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7-04-04李永燕

时代农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导向案例

李永燕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李永燕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高职实践课程教学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其有助于学生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将来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而当前我国高职实践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急需改革。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实践课程的教学现状,其次探讨了一些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实践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就业导向;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实践课程教学应体现职业院校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宗旨,着重提高学生的各种实际操作技能,尤其是在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下,实践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高职实践课程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手段单一。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对各种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这在客观上要求对实践课程的教学加以重视,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中,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由于受场地、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存在较大难度,而且成本过高,使得高职院校避重就轻,只在课堂上或校园内进行,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不足,也没有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而校内场地等各方面条件有限,使教师与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校园内闭门造车,实践教学手段、形式单一化,并不能达到良好的实践效果。

(2)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原来的老教师,这些教师任教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知识,是高职院校宝贵的师资力量。但是由于知识的更新速度太快,因此这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待优化,特别是需要提高实践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实践环节在原来的学科体系下被忽视,使得这部分教师缺乏实践教学能力的积累。另一部分教师则是近年高职院校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大部分是刚从学校毕业,其有着深厚的理论修养,但缺乏实际锻炼,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也不足,在实践教学中,指导老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和指导水平。

2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实践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1)改革的前提在于教学理念的更新。实践课程教学的改革,首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体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在高职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心任务,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加以重视,注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开发,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首先,实践教学要以学生为导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始终围绕着学生开展教学服务,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鼓励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其次,要以实践为导向。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着眼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环节中的比重,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要有严格的要求,以便学生毕业后可以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对接,更好地适应工作的岗位。

(2)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在高职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本位的原则,倡导课堂民主,在教学方式上多使用启发性的方式,要注重情境模拟法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情境模拟法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培养。案例法是一种流行于国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对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其有助于理论知识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在抽象空洞的理论中把握其内涵,增强理论知识运用的能力,案例法的运用一方面要求选择适当的、有代表性的案例,尤其要注重选择真实的案例,真实的案例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同时,为了使案例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可对真实的案例进行加工补充。另一方面,要注重案例讨论的组织,对于案例的讨论,教师应当进行全过程的掌控和组织,一般都以分组辩论为主要形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

(3)全面提升教师实践课程的指导能力。提升教师实践课程的指导能力有多种途径,一种是注重本校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对于在职教师,高职院校要创造良好的实习与培训条件,并辅以完善的考核机制与赏罚机制,促使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另一种是招聘专职的实训教师。专职的实训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应该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实务操作技能。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实践课程教学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工作岗位,针对当前我国高职实践课程教学的现状,应当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可通过对教学理念的更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提升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等措施,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

[1]张兴华.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科技信息,2013,(17).

本文为2016年度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研究——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环艺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16DJB023)的阶段性成果。

李永燕(1974-),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导向案例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偏向”不是好导向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