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蹄疫疫苗的选择及免疫效果的观察

2017-04-05

兽医导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活苗O型口蹄疫

口蹄疫疫苗的选择及免疫效果的观察

王秀茹

口蹄 疫 (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在 国内又称“5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所引起的偶蹄动物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近几年,口蹄疫病毒在国内的流行表现由之前主要在秋冬季节发病(秋始、冬剧、春减、夏无)到现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病,疫情流行逐渐呈现非季节性,多个毒株共同流行。根据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疫情监测结果,我国猪群目前主要流行O型和A型口蹄疫,自2009年之后未见临床病例报道。流行毒株主要有3个:O型Mya-98毒株、Pan-Aisa毒株以及A型Sea-97 G2毒株。从现有疫苗对流行毒株的保护性来看,我国现有的口蹄疫疫苗对目前的流行毒株都能形成有效保护。针对2013年新发A型疫情,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和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联合开展了A型AF72毒株、Re-A/WH/09毒株疫苗免疫攻毒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疫苗均可有效保护当前流行的A型病毒。

但是在临床实际中,猪场口蹄疫疫情散发情况多有发生,猪场实际的疫苗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往往难以达到养殖户预期水平。笔者根据自己实际工作中的接触到的案例和猪场防疫情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口蹄疫免疫效果。

一、口蹄疫疫苗的选择

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O、A、C、SAT1、SAT2、SAT3、Asia-1),每个型又有多个亚型。7个血清型之间无交叉保护,同一型内各个亚型间交叉保护力不同,不能完全保证有交叉保护。当前国内猪场的口蹄疫流行还是以O型为主,A型虽有流行和散发,但具体占有多大比例尚无官方统计数据。猪场首先必须要做好O型口蹄疫预防。当前猪用O型口蹄疫疫苗有灭活苗和合成肽苗两种。其中猪用O型口蹄疫灭活苗包括(O/Mya98/BY/2010株)单O型苗和(O/Mya98/XJ/2010株+O/GX/09-7株)双O型苗。因为后者的双O型覆盖O型毒株更广,因此笔者推荐使用双O型灭活苗。农业部尚未批准猪用A型口蹄疫疫苗生产,只有牛口蹄疫三价苗和牛用A型疫苗含有A型毒株。如果猪场诊断感染了A型口蹄疫或周边环境有A型口蹄疫疫情需要防疫,可以使用含A型的牛用疫苗进行防疫。此外,猪用O型口蹄疫疫苗还有合成肽疫苗,相比灭活苗,合成肽疫苗有着抗原非常纯净,无免疫副反应等优点,当合成肽与当前流行毒株匹配度高时,同样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保护效果。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多肽98+93)是第三代合成肽疫苗,肽链设计融入了缅甸98株、新猪毒和泛亚毒株,能充分覆盖当前国内流行的O型口蹄疫,同时加入T-helper链,能刺激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推荐使用。

二、免疫程序的制定

科学的免疫程序应该是每个猪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而不是套用一些固定的免疫方案。首免时间选择非常重要,一般来讲,通过测定猪场的母源抗体来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是最可靠的,在母源抗体消失的时间段进行一免是最有效的。实际生产中,由于大规模监测母源抗体的成本较高,很多猪场可能不做。笔者还是建议规模猪场根据母源抗体监测结果合理选择首免时间,一个月后加强免疫。种公猪和母猪每年至少免疫3~4次,母猪要跟胎免疫。建议散养户仔猪断奶后立即首免,一个月后加强免疫。

三、免疫次数

毒株复杂性和四季多发性,免疫次数已经由多年前的两次免疫增加到3~4次。

近几年由于国内口蹄疫流免疫。目前来看,口蹄疫每年免疫3次是可行的,但不建议超过4次。因为免疫次数不是越多越好,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限度,况且只要打针或多或少都会对猪有一定的刺激,而且机体的免疫应答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四、免疫剂量

农业部规定的口蹄疫灭活苗注射剂量标准为体重10~25 kg每头接种1 ml,25 kg以上接种2 ml;合成肽疫苗不论大小猪均注射1 ml。然而在实际临床中,一些猪场的注射剂量都超过了上述标准,25 kg以上的猪注射3 ml或4 ml灭活苗的情况非常普遍,而合成肽疫苗注射2 ml的情况也比较多。从笔者调查的实际情况看,一定范围内的超出标准注射剂量的免疫并无不妥,有不少猪场人员反映高剂量的注射免疫效果好于标准剂量注射,尤其是保护效果。笔者建议规模养殖场口蹄疫免疫剂量应根据本场猪群的免疫抗体检测情况进行制定,在标准剂量注射可以达到群体抗体阳性率预期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进行高剂量注射,一方面造成疫苗浪费,另一方面高剂量可能带入的杂蛋白更多,反而容易引起动物应激反应。

五、疫苗本身存在的问题

疫苗的有效抗原含量(146 s)是最重要的,在一定范围内,单位毫升内疫苗的有效抗原含量越高,纯净度越高,免疫效果自然会越好,否则就会差。

六、疫苗的运输、储存及使用方面的因素

疫苗从生产出来到使用前必须保持在其规定温度范围内,使用前要进行疫苗回温。另外,注射部位、进针深浅的把握都很重要。

七、猪群体质健康状况

猪群如果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其机体对免疫应答反应减弱,比如猪群感染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等病毒性疾病后,免疫能力降低,注射疫苗后可能会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八、环境应激因素

一般高温、寒冷、惊吓等环境变化产生的应急能抑制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抗原免疫应答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疫苗免疫保护力下降。

总之,在日趋复杂的口蹄疫流行现状下,猪场在使用疫苗进行口蹄疫的防控时,选择疫苗不仅要适合自己的猪场的实际,同时要综合考虑猪场情况,科学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同时,必须认真做好防疫其他方面的工作,如对环境的要求,彻底进行消毒,注意猪舍的卫生、清洁、干燥,冬季要温暖保温,才能最终达到好的免疫效果。

猜你喜欢

活苗O型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不同稀释液对鸡新城疫活苗免疫效果评价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蚊子爱叮O型血的人?
XLNO型低温脱除氧化亚氮催化剂性能研究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口蹄疫
家禽病毒性疫苗的分类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