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构建保定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研究

2017-04-02贾俊敏米哲刘俊霞王颖樊青青王立杰

时代农机 2017年8期
关键词:保定市农业产业京津冀

贾俊敏,米哲,刘俊霞,王颖,樊青青,王立杰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构建保定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研究

贾俊敏,米哲,刘俊霞,王颖,樊青青,王立杰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文章主要对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意义进行阐述,对现阶段保定市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构建保定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相关策略和路径,以期实现河北省保定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完善,保障河北省保定市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京津冀;协同发展;保定市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传统农业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传统农业改革已然迫在眉睫,对农业产业的改革不仅是对方式和技术上的转变,还需要对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进行构建。对于河北省来说,当地农业发展程度较高,对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优势力量,但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构建保定市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来说,则面临一些问题,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意义上看,对河北省保定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研究依旧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1 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意义

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农业相关资源的集中,从而调动更多的农业技术力量,实现农业产业体系的完善,从机制上形成创新力,紧跟时代步伐,突出关键点,实现与生产力紧密结合的目的。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形成,还涉及到农业科技相关方面,对农业科学技术项目的有效规划,能最大限度使农业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受惠于国家、各级政府,乃至社会、企业、农民,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资源浪费。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落后现象,主要表现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力不稳定,农业产量逐年下降,有效灌溉率较低等。这是因为部分地区实行的依旧是传统农业,而忽视了不断进步的现代化发展。发展和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集约式的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高,加深农业生产操作有效性,充分挖掘农业产业的潜力,改变落后的农业产业局面。对于河北省保定市来说,农业的发展受到了市场、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所以发展构建保定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仅能实现地区的特色性,与京津冀地区形成产业模式的互补,还能带动一批企业的发展,形成有效的组织性和良性农业产业发展环境,优化集群层次水平,形成完善的农业产业链条,完善与农业产业相关联的服务分支机构,实现创新发展目的。

2 现阶段保定市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保定市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现阶段保定市农业发展势头较好,其格局分为粮食、蔬菜、果林、畜牧四类,也是保定市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形成了保定市的特色农业产业,并不断推进调整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具有特色化、一体化、自产销为主的发展现状。据2017年4月保定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定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已达到67.8%,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00万亩,省级农业园区数量、规模均居全省第一,所以保定市具有一定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础。而《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河北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要达到70%,因此保定市还需继续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而对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来说,保定市具有相对较强的优势,因为保定市境内坐落多所科研院所,其中涉及到农业技术专业的学校有:河北农业大学、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等;涉及到农业技术的研究所有:省植物保护所、省微生物所、市农科所等。相关部门与这些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交流,可以保障现代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

(2)保定市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①缺乏龙头企业支持。保定市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农业产业组织经营竞争能力较弱,主要是由于保定市缺乏一定的龙头企业支持。相关统计结果发现,截至2010年保定市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仅1家,虽然在之后也逐渐发展起来了一些企业,但截至2017年初,具有国家级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也屈指可数,且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均不高,这就使得保定市相关的农业产业科技质量与农业产业的品牌竞争力都相对较弱,同时农业加工企业与农户规模均不大,具有较大程度的分散性,经营管理的水平依旧有待提高。②缺少其他相关政策支持。从政策支持方面看,保定市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依旧缺少金融、税收、保险、财政等方面的支持,这就无形中使得农业产业的生产力无法较大程度的得到提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核心竞争力就意味着产业中企业能否长足发展,而作为保定市农业产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除了人才的投入不足外,还表现为产业发展的创新程度不够,这里的创新程度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投入的创新不足、从业人才的素质创新能力不足,还有相关科研项目推广创新能力不足,这些不足都较大程度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限制了农业加工能力的提升,制约了农业产业科技含量的增多。③相关产业关联性不高。从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宏观层面上看,保定市农业产业在区域内,相关产业关联性不高,对于上游和下游企业之间的相关联系性存在一定断层,所以就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来说,其农业产品的生产配套产品的后续力不足。保定市区域内的县城、乡镇存在较多产业结构重复的现象,导致了辖区内出现较强的原材料、劳动力、产品售价等方面的竞争,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制约了保定市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形成,是一种负面的能量。④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落后。在保定市农业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其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然过于落后,并不适合当前不断进步的农业经济。由于发展模式和增长率的转变,新的经营主体登上了农业发展的舞台,传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脚步,主要表现在相关地体制在实际运作中不顺利,不能满足实际的农业发展需求,相关市场主体的发育状况较差,导致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益。

