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耍』出来的人生故事

2017-04-05陈力

民族大家庭 2017年1期
关键词:兴林陈力宣恩县

文/陈力

『耍』出来的人生故事

文/陈力

董兴林表演『宣恩耍耍』

2016年3月26日,对于宣恩县的湖北省级非遗项目“宣恩耍耍”代表性传承人、78岁的董兴林老人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名家赴湖北采风团要来对“宣恩耍耍”进行采风,并观摩学习董兴林老人表演的“宣恩耍耍”。

当天,董兴林一家三代齐上阵,早早来到接待地点恭候慕名而来的舞蹈名家。下午二点左右,采风团客人到达。没有太多的客套,直面正活跃在全国舞蹈创作表演第一线的名家,董兴林详细地介绍了“宣恩耍耍”,再谈到文耍耍、武耍耍,并将50多个基本动作套路一一展示。董兴林还和儿孙一起上场表演了几段经典“耍耍”,如“蛾儿扑水”“钵钵筋斗”。董兴林老人对参观者有问必答,还对个别套路进行了“单个教练”,从那精气神、身段,绝难看出是位耄耋老者。这正应了董兴林的一句“耍耍”唱词:“跳耍耍越跳越快活”。对这样一位年近八旬依然活力四射、朝气蓬勃的民间艺人,来访的舞蹈名家纷纷点赞。

此次采风活动定格在国家、省、州三级舞蹈名家和董兴林一家三代合影的“全家福”上。照片上,这个大山深处的民间艺人,成了置身众多舞蹈名家中的“明星”,传递出超越照片本身的诸多信息。

和舞蹈大腕零距离接触,董兴林心潮澎湃。老人倾其近80个人生春秋,用“耍耍”编织了丰富的人生故事。

1957年,不到20岁的董兴林远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文艺调演,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他演出的“宣恩耍耍”。由此,他的命运进入一个转折,到宣恩县南剧团当上了演员。

谁知命运多舛,后来剧团撤销,和舞台聚光灯告别,转行到企业工作;再至后来,董兴林的职业生涯彻底“清零”,跌入低谷,回到家乡种田谋生。直到20世纪的80年代,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董兴林才重新站到舞台上。那时,董兴林40多岁,“耍耍”激活了他的艺术青春,年轮中不断有内容“刷新”。1992年,他54岁时带队参加恩施州重阳节文艺汇演,夺得一等奖;2008年8月,他60岁时被恩施州人民政府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同年,被列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从此,犹如返老还童的董兴林越跳越起劲,将主要精力放在“耍耍”的传承上。他的传承,用一句时兴的话就是“从自身做起”,真宗真脉谪传:儿子、孙子、孙媳妇、孙女都跟着董兴林“耍”,连他的妻子有时也上场打个钵、敲个鼓什么的。一家三代同从一门艺,这在恩施州文艺圈内算是鲜有的事了。随着全社会对文化艺术的认知度提升,“耍耍”成了“香饽饽”,乡里乡亲们跟着学“耍耍”的多起来了。董兴林很热情地带起了徒弟。20多年下来,宣恩县经他指导过的“耍耍”粉丝至少有2000人,“耍耍”这门乡土艺术不愁后继无人了。2009年,恩施州文化促进会在全州选择了4支原生态民间舞蹈进行光碟制作,董兴林领衔表演的“宣恩耍耍”是其中之一。随着这个光碟的正式发行,“宣恩耍耍”开始由艺术大师口传身授、小生产方式的单体活态传承到通过最新电子技术的影像批量传承,其影响力开始呈几何级数快速传向全省乃至全国。

人生就像个大舞台。60年前进京献艺“宣恩耍耍”,60年后向来自京城的专家传授“宣恩耍耍”。董兴林生命中的这个大轮回,似乎昭示着:执着地对艺术以身相许,艺术也会对你格外青睐。

(作者单位:恩施日报社)

责任编辑:邱杨杨

猜你喜欢

兴林陈力宣恩县
统编语文教材八(下)第一单元拓展阅读
Discovery of Extended Structure Around Open Cluster COIN-Gaia 13 Based on Gaia EDR3
助力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二 胎
长相思·山儿青
初夏
全域旅游视角下县域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宣恩县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African American Vernacular English
通化县兴林乡人武部给民兵报道员奖订《军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