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迁移理论的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影响及策略刍议

2017-04-02谢利英

时代农机 2017年8期
关键词:机电类相似性教学内容

谢利英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湖南衡阳421002)

基于迁移理论的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影响及策略刍议

谢利英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湖南衡阳421002)

学生的学习迁移是一种个人能力,并非是先天所具备的,需要在强大的知识积累下,多元实践经验操练中加以实现。所以,在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发挥。

迁移理论;实践教学;影响;策略

1 迁移理论的内涵

(1)侧向迁移与纵向迁移。侧向迁移与纵向迁移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知识参与。侧向迁移主要是指学习成员在既有的认知体系,知识结构之下,进行现有问题的解决与实践操作;纵向迁移主要是指学习个体面对新知识经验体系的冲击,需要运用原有知识结构进行新概念情境中的应用。

(2)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主要体现在知识迁移的范围之上,特殊迁移的知识范围大,一般迁移的知识范围较为狭小。研究认为学习为将来服务主要有两种操作形式。一种主要是指通过习得性行为去从事现有的相似性强工作的适用性。另外一种是通过提前的学习经历以实现日后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这一学习行为被称之为非特殊迁移。

(3)低路迁移与高路迁移。低路迁移主要是指学习人员在经过充分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之后内化为个人的职业能力,在进行能力迁移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太多的内省行为。高路迁移主要是指学习人员有意识的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现实问题的解决。

2 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学生在参与高职专业实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习素材的相似性问题以及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间的内在联系等问题。相似性因素主要是指学习过程中共同部分所决定的,当共同部门的程度高,就会显示出较大的相似性,进而容易导致学习迁移的产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共同部分主要指向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的建立以及学习过程等环节。学习材料的相似性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类是指结构上的相似性,另一类主要是指表面特征的相似性,学习迁移理论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需要尽可能争取学习素材结构上的相似性,降低学习材料表面上的相似性特征,以促进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灵活运用,通过学习成员既有的知识积累,以提升在专业实训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高职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高的追求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中的相似性,有利于学习者迁移能力的调动与发挥。

实训过程中学生原有认知因素的影响。学生原有认知因素对学习迁移能力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以及知识迁移的程度。其认知因素对迁移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学生原有的教育背景。学生已有的受教育程度,知识积累是产生知识迁移的前提条件,部分专家学者具有很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其主要影响因素就在于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具有多元化的教育背景,并且同时具备不同层次的经验背景。②学生既有的认知能力概括水平。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概括能力越强,其自身知识迁移的能力也就越灵活,并且学生的分析能力越强,对于自身来说产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也就越明显。并且,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情景之下将会有助于知识迁移能力的发挥。③学生自身所拥有的认知技能或实践操作策略。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自身认知策略将会直接影响迁移的产生。因此,在日常学习情景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运用已有的认知策略,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的迁移、变化,以解决现实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3 迁移理论对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的影响

(1)对教学人员教学的影响。注重教学内容的精讲精练。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进行大量课下练习是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学生的知识基础越坚实,越有利于后期的知识迁移;与此同时,在进行大量知识练习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智能方面的引导,加强对归纳、总结、抽象的概念等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智能性的知识学习中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其次,教学人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自我调控与知识迁移。这一要点的实现需要学生个人自主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不同知识种类的融汇贯通,这样才能够为日后知识迁移能力的发挥奠定基础,熟练应用于各种不同职业情境。在高职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理论的灵活运用。多多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职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相似性强的知识学习,仔细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别,在把握共同性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内在体系的梳理。

(2)迁移理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首先,寻找学习素材之间的共有属性。学习迁移理论所强调的重点就在于知识内部的共同性。所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人员敏锐地寻找出潜藏在不同知识体系之下的共同属性。学习人员对知识鉴别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学习中进行知识的比较、分析,寻找其内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通过对新旧知识体系的分析,寻找两者之间的共同属性,在已有知识联系上寻找出新的突破口,并且逐步培养自己寻找新生事物间相似性的思维习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虽然学习情境,知识内部联系的相似性能够加大学生迁移能力的发挥,但是,有时相似性的产生也会阻碍学生的学习。这一障碍性在概念性理论学习过程中表现明显,特别当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似性远远超出自身差异性的情况下。因此,在学生学习两个相同概念时,需要首先明确区分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区别。

4 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促进迁移的策略

(1)教学人员需要合理编排实践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编排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学辅导人员在实践教学知识的选择与呈现上都需要非常慎重。在高职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要重点强调和突出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以及典型案例的分析解释。科学合理的安排实践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发挥,这就需要教学人员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安排优化处理,教学内容重点,关键性知识突出强调,并且注重不同知识内容之间的逻辑安排,对等关系。在最大限度之内防止各个教学环节之间出现衔接不顺畅、相处割离、破碎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为了促进知识迁移的良好运转,需要尽量追求教学结构层面的相似性,与之对应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实践操作情况保持最大的相似性。

(2)科学安排高职实践教学的操作流程。实践教学操作流程的科学安排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教学人员需要从宏观课程内容结构设计到具体教学操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处理,并且明确反映出学习迁移的内在因素。在宏观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教学人员需要以基本的知识理念、操作技能以及观念态度作为课程教学主线,并以此为教学线索,开展教学活动。在微观的设计层面,教学人员需要着重强调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建设,或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相似性的课程教学,为学习迁移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高职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细化分解,在阶段性学习目标与课程内容的设计中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改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学人员可以将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目标分解为详细的市场调研、创意训练以及媒体研究等不同层次。最后,结合典型事实案例与其他课程内容的教学安排进行相似度高的课程实践,为学生的知识迁移提供客观环境。

(3)提升实践学生的认知技能。学习迁移的教学理论,核心强调的是运用学习人员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进行新知识学习的能力迁移,因此,学习人员自身的认知技巧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基础。所以,在高职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需要有意识,有目的性的运用教学策略,将不同的认知技能传授给学生,促进高职学生对已有理论知识,实践技巧的熟悉掌握,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学人员也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熟练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在学以致用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1]徐洪学,郭秀英.论学习迁移理论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3):21-23.

谢利英(1972-),女,湖南耒阳人,大学本科,副教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研究、教学、实验及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

猜你喜欢

机电类相似性教学内容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基于Spring Boot的机电类特种设备风险防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更正启事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工作中的沟通探讨
接地技术在机电类特种设备中的应用及检验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V4国家经济的相似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