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017-04-04刘昭君

时代农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技能型素质教学内容

刘昭君

(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沭阳 223600)

职业学校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刘昭君

(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沭阳 223600)

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法》对我国近阶段的职业教育发展有了很明确的阐述,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自转型以来一直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就业”原则,着力于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努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业能力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重点强调职业学校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法》对我国近阶段的职业教育发展有了很明确的阐述,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一位市场经济专家说过:“只要是好产品,就一定会有市场,优质优价,这是市场经济规律”。而对职业学校而言,这里的产品就是从职业学校校走出的学生,好产品就是指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这些学生必定会受到社会的大力追捧。可见要想办好职业教育,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学生。如何才能让职业学校的学生获得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技能,从而受到企业的重用,得到社会的认可。

1 紧贴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调研岗位能力,制定课程体系

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调整学校的专业。就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转型成职业学校来说,办学已有十多年了,所设置的专业也在不断地调整,保留需求量大的专业,调整需求量小的专业。另外该校还采取“专业+方向”的模式,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分工细化了,“专业+方向”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方向的设置取决于行业用人情况的调查,用人单位的意见、要求。确定了专业及方向之后,需要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该校已有近万名学生到上千家企业就业和实习,他们上岗后有哪些知识还需要补充学习,哪些技术掌握的还不到位,这都需要教师了解、掌握。教师把企业的建议反馈到专业建设中来,再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更新教学内容,修订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2 根据企业需要,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职业学校传授学生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的大问题。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认真研究教学的方法。在教学内容中要突出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进行精心筛选,对那些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及时进行删减,而对于行业的前沿知识要进行补充。根据企业需求并结合校内实训条件,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加工,依据企业生产的产品,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从而保证教学的时效性、先进性,并能够及时将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等成果和信息融入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存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等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适当降低教材的理论难度,一方面以课程内容“适度、够用”为主,增强实用性和操作性,让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觉得这些课程能够学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观看动画或视频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3 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道德,强化职业适应能力

职业学校是培养学生技能并使之成为走向社会的有用人才,所以必须加强养成教育和责任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勤劳朴素、艰苦奋斗的思想理念,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准备相关事宜。其次,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在现实社会中,用人单位除了需要员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外,还非常重视员工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职业学校除了日常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以外,应开设养成教育课程,进行学生规范的、全面的养成教育。另外,职业适应能力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学生在就业前要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通过实训实习等手段让学生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环境下,要落实“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决定。按照“市场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要求,搞好自己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选择适应职业教育教学的模式,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努力把自己的学校办出特色。

[1]郭俊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能力培养问题[J].陕西教育:教学,2005,(10):47-47.

刘昭君(1982-),女,江苏淮安人,大学本科,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安装与维修。

猜你喜欢

技能型素质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文化育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