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莲藕无公害生产技术

2017-04-05刘淑静,杨文柱

农业知识 2017年2期
关键词:白莲浅水水层

白莲藕无公害生产技术

一、产地环境要求

选择避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有机质含量1.5%以上),pH值适合,保水保肥能力强,灌溉排水都比较方便的田块进行白莲藕栽培,同时要求周边2000米范围内不允许有工业三废等污染源存在。

二、栽培季节

春季气温上升到15℃以上,10厘米深处地温达12℃以上开始栽植,一般以4月20日前后为宜。从立秋到第二年清明,根据市场需要分批采收。

三、品种选择

当地传统白莲藕大青秸、鄂莲四号为主,现为浅水藕主栽品种。

四、栽培技术

1.整地:普施基肥,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3000~5000千克,45%三元复合肥50~80千克,耕翻土地,筑固田埂,南北向开沟。

2.藕种选择与处理:挑选无病地块藕作为种藕,选择藕头饱满、顶芽完整、藕身肥大、藕节细小、后把粗壮、色泽光亮整齐一致,无畸形、无病虫害的整藕,做到随挖随选随种,外地引进的藕种可用1000倍液甲托药剂喷洒密封24小时。

3.栽植密度:大田栽培因品种、种藕大小、环境条件、产品供应上市时间不同而异,早熟品种浅水栽培,早采上市相对密度可大些,反之则略小,一般667平方米用种量250~300千克,保证芽头600个为宜,一般栽植行距1.5~2.5米,株距为0.5~1.5米。

4.栽植方法:可依土壤墒情调节,可浅水斜植也可先干栽后放水,边行藕头向里,边行离埂1~1.5米,栽植深度10~15厘米,斜植入土最后节微露泥面,以藕不漂浮为原则。如果土壤黏重不利走茎也可平植,各行种藕藕头错开方向,藕田中心种藕间距离应适当加大,以防莲鞭过密。

五、田间管理

1.水层管理:水层管理是与水温相对称的,谷雨前后栽植莲藕,此时地温逐渐回升(14℃左右),但随着天气变化波动较大,因此,提倡初期栽植灌水泡田后以保持5厘米水层为宜,浮叶出现后保持6~7厘米水层,2~3片立叶时升至10厘米水层,中后期随气温及莲藕长高可保持水层20~30厘米,特别是暴雨后及时排水降低水位,防止烂茎、烂叶,提高水温地温以利地下根茎生长。追肥前可适当排水降低水位,施肥后1~2天再保持水层,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后把叶出现后应将水落浅到10厘米左右,最深不可超过20厘米,以促进结藕,此时若水位过深,则促使再生立叶和延迟结藕。

2.科学追肥:前期最大可能的促进营养生长,以上促下,促进地下莲鞭分枝生长,因此,肥料吸收上前期以氮为主,配合磷钾及各种微肥全面满足其生长所需各种营养,为高产优质打下坚实基础。根据我镇藕田土壤养分状况及藕农施肥习惯建议,选用莲藕特制肥。

第一次追肥在6月上旬有3~5片立叶时,667平方米用量40%含量用40千克、30%含量用50~60千克。

第二次7月上旬即小暑前后,一、二次追肥的目的是建立最大营养体,增加绿色光和面积。第三次追肥是最后长出后把叶即立秋前后,此时营养回流集中。促进藕节膨大,此次应减少氮肥用量。总之,追肥的原则应是尽可能全面满足莲藕生长所需,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避免降低养分浪费,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藕田除草:从出现浮叶后开始,到荷叶封行前结束,一般进行人工除草2~3次,可把浮叶黄叶杂草塞入泥下。

4.回藕:从植株抽生立叶和分枝开始到开始结藕以前,应定期拨转藕头,其目的防止莲鞭长出田外,同时可防止田内植株稀密不均,生长初期每5~7天进行1次,一般应在晴天下午茎叶柔软时进行,以防因茎叶过于脆嫩而折断。

5.摘除老叶:立叶布满田面时,浮叶逐渐枯萎,应及时摘除,以便让田水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照射,以提高地温和改善通风条件,立叶枯黄也应及时予以摘除。

六、采收与贮藏

藕的采收与供应期较长,采藕时应先找到后把叶和终止叶,二者连线前方即为藕的着生位置。秋分前采收的藕为嫩藕,含糖分高宜生食;寒露霜降后采收的藕成熟较好,淀粉含量高为老藕,宜熟食或加工藕粉等,短期贮藏可带泥,收刨后,用细潮沙层埋贮藏保鲜。由于莲藕适宜采收期长,从谢花后即有新藕产生,直到第二年清明。因此,根据每年季节价位的波动,改变过去冬季刨藕就地销售的方法,适时收获,扩大流通渠道,争取高价位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收藕后空地也可种植越冬速生菜或发展大棚藕浅水栽培。

(刘淑静 杨文柱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街道办事处)

猜你喜欢

白莲浅水水层
浅水区域船舶航行下沉量的数值计算
马唐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成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
池上
长江口邻近水域仔稚鱼分层群聚特征分析
水稻水层管理田间试验总结
藕农水中采收忙
白莲
基于LabWindows的浅水水声信道建模
参观白莲抽水蓄能电站赠吟友
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