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试命题也应有正确导向等

2017-04-05

广西教育·D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作弊考试教材

考试命题也应有正确导向

近日,天津城建大学学生在微博上爆料称,该校面向2015级全体本科生的公共英语试题中,直白地表达了“女性应该如何改变自己成为男人的理想型,在两性相处中保持一种让男人感到简单、舒适、不用做任何事的关系,从而让男性求婚,好把自己嫁出去”这样的观点。该校女生认为这样的考题令人不适,希望学校给参加该英语考试的女生道歉。(2016年12月26日 澎湃新闻网)

【点评】课程设置、课堂教學、试题命制等属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正确导向。该校的英语试题中直白地表达了男尊女卑的思想,是不尊重女性的体现,对此应该诚恳改正。教育无小事,学校应该时刻注意教育细节,把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在日常教育活动中。

防止学生作弊手段不应太出格

日前,有网友反映,安徽滁州某中学老师为防作弊想出“高招”——学生们被戴上处理过的报纸(如下图)参加考试。该老师还将现场拍下的照片传到QQ空间,赞叹“以前怎么没想到”。此事引发网友热议。经记者调查,此事属实。(1月1日 人民网)

【点评】要防止学生作弊,开展诚信教育,使用合理的预防手段等都是可行或必要的做法,但使出“头套报纸”的“招数”实在太过出格。且不论这种做法是否会影响学生答题,单看这种怪异的场面,就让人觉得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有点跑偏。

老师不能让家长长期批改作业

《上海的家长群炸了:魔都父母太悲催!》《常熟家长怒斥老师:小学一年级的作业全部让家长批改,老师到底要你干什么》《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在逼着其中一个家长辞职回家?》……一篇篇家长控诉老师的文章,一经网络发酵,阅读量惊人,引发了不少家长共鸣。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为何演变至此?这究竟是老师偷懒还是家校合作的体现?公众对此评论不一。(2016年12月12日 《扬子晚报》)

【点评】为了推进家校沟通与合作,老师可以让家长偶尔一两次批改孩子的作业,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优点和不足,然后配合学校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教育,但如果老师长期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则有偷懒之嫌。老师长期不批改学生作业,如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更好地调整教育教学方式?老师这么做,要么是推责偷懒,要么是教育理念出了问题。

小学生质疑教材有错值得赞扬

日前,北京二中亦庄学校五年级学生张秋实写信给人民教育出版社,指出语文教科书上一幅关于宋朝知县的配图有误,宋朝知县着装应为青绿色而非紫色,图中官帽上下垂的帽翅也与历史不符。文物专家在看图后称张同学所言有道理。(2016年12月28日 《北京晨报》)

【点评】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大胆质疑教科书的精神值得鼓励。此事提醒教材编写专家应更加认真严谨,努力编写出零差错的高质量教材,同时应秉持有错就改的谦虚态度,尽快对出错的地方进行修正,必要时还应公开宣传更正,以纠正之前的误导。

学校“换个马甲”排名涉嫌违法违规

根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公布学生成绩排名。但有考试没排名,家长不同意!最近,湖南长沙市的家长何先生纠结了,他儿子所在学校不公布学生成绩排名,但如果交费365元,下载学校推荐的一款APP便可以查到孩子的考试排名情况。这种方式引起了众多家长的质疑和不满。(2016年12月7日 《长沙晚报》)

【点评】首先需要指出,该校有借机牟利之嫌,建议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及时查处其涉嫌的非法行为,并严肃纠正违规排名的做法。此外,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消除家长“唯分数论”的错误观念,从源头上杜绝这种违规做法的出现。

猜你喜欢

作弊考试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作弊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作弊等
没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