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芝段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及分析

2017-04-03黄忠乾李小林苗人云闫世杰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菌袋灵芝栽培

谭 伟,周 洁,黄忠乾,李小林,苗人云,闫世杰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毛木耳和药用菌栽培岗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灵芝段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及分析

谭 伟,周 洁,黄忠乾,李小林,苗人云,闫世杰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毛木耳和药用菌栽培岗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以增产、增收和降本为目的,结合试验研究结果,集成了灵芝段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选用优良栽培品种、合理安排生产季节、科学砍树截断装袋、及时灭菌抢温接种、调控适宜发菌环境、调控适宜出芝环境、适时采摘干燥芝体。简要分析其技术要点。

灵芝;段木栽培;高效技术;分析

灵芝(Ganodermalucidum)是我国最著名的药用真菌,作为贵重中药材利用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灵芝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抗放射线损伤、抗氧化、降血压、保肝等作用,已在临床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慢性气管炎、白血球减少症、肝炎、癌症、糖尿病等疾病[1]。

目前,段木栽培是我国灵芝生产的一种重要生产方式。灵芝段木栽培,又称灵芝短段木熟料栽培,是指将适合灵芝生长的树木截成一定长度的段木,对段木进行高温蒸煮灭菌后接上菌种,菌丝长透段木成为菇木,菇木埋入土中,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使菇木长出灵芝子实体的过程。在有阔叶树杂木资源的地区常采用段木生产灵芝[2-4]。本文以增产、增收和降本为目的,结合课题组近年试验研发结果和栽培实践,集成如下灵芝段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并简要分析其技术要点,供灵芝生产者参考使用。

1 选用优良栽培品种

优良品种具抗性强、品质优、单产高、效益好等特点,是灵芝生产获得好收成的前提条件。

1.1 生产主栽品种

在四川省灵芝生产上使用的栽培品种有:金地灵芝、灵芝G26等。在福建省主栽的灵芝品种(菌株)有:G9109、植保6号等。在浙江省主栽的灵芝品种(菌株)有:信州、南韩等。此外,生产上也有使用G801、G802、赤芝六号、赤芝八号、台湾1号、日本2号、云南4号等菌株。

1.2 审认定新品种

推荐试种近年育成的审定或认定的新品种:川圆芝1号、攀枝花1号、攀枝花2号、沪农灵芝1号、药灵芝1号、药灵芝2号、荣保1号、川芝6号、G26、金地灵芝、仙芝1号、仙芝2号、龙芝1号、龙芝2号、龙紫2号、芝102、芝120、泰赤-1、泰山-4、灵芝昆仑山-6、湘赤芝1号、仙客来灵芝1号等[5]。

2 合理安排生产季节

灵芝属高温结实型菌类。一般灵芝的子实体分化和发育温度为18~30℃,最适温度为26~28℃[2-4]。因此,生产季节应根据当地实际气温情况,原则上首先将出芝期安排在最适出芝温度的月份,然后反推安排出菌袋生产的月份。

四川地区灵芝生产,一般安排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接种段木,4月上旬埋土,5月开始现蕾,7~9月采芝,当年可收得2~3批子实体。浙江龙泉地区,在11月下旬至次年1月下旬,或2月中旬至3月上旬接种栽培,当年均可收获2批子实体。福建闽北地区,一般在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均可接种段木,但以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为最佳接种时间,出芝时间在5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东北地区,一般可在3月中旬接种段木,5月中旬埋段,7月高温季节利于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3 科学砍树截断装袋

灵芝属腐生菌。宜以树段为栽培原料来生产灵芝。

3.1 选择树木

一般,选择以壳斗科树种为主,如栎、栲、榉等阔叶树作为栽培灵芝的树木。通常适合栽培香菇的树种,同样也适合栽培灵芝,但树种不同,灵芝的产量和品质有差异。实践表明,松、杉、柏、樟、桉等树木不能作为栽培用段木(也不使用漆树),因其含有芳香类物质,要拟制灵芝菌丝生长[4]。

3.2 叶黄砍伐

“叶黄砍树”,当芝树叶片三成变黄时砍树,直到将要萌芽为止均为砍树的适宜时期。选择秋冬季生长在土质肥沃、向阳山坡的树木,树杆或枝桠直径6~20cm,用刀剔除树叶备用。

3.3 截木装袋

使用圆盘电锯将砍下的树木截锯成20~30cm的短段木,用刀将断面修理平整,以避免装袋时“木刺”刺破料袋。使用圆盘电锯进行截木作业具有3个优点:一是省力,减轻劳动强度,缓解劳力紧张;二是节工,减少用工数量,提高作业效率;三是增效,节约用工成本,增加栽培效益,达到降本增效目的。将树木截成后晾晒1~3d,段木断面中心有1~2cm长的细裂痕时(含水量33%~45%)装入塑料袋中并扎口。

