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对港口物流的影响和建议

2017-04-05杨茜

市场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港口物流电子商务

杨茜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对港口物流的影响和建议

杨茜

2016年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一年,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推行,电子商务对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性又一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物流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持性、基础性产业,港口物流作为物流产业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航运业得以运行的支撑点和连接点。电子商务在港口物流产业中更广泛的应用势必将会激发出港口物流更大的能量。

互联网+;电子商务;港口物流;灰色关联度

一、引言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电子商务、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正式将“互联网+”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报告中提到了对“互联网+”与物流产业结合提供支持,这意味着国家将对电子商务领域实行更为宽松的投资政策,港口、航运、物流等相关传统行业将因此受益。“互联网+”把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对传统产业不是颠覆,而是换代升级。

上海港2015年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653.7万TEU,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前11个月共计处理3404万TEU,预测又将刷新纪录。吞吐量数据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港口物流的规模,但是未能反映出港口物流的综合发展水平。目前我国港口物流业整体的服务水平和质量都远远落后于欧美的一些现代化港口。

二、电子商务与港口物流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可以分为狭义的电子商务和广义的电子商务。狭义的电子商务指的是基于因特网等工具(比如电视、计算机、电话通信等)进行的全球范围内的商务贸易行为,是一般理解上的电子商务,而广义的电子商务指的是一切以电子技术为手段进行的、一切与商务交易有关的活动,包括电子货币交换、供应链管理、电子交易市场、网络营销、在线事务处理、电子数据交换(EDI)、存货管理和自动数据收集系统等一系列的手段和行为,电子商务的应用渗透在企业内部、企业间以及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各个层面。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在商务流程中得到应用的信息技术都可以划分到电子商务的范围内。

(二)电子商务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

1.信息流

信息流的广义定义是指港口物流的买卖的双方以及包括港口在内的中间组织和机构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信息交流,从面对面的直接交谈到采用各种现代化的传递媒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储存、检索、分析等渠道和过程。目前很多业务的洽谈仍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完成,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推广,信息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进行传递,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和交换的效率。

2.资金流

资金流是指在港口物流产业链各个机构、企业间随着商品实物及其所有权的转移而发生的资金往来过程。现代的技术水平已经可以实现资金的电子化和在线交易,交易双方可以通过第三方,主要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金融交易平台上实现资金的收付。在线金融避免了大量现金交易可能产生的麻烦,但是等如何防范电子病毒、网络攻击等风险也是电子商务在金融领域应用时一个重要的课题。

3.货物流

货物流是指商品实物流通的过程。条形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分拣技术、自动仓库、集装箱电子识别技术等电子商务技术的运用,不仅大幅度提高整个货物流通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能够通过高度的智能化减少人力需求,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

4.人才流

人才流是指开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务所必需的一批优秀的、经验丰富的、熟悉物流管理的人才。我国港口智能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储备大量港口物流的高级人才。即使是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港口也不能完全脱离人为管理。培养港口物流的人才,不仅需要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还需要通过各种模拟操作熟悉港口物流流程。模拟操作需要模拟实际中可能运用到的各种设备、软件、操作平台等。

(三)电子商务对港口物流的影响

1.提高港口效率

电子商务应各项技术在港口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电子商务技术和港口物流更加深入的融合,港口逐渐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传统港”向“智慧港口”或者“电子商务港口”过渡。电子商务对于港口不同环节之间的有效链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港口物流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2.实现信息共享

港口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可以实现港口物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部门、机构和企业对信息的快速共享,提高信息交换的效率。比如青岛港的依托港口物流链,构建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打造海道网、客服中心、跨境电商平台等互联网新模式,实现与海关、国检、船公司、货代等众多相关方的数据共享。

3.降低物流成本

电子商务技术在港口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尤其是上海港这样港口物流规模巨大的港口,电子商务技术将会有效降低港口物流的成本。电子商务技术不仅能够大大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高度智能化和高效的衔接能够减少库存成本和人为因素导致的损失,提高港口物流的整体服务水平。

