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索

2017-04-02曾献芳

时代农机 2017年8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农作物节水

曾献芳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岱西灌溉试验站,安徽宿州235200)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索

曾献芳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岱西灌溉试验站,安徽宿州23520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农业生产中灌溉技术起着重大作用,虽然随着科技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干旱缺水和水污染严重的影响,目前水资源依然匮乏,如何让稀缺的水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将对加大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提高灌溉水平做简要分析,希望能为推动农业种植效益的快速增长有所帮助。

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工程;应用

农业生产中灌溉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现有的灌溉技术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再加上水资源输送配套设备不健全,致使水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解决了农业生产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推动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将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中对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要注意节水灌溉的特点,合理利用。

1 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水资源短缺已然是目前我们农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我国是农业大国,大面积的农业耕地需要灌溉,但是各个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出现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所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尤为重要。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恰当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科学灌溉也能促进农作物的快速生长,提高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2 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

(1)渠道防渗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过程中,水的输送非常关键,为了节约水,使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需要注意防渗,以保证水资源能够足数用于农田。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灌溉传输渠道的修建主要选择石块和防渗材料,再用混凝土来控制水体蒸发,混凝土渠道一般选用U型,目的是扩大水的传送容量和减小过水断面,提高灌溉的成效。近年来,一些地方选用聚苯二烯泡沫塑料板铺于砌石和混凝土防渗板下,起到了保温和防水的作用,解决了多年来渠道防渗难以解决的冻害问题。随着科技发展,塑料薄膜管在渠道防渗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成本低,是目前发展空间较大的一项技术。

(2)管道灌溉技术。水在输送过程中蒸发是在所难免的,用沟渠输送水时,沟渠附近杂草也会吸收一部分水。为了减少水的损失一般选用管道输送,以保证用水能够全部到达农田,同时在之后的灌溉中,能保证水流可以直接到达植物根部,农作物可以吸收足够的水分,避免水分浪费。

(3)喷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进行灌溉的目的是给农作物充足的水分,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此目的的最佳方法是喷灌,目前喷灌是农田水利工程中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喷灌主要在水泵的动力作用帮助下,将水压出,根据设定好的程序到达一定高度,再通过自然力的作用,将水通过细密的喷头灌溉喷向农作物,以最大范围达到对农作物的滋养。水体是以细密的水流喷向农作物,这样可以保证节约水资源,也可以使灌溉细致均匀。

(4)喷灌技术可分为半喷灌技术、固定喷灌技术、移动喷灌技术和移动机组喷灌技术。半喷灌技术主要采用铝管和地面移动涂塑软管进行喷灌,涂塑软管相对成本低,但是在使用中需要人工对管道进行移动,在大田粮食作物的灌溉中应用广泛。固定管道喷灌在使用过程中工作强度低,管理相对简单,多用于多年生果木的灌溉。移动喷灌可以沿水源移动,干管和支管都可铺设在地表,并可移动,应用相对少。移动机组喷灌使用过程中比较灵活,适应性强,方便管理。

3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注意事项

(1)控制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传统农田水利灌溉运输系统主要是挖土成渠,直接通过渠道将水输送到农田。对于这种渠道如果管理不到位,会导致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蒸发和渗漏,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相关调查显示,每年水资源在灌溉中实际到达农田的只有60%左右,这样水资源损失比较严重,所以一定要在水资源输送环节下功夫,以有效节约用水。要建设防渗漏型输送管道,同时及时检查管道渗漏,以控制水资源的浪费,减少成本,提高灌溉效率。

(2)因地制宜调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实际情况,如环境、气候、水资源情况、降水情况等来科学把握。对于地形差的农田可采用移动灌溉,对于产出效益不高的农田可以采用地面喷灌方式。同时要想达到节水目的还要分析农作物的结构和需水情况来进行灌溉技术调整。对于干旱的地区要注重培养低耗水作物,为了涵养水源,要控制植物种植面积,通过调整农作物的结构,再加上它们对水的需求量来合理调整灌溉技术。

总之,作为农业大国,要不断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节水主要靠节水灌溉技术来实现,而节水灌溉技术的全面应用是一项长期复杂工程,它能在水资源短缺情况下解决农作物对水的需求,在节约水资源的基础上为农田灌溉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1]徐文静,王翔翔,施六林.中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11):184-187.

曾献芳(1971-),女,安徽萧县人,大学专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灌溉试验。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农作物节水
坚持节水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节水公益广告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