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作业”切莫沦为身份标签

2017-04-05梁好

广西教育·D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因材施教标签

梁好

在近期举行的武汉市“小班化”教学研讨会上,江汉区前进二路小学推出的“分层作业”颇受关注。老师将课后作业分成三类,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一类,A类作业是基础题,B类作业是稍难一些的题,C类作业是质疑题,需对一些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每半月跟踪一次,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作业。校方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分层施教、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2016年12月23日 《楚天都市报》)

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也认为:“假如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针对不同学生,施以不同教育,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个性化辅导,是教育的正确方式,也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重要措施。

武汉市这所小学实施的“分层作业”就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外显做法,也是分层次教育的重要体现,不仅顺应新课改理念,也顺应教育实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同一班级,虽然所学知识相同,但学生认知基础与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通过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实施拓展性训练,让“后进生”吃得消、“优等生”吃得饱,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能促进教育效益最大化和学生发展最优化。

“分层作业”的优点毋庸讳言,但笔者也有所担忧:小学生毕竟还小,他们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對世界的认识尚不全面,面对不同类别的作业,他们能否真正从学习的角度客观认识如此分类的目的?恐怕,一部分学生难免会将这种选择看成一种身份标签,即选择级别越高作业的学生越优秀,选择级别低作业的学生则很普通甚至很差。久而久之,这样的作业分类所带来的标签意识,会成为学生的思维定势,左右学生的发展,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阻碍。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会认为自己只能选择难度较低的作业,从而失去挑战自我的勇气。

学校应该正视并好好考量以上问题。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定位,将直接决定其发展走向,这样的身份标签较之学习上的欠缺,或许更为可怕,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再者,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促动下,在社会竞争的压力下,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分层作业”在家长的焦虑面前,是否具有生存的空间?家长是否会逼迫孩子去完成那些高难度的作业,以至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然,无论怎样,“分层作业”是教育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值得肯定与推广。但作为教育者,还应从更科学、更全面的角度,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化解由此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好的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因材施教标签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标签化伤害了谁
基于多进制查询树的多标签识别方法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