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机基层培训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17-04-04陈洪波

时代农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鼎城区全区农机

陈洪波

(常德市鼎城区农业机械化学校,湖南 常德 415106)

论农机基层培训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陈洪波

(常德市鼎城区农业机械化学校,湖南 常德 415106)

农业机械化学校,作为与三农联系最密切的基层培训机构,在新型农机具推广,农民生产技能的提高,农村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与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其作用不可小觑。

基层农机培训机构;农机化学校;三农;作用

2000年前后,许多良田被撂荒,农机行业一度走入困境,许多农业机械基层服务单位纷纷关闭,甚至部分农机管理部门也难以维持。为做好“三农”工作,2004~2017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多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中国领导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三农”问题重新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工业反哺农业的大前提下,一系列惠农政策纷纷出台。如:国家阳光工程、粮油补贴政策,农村中职学生生活费补贴等等。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再度恢复,广大农民踊跃购买各式农业生产机械,农村出现了继“生产责任制到户”之后的又一个新的繁荣、新的高潮。全国各地呈现出一派“新农村”景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专列一条: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一系列涉农政策的出台,都显示出以习近平为领导的党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对农业投入的支持,对农民生活的关切。在鼎城区“三农”发展的领域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作为农机基层教育机构——鼎城区农业机械化学校,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针对农业生产,开展农机培训

鼎城区农业机械化学校成立四十多年以来,在各类农机的使用与推广、培训与管理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通过先进农机具的推广与培训,全区农业生产现状发生了翻天覆地、史无前例的变化。从牛耕到机耕,从手工收割到机械收获,从人工栽插到机械种植,无一不显示出农业机械在其中发挥着的巨大作用。农业机械的使用不仅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强度中解脱出来,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工作环境,工作效率成百倍地提高,同时粮食产量一而再,再而三逐年刷新,彻底解决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担忧的温饱难题。所有这一切改变都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发明与生产,更离不开农业机械的推广与普及。鼎城区农机校一直是全市农机基层教育与农机推广工作的先锋模范与一面旗帜。

2001年,鼎城区农机校承担全市百台收割机推广工作,经过三年的辛苦付出与积极推广,“收割机收获质量好,收获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的优势充分展现,广大农户开始慢慢接受并踊跃购买收割机,收割机得到迅猛发展。现如今,全市各式收割机近万台,遍布各个村组,全市机收率已达95%以上。

2014年,鼎城区农机校又配合区农机局推广水稻机插,先后组织开办了多期插秧机培训班,快速突破了水稻机械化种植进程中的重要瓶颈。由于宣传、培训、推广得力,“机插水稻宽行窄株,通风向阳,抗病虫害,抗倒伏性强,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的优势得到充分展现。全区机插秧面积由2012年的0.87万hm2(13万亩)逐渐扩大到今年2.67万hm2(40万亩),为全区水稻实现全面机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鼎城区农机校举办多期“飞防手”培训班。培训班采用与推荐的多旋翼遥控无人植保机对各类作物喷雾穿透性好,防治效果佳,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并可实现远距离操控,提高了农药喷洒的安全性,通过搭载不同的任务系统,还能对农业病虫害、农作物长势进行实时监控。对比传统的人工施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的高精尖农机的引进推广,极大地促进了全区农机的发展。截止2016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87.1万kW,拥有各种农业机械12.5万台(套),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3%,其中机耕率达到99%,机收率99.5%,水稻机插率22%。尤其是无人植保飞机、高地隙喷药机、低温循环组合式谷物烘干机、深松整地、水稻机插、秸秆还田等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2017年,全区被纳入“环洞庭湖区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成为真正的粮食主产区、农业强区。

