 石 脂 10 g, 酒 精 30 ml,加入500 ml温水;或8%氧化镁溶液600 ml一次内服。如果是泡沫性臌气,需要使用二甲基硅油0.5 g或消胀片15片内服,也可使用适量的植物油等;

(2)强心补液。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20%安钠咖注射液2 ml,VC0.1g,2次/d;

(3)健胃消导。应用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10%氯化钠溶液等瘤胃兴奋药促进瘤胃内容物的排出,恢复前胃的运动机能。

(略)

猜你喜欢

臌气饲草继发性
肉牛瘤胃臌气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治牛瘤胃臌气简法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
继发性青光眼应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奶牛饲喂青贮饲草的比较试验
牛瘤胃臌气常用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