4 及时灭菌抢温接种

4.1 使用常压土蒸灶灭菌料袋

将装有段木的料袋放入土蒸灶的灶体内整齐堆码,加热排出冷气后在98~100℃下维持14~24h,因灶体大小和装量而异,一般装量多灭菌时间长。灭菌结束,待温度适当降低后,将灭好菌的段木移入接种场所冷却至30℃以下,方可进行接种。

4.2 在接种箱内凌晨抢温接种

接种作业要求在接种箱或接种室内进行。当料袋口温度降至30℃,趁凌晨杂菌不活跃的时候,进行“抢时抢温”接种;同时,按照“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动作要熟练,稳、准、快,减少接种块和灭菌后料袋口裸露在空间的时间,以降低外界杂菌感染菌种块和进入料袋的机率,以提高菌袋成品率。

使用自制或购买的栽培种要求质量合格。栽培种用量10~12个料袋/瓶(750mL容量栽培种),一般80~100瓶/m3段木。

5 调控适宜发菌环境

发菌是指种块萌发出菌丝,菌丝体布满料袋内基质的过程,即培养菌丝体的过程。

5.1 发菌室(棚)准备

发菌常在发菌室(棚)中进行。发菌室(棚)在使用前1个月,要清除室(棚)内外垃圾、杂物,开门窗或敞篷通风和晾晒。使用前1~2周,用消毒灭菌及杀虫药类对场地、草毡、薄膜等进行彻底的消毒灭菌及杀虫。菌袋(接有灵芝菌种的栽培料袋)进室(棚)前2~3d,用硫磺20g/m3充分燃烧熏蒸36h,或甲醛15mL/m3+和高锰酸钾5g/m3熏蒸;地面应铺撒石灰粉约1kg/m3(既吸潮又杀菌),以有效降低杂菌害虫基数,利于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5.2 合理堆码菌袋

接种有灵芝菌种的栽培袋称为菌袋。菌袋交叉摆放在室内,3行并1列,堆高约1.5m,不可压住袋口。15d后结合翻堆改3行1列为2行1列。

5.3 遮光条件培养

灵芝菌丝体需在无光照的黑暗环境条件下才能良好生长。因此,对发菌薄膜大棚采取遮盖遮阳网,发菌室或发菌棚的门窗设置遮光门帘和窗帘,对菌袋料堆上加盖黑色塑料膜,避免阳光照射菌袋,以满足灵芝菌丝体生长应无光照的需求。

5.4 调节环境温度

灵芝菌丝体生长最适环境温度为25~28℃。因此,料袋刚接入种块的前一周时间内,重点是采取盖膜、闭门窗等措施,保持和提高菌袋堆内温度。料袋接种后15d左右,袋壁附有大量水珠,结合翻堆改3行1列为2行1列。这期间的管理主要是采取“低温时盖膜并闭门窗,高温时揭膜开门窗”措施,并结合通风降温措施,控制环境温度在25~28℃之间。

5.5 调节环境湿度

灵芝菌丝体生长适宜的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因此,空气湿度太大时,可采取掀膜、开门窗、通风降湿、置放生石灰吸潮降湿等措施,降低发菌环境的空气湿度。在北方空气湿度太低时,采取向发菌室内空间喷洒少量雾状水增湿措施,增加发菌环境的空气湿度。总之,应将环境空气相对湿度调节至60%~70%。

5.6 调节环境氧气

灵芝属于好氧菌。因此,料袋接种后7~10d,要将发菌室(棚)的门窗每天中午通风1次,每次1h,利于新鲜氧气进入,以后随发菌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大通风量。当菌丝在断面长满并形成菌膜时,可微开袋口适当通气增氧,连续3~4次,必要时可将袋口一端解开,以加大通气量,菌丝即可在段木内长透,以满足灵芝菌丝对氧气的需求。

对发菌室或发菌棚的环境采取措施加以综合调控,以满足菌丝体健壮、快速繁殖。菌袋培养60~70d时,菌丝进入生理成熟。长满了灵芝菌丝体的段木称为菌木,菌木的特征是表层菌丝洁白粗壮,菌丝体紧密连接不易掰开,表皮用手指压有弹性感,菌木断面有白色草酸钙结晶物兼有部分红褐色菌膜,少数菌木断面有豆粒大小原基发生。此时即可转入脱袋埋土环节。

6 调控适宜出芝环境

6.1 做畦建棚

6.1.1 开厢作畦 畦高10~15cm,宽1.5~1.8m,畦间留30~45cm走道,畦长因地形而定,畦面四周挖排水沟,沟深30cm,沟底撒少许呋喃丹或灭蚁粉。

6.1.2 搭建荫棚 在畦床上用竹竿或钢管、遮阳网、塑料膜等搭建荫棚,高度1.9~2.1m。荫棚要求能遮强烈阳光,通气保湿无雨淋,“三分阳七分阴”。

6.1.3 配套设施 给出芝棚配设安装微喷灌设施,该设施由微喷头、输水管、过滤器和水泵等组成。实现出芝喷水轻简化管理,起到省力、省工和节水作用,以降低管理用工成本。在出芝棚内的门窗上安设防虫网,以防止害虫飞入棚(室);棚内悬挂杀虫灯、黄板纸,以诱杀害虫成虫。