2 开展农机操作技能培训

鼎城区素有鱼米之乡中的鱼米乡之称,是一个农业强区,全区人口90万,其中农业人口72万,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实行农机具国家购置补贴以后,相当一部分农户购买了各式各样的农业生产机械。相比其他工业产品来说,农业机械成本较低,结构比较简单,使用维修比较方便,但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安全性不是很高。许多农民兄弟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认为一看就会,一试就行,同时也嫌跑来跑去既费时又麻烦,受经济利益的影响,更不愿意花钱进行培训。因此,往往因为粗心大意,操作不当,伤肢断体,酿成悲剧。2009年7月7日,韩公渡镇走马岗村一村民在驾驶联合收割机时,机体侧翻至河底,导致死亡,这是发生在人们身边血的教训。鼎城区农机校,作为全区主要农机基层培训机构,本着“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一致致力于农村教育与农民工培训。积极宣传、正确引导,采取集中办班、上门培训等多种形式,常年对本区农机操作手进行技能培训。主要传授农业机械常识、农机法规、农机具操作技巧、农机具的保养、安全生产等实用知识。累计培训各种农机操作手主要是拖拉机手近万人,由于培训真正起到了实效,不仅广大农户的农机具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本区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在全市一直保持最低,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南省“平安创建示范区”,受到了本区农民兄弟的高度赞誉。

3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

随着农机化进程的加快,机械作业逐步替代了手工劳作,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国家提出的口号是“三分之一的人从事农业生产,三分之二的人入住城镇”。那么,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从事工业生产或服务行业。“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相比来说,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实践操作技能,甚至对二、三产业工作及城市生活感到十分陌生。对他们来说,能够进行岗前培训,赋予他们进城务工必备的生活技能与一定的生产操作技能,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鼎城区农机校面向全区广大农民常年开设了各种长、短期培训班。长班开展汽车修理、机电等三年制中专学历教育,短班进行汽车驾驶、农机维修等各种职业技能培训。长短结合、形式多样,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种实用型技能人才近万人。

石公桥镇覃家岗村十二组的陈爱华,2005年参加了鼎城区农机校的汽车驾驶培训,取得了大型汽车驾驶证,随后自己购置了一台三轮农用运输车,主要从事石膏板材的运输。2009年,他不仅还清了做房子所欠的3万元债务,每年还能收入近5万元。到2017年,他已经成为拥有上千万资产的大老板。像陈爱华这样通过鼎城区农机校这个平台走出来的农民朋友数以千计,他们逢人便说:“农机学校是我们农民朋友身边最好的学校,不仅收费低、服务热情,更重要的是能学到真正实用的、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鼎城农机校汽修22班的镇德桥籍学员丁乔斌,在学校毕业后被推荐到常德申湘汽车4S店工作,现在装饰部工作,月薪5000元以上,而且离家较近,比在沿海一带打工要满意得多。

4 推广与研制新型农机具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基层教育机构的干部职工常年与农民打交道,经常下到田间地头操作农机具,指导农民进行农机具操作与农业生产,对农机具比较熟悉。农业生产机械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负荷重,不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很难发现机械的不足之处。因此,只有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基层农机教学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才能针对各种农机具的不足之外,提出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的改进方案,这是其它办法与人员无可替代的。

在历年推广工作实际实施过程中,鼎城区农机校的干部职工边操作、边琢磨,相互交流,不断对所用机具进行建议和改进,使农业生产机械不但完善,使用更轻便,作业质量更好,机具寿命更长,安全性能更高。近年来,相继开发研制出了适合鼎城区特点的水田耕蒲船、履带式旋耕机、水冷空调机等。顺利完成水稻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谷物烘干机等先进农业生产机械选型、推广及应用。为鼎城区农业向机灌、机耕、机收、机插、机械植保、机烘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发展跨出了关键的一步。如2001年常德市在全市推广收割机,鼎城区农机校专门购置了二台收割机,头顶酷暑,下到田间地头,为农民兄弟收割稻谷,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并处置问题。并且专门组织了师资力量,指导农机户进行操作与维修,指导生产厂家进行改进与改型。由于工作到位、措施得当,当年就圆满完成了百台收割机的推广工作。如今,全市收割机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

