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封闭自己的生活圈

2017-04-04彭晓芸

祝你幸福·知心 2017年2期
关键词:湘潭生育婚姻

彭晓芸

前不久,湖南湘潭岳塘区纳帕溪谷小区,一位患产后抑郁的母亲携两个年幼的孩子从13楼跳下,3人无一生还。这位母亲留下了长达15页的遗书,称自己28岁时与只相处3个月的39岁丈夫谢先生结婚,婚后因家庭各种矛盾患上產后抑郁,丈夫在婚后曾对她进行家暴,她与公婆关系也十分恶劣,父母不支持她离婚。

在网上,搜索“母亲带着孩子跳楼”,会看到很多类似事件。这一次,这封长长的遗书,引发了网上汹涌的讨论。

女性网友多表现为感同身受的同情,或庆幸自己抱定主意单身是多么明智的选择。女性网友的声音,更像是一场对婚姻体制的讨伐,对婚姻中女性所遭受盘剥的血泪控诉。

而一部分男性观察者则认为,这位母亲首先是故意杀人,然后才是世俗婚姻的受害者。还有一部分网友,第一反应指向“产后抑郁症”,认为“产后抑郁症”还没有引起普遍的认知和足够的重视。

这些言论都有其合理性,但我们更关心的是,惨剧是可以避免的吗?

女性如果放弃工作且没有其他可持续的收入来源,进入全职妈妈的婚姻体系,这时,她是不是就靠生儿育女、干家务“谋生”了?是不是就看丈夫这位“老板”的脸色过日子了?

男人女人们,究竟为了什么进入婚姻?如果我们去采访已婚人群,可以听到各种答案:

因为父母逼婚,社会文化歧视“剩女”,所以经人介绍,匆匆忙忙结婚了;

因为彼此相爱,婚姻让人更有安全感,婚礼那么隆重,那么多亲友盯着,一定会白头偕老;

彼此相爱,但爱情不需要婚姻的监控,仅使用婚姻的某些制度功能,诸如生育的法律通道、处理日常事务的法律便利,如果没有这些限制,完全可以不结婚;

男:找个人生孩子,不生孩子不结婚,赚那么多钱还有什么意义?男人养家天经地义,我不允许老婆出去工作;

女:趁着年轻,找个经济实力雄厚的男人,嫁得好比干得好实在多了,工作多辛苦啊,我喜欢在家里带孩子,何况还有保姆呢!

个体总是千姿百态的,我们无法穷尽人们结婚的各种不同动机,但婚姻的社会文化土壤和制度设计,却是影响每一个人的。

不得不说,我们的婚姻文化尚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一位观念颇为新潮的80后新女性,最终仍然不得不妥协于这种文化,深陷其中犹如溺水,连到哪里找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都无能为力。

这何等顽固野蛮,才能令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女性有死的勇气,却没有与之抗争的任何力量?所谓的娘家,她的母亲也眼睁睁地看着女儿挣扎,劝她隐忍以求保住婚姻。

“保婚姻”的强大压迫力,像鸦片一样吞噬着一代又一代女性的心灵。我们曾经以为已经远去,却一次次在各类惨剧中再现。这不得不使人追问,它仅仅是一种惯性吗?

这位80后母亲基于恐惧和焦虑,丝毫不敢设想离婚的可能性。她认为,由于自己没有工作,将在争取孩子抚养权的离婚大战中处于不利地位,因为法律规定,抚养权的判决优先经济条件更好的一方。

她不知道,两岁以下儿童,如果母亲没有严重失职,是优先由女方抚养的,此外,考虑尽可能保持未成年人生活的稳定性,孩子此前跟谁共同生活,由谁养育,都是重要的裁定因素,譬如,湘潭案例中,女方的母亲一直在帮忙带孩子,那么,这也会成为优先判给女方的条件之一。

但这位年轻妈妈还没有进入离婚程序,甚至连离婚的可能性都完全抹除,就已经被自己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不利处境吓晕了。更为隐秘的心理基础,还可能是对自己单独带着两个孩子的单身妈妈生活,完全没有任何信心,认为这种生活简直“生不如死”。

可以说,除了法律设计的不足——未能承认家务劳动的价值、未能考虑女性承担生育职责的价值,落后的婚姻观也有一定责任。

遗憾的是,婚前培训尚未普及,婚姻的准入门槛极低,生育也从来没有驾驶执照,儿童的生命权在此类悲剧中,成为了某种劣质婚姻文化的殉葬品。

一方面,我们呼吁为承担生育功能的女性个体兜兜底——兜底的意思就是制度保障不是为大明星王菲这样的女性服务的,而是需要考虑湘潭案例中这一类陷入绝望的女性。另一方面,我们也盼望女性慎重架构生活:如果你不是一个精神上强大到完全自主的女性,请不要封闭自己的生活圈子,更不要因为进入婚姻、家庭生活就只面对丈夫孩子公婆爹娘。这样的人际格局,是极为危险的,如果他们碰巧就是“保婚姻”文化的誓死捍卫者,那么,一旦遇到三观不合的结婚对象,无疑等于早早将自己沉潭溺死,连试错的机会也没有。

世界这么大,网络如此方便,那么聪慧的你,不该只有柴米油盐,爱看电影的你,即便活在湘潭那样的小城市,也可以和北上广乃至国外的男人女人们产生精神上的联结,壮大心理支持,提升自己逃离的力量,而不是成为“剩女歧视、男权文化、市侩婚姻”的牺牲品。

猜你喜欢

湘潭生育婚姻
湘潭高月塘大桥施工线型监控与合拢策略研究
湘潭八仙桥都市民俗活动空间调查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生育路上的苦与乐
急救知识普及
湘潭:天生C位
对婚姻的忠诚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生育保险费由谁缴纳
生育登记流程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