6.2 脱袋埋土

6.2.1 晴天脱袋 菌袋培养至成熟时,选择在晴天进行脱袋:用刀划破料袋膜,去除菌木的外袋。

6.2.2 菌木埋土 将脱袋的菌木平放横埋于畦床内,断面相对排放、间距3~5cm,其间用干净细沙土填塞;行距间隔10~15cm,排列要整齐,避免高低不平。也可将菌木竖直埋土,菌木上铺厚约1~2cm细土,以菌木不露出为宜。

6.2.3 喷施重水 菌木被埋土后,向菌床上淋重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以减少出芝前的浇水次数。若有覆土层凹陷则补土覆盖平整。

6.2.4 盖膜保湿 对菌木覆土后通常还应在覆土层上铺一层地膜,以保持土壤湿度。

6.3 出芝管理

6.3.1 芝蕾分化期 菌木覆土后至灵芝子实体原基分化成菌蕾(芝蕾)期间,使用微喷灌设施,将棚内环境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90%。采取遮盖或掀开薄膜、开启或关闭出芝棚门窗等措施,将棚内环境温度调节控制到25~28℃。开闭门窗通风换气,每隔2d或3d1次,晴天午后通风1h。

通常菌木埋土后经过8~20d,可见畦床上开始分化出瘤状的芝蕾。

6.3.2 芝柄伸长期 当芝蕾纵向伸长分化菌柄,即进入芝柄生长期。进行微喷灌水保湿,将棚内环境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90%。减少通风次数,让芝柄伸长至一定长度。适当调整光照至300~1000lx,棚内光源均匀,以免芝柄弯曲生长。适度疏蕾处理,去掉特别瘦小、细长的芝蕾,保持2朵/段(Φ≤15cm),3朵/段(Φ>15cm),让每朵灵芝较大且具较好品相。

6.3.3 芝盖形成期 当菌柄伸长到一定程度时,为避免菌柄过长且促进子实体分化菌盖,应采取如下措施,使子实体发育进入芝盖形成期。微喷灌水保湿:加大喷水次数和喷水量,空气相对湿度85%~95%。加大通风次数:菌柄长5cm时,及时加大通风量。适当调控温度至28~32℃,促使柄顶白黄生长点由原来的纵向伸长向横向扩大生长,以形成菌盖。

6.3.4 芝体成熟期 芝盖形成不会无限长大,发育到一定时期菌盖上表面就会产生孢子,芝盖边缘鲜黄色或乳白色生长点会慢慢消失,芝体进入成熟期。保持土壤湿润:尽量少喷水。加强通风换气:适当加盖遮荫物,大棚两侧膜上卷离畦床面6~8cm。适当调控温度至28~32℃。

7 芝体采收

7.1 芝体成熟标志

芝盖上面有大量孢子粉——褐色孢子堆积芝盖上表面1.0~1.5mm厚。芝盖边缘原来鲜黄色或乳白色生长点消失时,芝盖不再增大生长,这时标志着灵芝子实体发育成熟,可以采摘了。

7.2 芝体采收方法

用果树剪刀或园艺修枝剪,齐芝盖下芝柄1.5~2.0cm处剪下即可。留下芝柄的伤口愈合后,再形成芝蕾并发育灵芝子实体。

7.3 孢子粉采集

灵芝孢子粉的采集方法有:套筒采孢、套袋采孢、地膜集孢和风机吸孢等方法。一般而言,新鲜孢子粉收获量在10~20g/朵。

7.4 干燥分级

灵芝子实体采后及时烘干:35~55℃(先低后高)下一次性烘干,中途不停机烘烤。干品含水量要求:≤13%。

按照《LY/T 1826-2009 木灵芝干品质量》要求对灵芝子实体进行分级后再进行包装。

7.5 包装贮运

包装、标签:执行《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和《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之规定。

贮藏期一般不超过1年。贮存、运输:防虫蛀、防霉变;防雨、防潮和防暴晒。

[1]黄年来,林志彬,陈国良,等.中国食药用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23-1673.

[2]谭伟.灵芝降本增效栽培技术[Z].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和四川食用菌创新团队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培训资料.2016.

[3]谭伟.灵芝高效栽培技术[R].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ppt课件(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举办,山东·定陶).2016.

[4]谭伟,郑林用,郭勇,等.灵芝生物学及生产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张金霞,黄晨阳,胡小军.中国食用菌品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2017-06-12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文件农科教发[2017]10号)/(CARS-20)毛木耳和药用菌栽培岗位建设项目(农业部文件农科教发[2017]10号)/(CARS-2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食用菌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四川省农业厅文件川农业[2009]75号)。

谭伟(1964-),男,研究员,主要从事食药用菌育种与栽培研究。E-mail:332528058@qq.com。

猜你喜欢

菌袋灵芝栽培
春天来了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油麦菜栽培要点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自然栽培的味道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菌草灵芝栽培技术
固定菌袋插杆
夏季苦瓜栽培
灵芝霜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