5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鼎城区农机校自2004年开始承担全区农民工培训工作,历年开设专业有农机操作与维修、机插秧育秧员、病虫专业防治员、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质量监督员、肥料配方师、水稻生产专项技术等。历年历届培训班都有区主管领导全程参与、现场督导。交口称赞学校农民工培育工作操作规范,培训效果好,对学校培训给予了极大肯定。2014年,阳光工程更名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校整合人力与物力资源,继续加大投入,提炼培育特色。为全区新农村建设培育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扎根农村留得住的职业农民队伍”,为快速实现全区农业全程机械化提供了重要保障。鼎城区农机校坚持“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培育主线,以农民增收为培育目标,以合作社骨干成员和大户为主要培育对象,探索和实践了全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途径、新模式。特别是近3年来培育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生产能力、创业意识、管理水平等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大部分都已经成为家庭农场主或全区10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骨干成员,在全区农业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着“科技领头雁”、“致富带头人”作用。由此带动全区、引领产业所产生的价值是巨大的,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12年来,学校共计培训学员14115人次。且年年被评为市、区“培训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2012年分别获得区政府满意办“为民办实事单位”称号。

2014年第3期水稻班学员王永恒(男,鼎城区许家桥回维乡金牛山村6组),他确实尝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带来的甜头。2015年,他把左邻右舍不愿意种植的田地分别以不等的价格流转到自己手中,规模约达11.33hm2。并从亲戚朋友处筹集了部分资金,添置了收割机、旋耕机各一台,自己驾驶自己种。老婆除了安顿家里事情之外就帮助打下手。凭借夫妻俩勤劳的双手,加之当年当地风调雨顺,田里获得大丰收,全年为他创利20多万元。并且在他的指导与带动,两年里共带动10多人回村创业,例如,本组的袁家权在他的带动下,今年也流转了近13.33hm2地,并将二个在外打工的儿子召回,准备全家一起大干一翻。2017年,鉴于王永恒的示范带头和带动作用,许家桥回维乡党委根据王永恒本人的申请,经过严格考查,已正式吸收王永恒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鼎城区是粮食大区,地处南方,收割季节难免遭遇阴雨天气,对于大户来说,谷子的晾晒成了大问题。人工晾晒,效率太低,不是长久之计。鼎城区农机校的2014年水稻班学员李建国就率先看到了这一点,第二年由他牵头,投入资金,添置一台大型粮食烘干设备,彻底解决本村稻谷的烘干问题,同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入。在学校及农机局领导的支持下于2014年3月又成立了登丰农机专业合作社,2016年,该社流转土地约124.33hm2,作业面积 300hm2,烘干稻谷 4000t,年纯收入85万元。今年,该社又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新建了160m2催芽密室和拥有全自动育秧播种流水线5台、SP工厂化育秧设备20台套的育秧中心,可以为133.33hm2大田提供育秧服务。今年,副省长戴道晋参观合作社建设后,高兴的赞誉登丰合作社“服务优质、管理优良、经营优化、安全优先”,并勉励合作社按照“五有”要求,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加快土地流转,形成粮油生产机耕、机播、机收、机防、机烘及粮食深加工一条龙的完整体系,为全区农机合作社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提供示范样板。

6 培育农业接班人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指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青年农民,是最富活力的现代农业建设者,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两个重点。要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农业企业骨干为主要对象,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重点培训生产技能与经营管理知识。要坚持通过全过程培养,加快建设一支创业能力强、技能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青年农场主队伍,激发农村青年创新活力,吸引他们创业兴业,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有生力量。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全程机械化,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轻便化、智能化、可靠性高的农机才是农业机械化的保障,鼎城区农机校作为全区农民工培育的重要基地,立足农机服务农民,始终坚持以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为主线,以水稻机插为突破,以生态农业为目标,培训实用性人才,就是要最终帮助解决“谁来种田、如何种田、怎样种好田”的吃饭问题。