3 构建保定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策略研究

(1)构建农业产业特色化,发展企业龙头力量。保定市辖区内各个地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对保定市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上看,各个地区应该充分发挥本地的自然、经济、技术等相关方面的特色,强化本地的优势力量,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充分调整,取长补短,相互补足,形成具有保定市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不仅有利于建设农业集群,发挥集群效益,还能促进和完善保定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保定市还可以从龙头企业的发展对当地农业资源优势进行重组,实现农业产业特色化的强化发展,形成规模性、优势性的企业力量,实现保定市农业市场上空间的多层次,形成多元化的农业产业的生产基地。通过龙头企业的力量强调农业技术开发的重要性,对农业产业生产基地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形成农业产品的质量检测体系,利用专业性对农业产业的市场进行有效拓展,加强产业发展和农户之间的联系。龙头企业需要对自身企业规模、管理等进行有效的提高,同时关注企业的良好品牌效应,实现企业信誉的提升,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化农业产业的企业改革,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提高效率,专注生产,加深农业产业发展中各主体机构之间的联系性。

(2)改造农业设施升级化,实现动态监管服务。保定市各县区、乡镇应该对当地农业设施进行基础化建设,对已经具有基础化建设的区域实现农业设施全面升级,能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的相关生产,以市场的基础建设推动生产的提高。利用京津冀地区相关产业的影响力,实现对农业设施的优化升级,在相关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农村相关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从交通运输的优化改善开始,提高农村的交通条件,保障农村农产品运输顺利。同时对辖区内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进行有效改造,对农产品批发用地实施有效的管理,维护和保障农产品交易的顺利进行。对农业产业的影响扩大化,还可以从农业产品推广入手,研究相关区域内的特殊农产品,开展一系列的特色农产品展销会,以此推动农产品销售,有效实现营销策略。对农业设施升级建设中,还需要考虑物流因素,所以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中不能缺少大型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的建设,由于农产品具有一定的鲜活期,所以这类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必须对具有鲜活特性的农产品实现冷链物流配送。由于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为了稳定市场需要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中,增加一定的动态监管能力。动态监管主要是对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行为,对已经存在的农产品交易平台进行有效地市场动态监督。从发生农产品交易的行为中进行抽样分析,并且出具一段时间的检测报告和预测报告,形成具有一定系统能力的监管机制和预警机制,不仅能实现对市场的调节和整顿,还能实现规避一般性风险的职能。

(3)加强政策优惠扶持性,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对于一个产业体系的构建来说,要完善发展就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保定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就需要政府的有效引导和大力扶持,保定市可以借鉴京津冀相关产业发展的模式,以政府力量推动产业体系的构建完成。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财政和税收方面的优惠和扶持,二是对金融和担保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另外,从信息收集与分析的角度,对保定市现有的相关政策进行宏观层面的分析,能实现对农业产业相关风险有效的评估与预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创新是强化保定市农业产业稳定发展的有生力量。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促进需要筹集大量的投入资金,所以需要对相关资金渠道进行有效开发。例如,建立农业项目科技研究基金,对不同的农业项目展开不同领域的研究。从农产品的种植品种、农作物灌溉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实现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对核心技术进行优化和创新,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园,营造出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氛围,促进农业项目的大力开展,培养多元化农业技术型人才,增加特殊区域的知名度,促进农业产值的提高,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4 结语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构建保定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研究是对保定市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策略性思考,保定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性探索是河北省部分市区的探索缩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下,重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条,形成有机的产业体系,不仅能促进保定市当地的农业产业的发展,还能形成一种产业发展模式,以此实现河北省农业产业的稳步和可持续化发展。

[1]朱明,郭红宇,周新群.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建设方案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1-5.

[2]胡勇,何心益,宋建锋等.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远程协同创新平台发展战略及制度体系研究报告[J].决策咨询,2014,(3):47-50+56.

[3]曹博,赵芝俊.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2017,(1):99-104.

[4]曹慧,郭永田,刘景景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1-36+131.

本文为2016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名称:《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构建保定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研究》,编号:2016196。

贾俊敏(1977-),女,河北清苑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保定市农业产业京津冀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农业产业的改革与创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