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行本科学生导师制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7-04-02吕嵩岩郭晓淼李雪东袁双宏

时代农机 2017年8期
关键词:导师制导师管理

吕嵩岩,郭晓淼,李雪东,袁双宏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实行本科学生导师制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吕嵩岩,郭晓淼,李雪东,袁双宏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当前,很多高校都推行一种“导师制”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是为了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进行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为了更好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人才全面发展,能够更好的管理人才。文章主要结合当前“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歧进行探究,探索出最科学有效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的策略。

创业型大学;导师制;创业团队;课程有效性

1 实施导师制存在的争议及解决办法

(1)配备导师的时机问题。当前很多高校在决定实施导师制,对配备导师阶段上存在分歧,有的人认为在大学生刚入学就应该为学生配备适合的导师,这样有利于对学生选课、未来发展进行引导和规划,但有的人认为,学生刚入学忙于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不需要导师的指导。这些分歧虽然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应该从学生整体和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时期阶段,采取最合适的教育措施,例如,有的专业在入学一学期,忙于基础和思想道德上的教育,此时就不需要配备导师,有的专业则是入学就需要对未来有个明确规划,忙于专业技术的学习,此时就需要导师帮助指导和规划,因此,应该根据学生差异和特征采取适合的措施。

(2)关于师生比例失衡问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可是教师数量是有限的,而且教师平时工作比较忙,疏于对学生的管理,如不采取适当办法,导师制便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必须采取恰当的解决措施。根据该专业学生和导师人数,进行合理的分配,每位导师管理几名学生,每周利用午休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问题,帮助学生梳理问题,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教育。也可以与学生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在课外进行沟通交流,拉近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向美好方向发展。

(3)导师应担负的职责。当前很多高校认为导师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指导毕业论文设计、选课以及学业问题的指导,却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素质、心理上的关注,没有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这对学生未来在工作岗位中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优秀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综合素质、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够在未来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作为导师应该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心理上的教育,使学生知识、智力、技能、素质、道德等全面发展。

(4)相关保障机制不健全。很多高校盲目跟随“导师制”的热潮,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一些激励机制不明确,对于工作目标的内容不够细致,导致很多导师工作不积极,并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必须对此进行改进。高校应该制定明确的激励机制,才能调动导师培养人才的积极性,要有一个相应的管理和保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内容,以便导师尽职尽责的完成教育目标。

2 为了更好实施导师制采取的措施

(1)建立健全导师培训制度。导师需要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德行,为了建立强大的导师教育机制,必须对导师进行培训,使导师学习创新的教育手段和新的知识,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完善自我。组织教师集体交流、备课、实践教学观,相互探讨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也应该组织导师集体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拓展教师知识面,使导师有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便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建立导师考核评优机制。为了能够提高导师的教育水平和积极性,应建立明确的考核、激励、评优制度,这样就会打破导师停滞不前的局面,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一定能够调动导师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的积极性,也会尽职尽责的培养学生,因此,高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3)完善导师制的规范化管理。为了使导师制取得理想成果,应加强导师制的范管理,全方位进行管理,可以建立导师创业团队,由资质高的教师进行管理组织教育活动。导师制应该与奖金分配、职位晋升、岗位应聘、继续学习等相关联,制定相应的导师制管理办法文件,使导师制能够达到既传授学生知识又教学生做人的效果,对学生全方位进行指导和帮助。

(4)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导师制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因此,导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自己的学识和教育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课题、创业项目、社会实践以及科技创新等活动,让学生参与思考,畅谈自己的想法并对其进行鼓励,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都能够自我调整和解决。

3 结语

当前“导师制”是一种培养管理学生最为有效途径,对学生课程上存在的疑惑、未来发展的迷茫、生活中的困难、创新创业的问题都能够给予相应的帮助和解决,导师有时比较忙疏于管理,应该与辅导员、各科教师加强沟通交流,以便了解学生平时上课情况,进行管理和沟通,导师与学生建立良好、信任的师生关系更有利对学生的教育,导师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十分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

[1]邱占林.新建本科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讨[J].探讨与实践,2013,(4).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编号:16Q238。

吕嵩岩(1981-),女,黑龙江海伦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有机化学。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师管理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