2017年第2期油菜技术培训班共30人,学员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化。最小的17岁,二十多岁的有好几个,还有2个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为鼎城农机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次培训班另一个特点,就是有3个学员还是合作社理事长的儿子。这正如农业部韩长赋部长所说,新型职业农民做为“体面的职业”正在被社会所青睐,“农民”将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表达,而是一种职业称谓的描述。农业将后继有人且人才辈出。

全区在机械植保环节一直相对薄弱。2016年12月9日,鼎城区农机校举办的合作社带头人班,就是旨在全区培训一批在机械化植保作业领域的带头人。让“省工、省时、安全、高效”的航空无人机植保在全区得到推广与应用。

2017年鼎城区获得“湖南省环洞庭湖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区”项目,全年,农机校培训又围绕农机化提升工程,针对水稻、油菜两种主要作物,面向合作社骨干成员、种植大户、农机大户进行培训,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培训人员2300人次。到2017年10月,全区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共达到106所,其中省级23所,国家级示范社1所。

7 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农机维修服务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机械也由原来的简单、粗糙、笨重向复杂、精美、轻便、智能的形势过度。以前一个从未进过学堂,只字不识的庄稼汉都可能进行柴油机维修,但如今的农业生产机械,例如联合收割机,已是一个集机械、冶金、橡胶、化工、电脑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并且现在的农机产品品种多、型号多,总在不断更新与改进,这对配件的供应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有时甚至还需要网络与物流的支持。因此,只有具有一定维修规模的维修点,懂得专门的维修技能的人,才能从事农机修理工作,才能将它“更低成本、更快、更好地修理”。作为农机基层教育机构,专门组织力量协助成立农机维修服务站、服务点。农忙时配备流动服务车,为广大农机户,特别是农机大户开展保养与维修服务。在农闲时,以培训班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维修培训,真正为广大农机户提供方便。

鼎城区农机校作为全区农村基层培训工作的主体,已由最初单一的农机培训发展为兼汽车驾驶员培训、农机培训、研制与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四大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单位。且是全市唯一正常运作并欣欣向荣迅猛发展的先进农机校。现平均每年培训农机操作人员500人、职业技能培训200人、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汽车驾驶员人1300人。四十多年以来,先后有46211人次从这里结业,他们来自基层,走向基层,他们生产能力强、创业意识高、管理水平优,他们中间大部分都已逐渐成为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家庭农场主或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骨干成员,他们是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坚决拥护者和坚强的实践者,是在全区农业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着带头作用的“领头雁”,他们是推动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全区新农村的宝贵人才。鼎城区农业机械化学校就是造就这些人才的摇篮,并直接影响着全区的“生产发展”进程,正是其全面发挥了上述作用,鼎城区的新农村建设才有声有色,走在全市前列。学校也先后多次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四有学校”、“先进学校”、“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被湖南省驾培协会和省驾培办授予“文明经营、诚信服务、”先进单位。被省农业厅确定为“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训基地”。被鼎城区灌溪工业园管委会指定为实用性技能人才重点培训单位。

“政府得民心,学校得发展,农民得实惠”。据常德市统计局公布:2016年,鼎城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25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052元,增长16.83%。从其他各项调查数据也都显示,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而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就是“生产发展”,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算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功。由此可见,基层农机教育机构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7年,党中央又提出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层农机教育机构的作用将俞加显现。然而受市场经济的制约,现有农机基层教育机构相对来说人员包袱过重,条件比较简陋,教学设备比较陈旧,师资力量还有待增强,其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要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农机基层教育机构的投入,使其紧跟“三农”发展的步伐,为“新农村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陈洪波(1974-),男,湖南常德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机培训与推广。

猜你喜欢

鼎城区全区农机
沃得农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鼎城区森林资源现状与培育发展建议
鼎城区:千名学生同竞技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不一样的农机展
鼎城区“产业立区”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现状、成效及对策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