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职院校法制教育

2017-04-02李永强

时代农机 2017年8期
关键词:铜川法制素质

李永强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铜川727031)

探析高职院校法制教育

李永强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铜川727031)

法制教育,对于高职学生法制素养的提升、高职院校法制文化氛围的建设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高职学生法制教育是对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文章从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入手,提出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策略,以完善我国高职院校法制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高职学生;法制教育

强化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是我国构建法制国家的必要需求。通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工作,能够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并在高职院校中形成良好的法制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法制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1 加强高职院校高职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法制教育是新形势对高职学生素质的新要求。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具备单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复合型全能型人才,需要掌握多层次的知识体系,才能跟上发展脚步。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高职学生必须要掌握良好的法律知识,具备必要的法律素质。法制教育对高职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正确教育引导,有利于不断提高和完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走向社会,高职学生必须学会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理性健康的成长。

(2)加强高职学生法制教育是减少高职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在多元化文化影响下,部分高职学生产生了崇尚消费以及各种功利化的倾向,同时,犯罪事件在高职院校中也时有发生,不断影响着当代高职学生的内心世界。据相关数据分析,高职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其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而且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不知道违法犯罪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是预防高职学生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

2 高职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不重视法律素质培养。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高专业、高技能的人才,比较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考核方式以考试为主,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在专业课上。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对非法律专业学生只开一门法律公共课,课时少,授课教师大多数是非法律专业的,其缺乏专业性。法律课程本身知识点比较多,内容枯燥,讲课方式仍以传统的满堂灌为主,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公共课也不够重视,以应付考试为主,因此,不能真正掌握法律知识,为自己所用,影响了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效果。

(2)学生功利心强,不重视法制教育。现在高职学生就业压力相对比较大,学生要不断考取各种各样的证书和考试来为就业做准备,除了法律专业学生,大多高职学生只关心专业课的学习和积累,或者只学习对自己有直接关系的课程,而忽略了其他课程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即使学习法律,也只关注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的,或者遇到法律问题会借助网络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但水平相对太低,效果不佳,法律素质没有多大提高。

3 提高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措施

(1)优化师资队伍,丰富法制教育内容,增强实用性。法制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并重,这就要求具有法律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法制教育工作,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聘请社会上长期从事司法实务的律师等专门法律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加入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教师队伍,以补充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法制教育教学质量。

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法学基本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法制教育内容,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的放矢,开设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及与生活、就业相关的法律课程,使法制教育能够贴近高职学生生活,满足其实际需要。

(2)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高职学生学法热情。深挖多种教学手段,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除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模拟法庭等多种教学手段外,还可以开展校警共建活动,与当地公安机关联合起来实行法制教育,请公检法等部门同志来学校作专题报告;还可以在学校举办法制宣传栏,进行法制图片资料展览,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为吸引学生兴趣,结合时事热点,给学生讲述当下热点案例,及相关法律知识,可以引申来讲法理及法律精神。不仅让学生从中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法律的极大兴趣,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结语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法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高职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也应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高职院校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以落实法制教育为基础,提高高职学生法律意识,使其知法、守法、懂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适应社会的需要。

[1]吴壁葵.高职院校法制教育途径的创新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5,28(10).

李永强,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铜川法制素质
峥嵘岁月刻进党员灵魂——铜川耀州区这样上党课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铜川探索党建工作绩效第三方评估
“旅游+”助推铜川全域旅游发展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