三、港口物流发展的建议

(一)港口物流发展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GreyRelationAnalysis,GRA)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测度指标权重测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因素对于测度结果所造成的误差。与数理统计方法相比,对数据要求较低且计算量小,样本数目要求较少,易于实现。灰色关联分析根据时间或空间序列数据进行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比较来判断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对事物之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定量描述,对事物的发展状态进行量的比较,以分析和确定因子间的影响程度或因子对主行为的贡献测度。如果两个因素在发展过程中相对变化态势一致性高,则两者的灰色关联度大;反之,灰色关联度就小。

1.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上海港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港口物流以及电子商务选取相关指标的关联度进行测算。前者选取港口物流收入、吞吐量、水中转比率、科技研发投入四个指标,后者选取电子商务交易额、跨境电商交易额、中小企业B2B收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四个指标。

2.结果分析

将港口物流收入确定为主因子,利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01 (*? ?????? X1 X2 X3 X4 X5 X6 X7

根据灰色关联模型分析的结果,选取指标与港口物流发展的关联度按照关联度的高低分别为吞吐量、水中转比率、中小企业B2B收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科技研发投入、电子商务交易额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上海港港口物流的发展仍然以港口自身货物的吞吐量和水中转的比率的规模为主;中小企业B2B作为电子商务B2B模式的主流,与港口物流的发展的关联程度较高;港口科技研发投入衡量的是港口自身对创新、科技的重视水平,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反映的是社会中的企业、机构等对电子商务等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二者都与港口物流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

(二)电子商务促进港口物流发展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港是我国港口中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港口之一,但是跟欧美其他现代化港口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仍然处于信息化初始阶段。智能化水平落后、集疏运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都极大的阻碍了港口物流的发展。无论是为了满足港口物流规模扩大的需求,还是推进港口信息化进程,对基础设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是港口物流发展的基础。

2.推进信息化建设

在互联网+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基础,推进电子商务与港口物流产业的融合,推进港口信息化水平的建设,是港口从传统型向现代化、智慧化转变的基础。包括上海港在内的许多港口都已经开始逐步推进现代化建设。比如虎门港结合信息产业与现代物流业,实现利用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港口现代化技术。建立多方的电子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全港区的信息化水平。

3.增加科研投入

无论是港口自身的科技研发投入,还是其他企业和组织对信息技术的投入都远远落后于港口物流发展的需求。根据上港集团的年报,近三年港口科技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比值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科技创新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增速放缓也体现了企业对电子商务技术推广的力度有所降低。港口和相关企业机构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同时要大力培养相关物流人才以满足港口智能化对人才的需求。

[1]聂连海.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J].中国流通经济,2015,(06).

[2]林荷,郑秋锦,陈佑成.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企业转型O2O电子商务现状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5,(12).

[3]田樱,福州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发展的互动效应研究——以福建自贸区建设为背景[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2).

[4]“互联网+”战略下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产业发展,2016,(03).

[5]张弛.“互联网+”背景下天津港建设智慧港口发展模式研究[J].天津科技,2015,42(10).

[6]张晶.互联网+为物流创新提供更多可能[J].物流技术,2015.

[7]汪海生.王亚武,周业凯,尹传忠.港口物流园区电子商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海运,2015,(08).

[8]谭晓林.影响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的关键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01).

[9]张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运作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5,(01).

[10]汪浩.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服务外包业务模式与发展途径研[J].经济地理,2011,(06).

[11]赵光辉.我国互联网+交通服务的演进与政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3).

[12]郭丽环.互联网背景下的第三方物流升级策略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5).

杨茜,女,江苏省苏州人,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F253.9

A

1008-4428(2017)03-44-02

猜你喜欢

港口物流电子商务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新丝路电子商务公司办公室
港口上的笑脸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惠东港口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