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在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2017-04-02何慧丽

时代农机 2017年8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工程造价院校

何慧丽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8)

BIM在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何慧丽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8)

文章针对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限选课程”课程设置的滞后性及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想象力欠缺的现状,提出基于BIM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搭建BIM课程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BIM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形成有别于本科院校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BIM教学改革理论和方法。

BIM;工程造价;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1 高职学生学习工程造价课程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高考招生形势的变化,高职学生生源质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普遍高考成绩低,在中小学时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思维欠缺,很难理解专业技术课程,对课程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概念上,没有形成直观的认识,所以学习过程中出现难以接受、厌学和不学的现象。调查表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如下:大约有20%的学生由于基础差,进入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后,上课听不懂,理解不了而放弃学习;30%的学生虽然想学习,但空间思维想象力欠缺而不能理解课程内容;30%的学生课堂能够听懂,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课下实例练习的主动性不强;只有20%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工程造价专业课程。

2 目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最大的不足是缺少可视化教学模式。学生很少到施工现场接触具体工程流程或观看施工过程,很难体会到具体施工工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即使一些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拥有实训设施,具有半成品房子,但是基本上缺少动态观察,只是停留在局部少数一些工序,大量工序还无法做到完全可视化。主要表现在:

(1)缺乏三维可视化构图思维。目前工程造价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主要依靠PPT或者现场模型,由于工程的场景变化很多,图纸变化也很大,依靠单一的图纸讲授,结合比较简单的房屋建筑模型进行介绍,无法从多角度看到建筑物的全貌,很难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识图的要求。

(2)缺乏整个施工过程模拟以及工序工艺的理解。目前的施工技术课程也主要是通过PPT进行演示,配以少量施工现场视频进行教学,主要是老师讲解为主,学生缺乏动手模拟的机会,很难身临其境地学习体会,去了解每一道工序,更难结合工程预算定额里面所包含的工序。

(3)就业面狭窄难以适应宽口径就业要求。随着工程领域BIM时代到来,目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工程预算员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很难适应BIM时代所需要全方位掌握工程建设知识,而且系统地了解或者参与每一个项目管理流程的要求。

3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1)建筑产业现代化对BIM技术人才的呼唤。BIM已经成为工程建设行业的大趋势,行业需要越来越多能够熟练掌握BIM的人才,但是,人才培养规模却远不能适应行业发展趋势。人才大量缺乏是建筑业采用BIM的挑战,很多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落后,没有及时更新,很难适合大数据时代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因此,将BIM技术融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掌握创新工具的新型BIM人才顺应了行业市场发展需求。

(2)目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的滞后性。BIM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革新和动力,推广BIM人才问题是关键。而目前高职院校由于课程体系主要是按照高职高专教育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类专业分委员会的意见来进行设置(即采用“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限选课程”的结构体系)的,具有滞后性,很难培养出BIM时代需要的人才。因此,必须改革工程造价课程结构,搭建BIM课程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BIM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形成有别于本科院校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BIM教学改革理论和方法。

4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开设BIM课程的建议

(1)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课程开设。借助3D可视化模型,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识图和制图课程中,掌握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平法图集),通过BIM技术快速识图,加深对设计图纸的理解,课堂完成图纸绘制。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的作业或课程设计也可以按照任课老师要求更加清晰明了地完成。

(2)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开设。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主要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施工流程和特点,掌握施工各工种之间的技术、施工的工艺原理及施工组织,从而增加对定额所包含工序内容的理解。BIM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教师就是企业的项目经理,学生就是企业的员工”的模拟环境。用BIM4D(3D+time)模型进行虚拟建造,可以直观、精确地反映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施工模拟技术可以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计划、4D精确地掌握施工进度,优化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场地布置,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和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另外,学生操作起来像玩电脑游戏一样按照步骤操作,一方面激发了高职院校学生不爱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另一方面也加深学生对施工过程和工艺的印象,保证课程目标实现。

(3)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开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土方工程、桩基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及钢筋工程、屋面工程等的工程计算和工程量清单计价能力。BIM软件,最终目标是将设计图纸能直接导出相应的工程量,而目前工程量的计算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这部分工作量还是由工程造价人员按照CAD文件重新进行建模后由计算机自动进行统计。这样虽然比传统手工算量节省了大量时间,而且减少手工计算带来的差错,但同样需要不断根据调整后的设计方案及时更新模型,如果滞后,得到的工程数据往往会失效。而BIM是一个富含工程信息的数据库,可以真实地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工程量信息,借助这些信息,计算机可以快速对各种构件进行统计分析,大大减少繁琐的人工操作和潜在错误,非常容易实现工程量信息与设计方案的完全一致。通过BIM获得准确的工程量统计可以用于前期设计过程中成本估算、在业主预算范围内不同设计方案的探索或者不同设计方案建造成本的比较,以及施工开始前的工程量预算和施工完成后的工程量决算。随着BIM技术的成熟,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开设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将成为一种必然。

(4)基于BIM的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开设。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主要包括招标流程、投标流程、工程索赔及合同谈判等内容,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通过理论讲授来完成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但工程索赔作为工程实践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程内容往往很难得到重视,学生谈判能力和证据搜索能力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中也无法得到锻炼。若开设了基于BIM软件的专题实训,如招投标沙盘模拟及合同管理沙盘模拟。结合工程实践进行训练,会使学生尽快适应工程项目的现实环境。

基于BIM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开设是要为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提供一种能够真正实现“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5 结语

BIM是建筑业又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作为全世界信息化技术的交点,被认为是解决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的关键信息技术。随着BIM技术在建筑业影响加深,必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飞跃阶段。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作为造价人员的输出基地,为适应建筑业的需要,提高学生就业渠道和就业质量,必须进行课程改革,规范BIM人才培养,在现有课程中融入BIM技术,借助于BIM技术平台,通过工学结合模式,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用知识。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中应用BIM对提高学生职业工作能力是必不可少、有效的途径,BIM的全方位运用必然会带来全方位信息化教学浪潮。

[1]陈金华,郭华伦.在高职建筑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BIM课程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何慧丽(1984-),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工程造价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工程造价之旅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