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戏曲走进高校课堂的初步构想

2017-04-02

关键词:戏曲艺术文化

佟 丽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地方戏曲走进高校课堂的初步构想

佟 丽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把地方戏曲融入高校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它不仅可以丰富现有的音乐学科内容,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与传承地方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对于保护地方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免于消亡有着积极的作用。地方戏曲艺术能否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得到新的发展与传播,地方高校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让戏曲艺术走进高校校园,将地方高校发展成为戏曲艺术新的教育基地,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地方戏曲;文化传承;教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戏曲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绝佳载体。“天地是一个大梨园,梨园是一个小天地。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男女贤愚,悲欢离合,哪一个人、哪一件事,能逃得出梨园内扮演的光景?”[1]这是一部描写清末戏曲艺人生涯的小说《梨园外史》在开篇中所说的话,虽语出惊人,但中国人的道德标准、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都可凭借戏曲的承载而得以展现。作为一种文化艺术,戏曲必须严肃、认真,并且有深度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所展现的精神面貌。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它能够走进高校校园,对于传承民族传统、普及戏曲音乐知识、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戏曲艺术进校园对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戏曲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重点保护项目。我国的每个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特色并深受民众喜爱的戏曲艺术形式,这充分体现了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为了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部自2008年起多次开展“戏曲艺术进课堂”活动,高校作为传播先进知识与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责无旁贷。戏曲艺术走进高校课堂有助于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品类繁多的戏曲种类,激发起学生探究中国戏曲文化艺术的兴趣,同时对于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特别是戏曲音乐程式的认识,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达,使现代人的欣赏习惯与审美品味发生了改变。伴随着这些改变,曾经我们熟悉的风俗民情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地方戏曲为代表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地方戏曲有别于传统大戏,它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特点,受到特定的时间、地域、群体、生活习性甚至语言环境的影响,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国家在文化领域方面的政策正不断走向完善,在大力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好环境下,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文化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特别是在高校教育中,如何因材施教,寻找契合当代学生的审美习惯,并以此为基础培养一批具有一定戏曲艺术欣赏能力的年轻群体,对于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逐渐增大。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冲击,使戏曲演出市场越来越小。目前面临的窘境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诸如,剧本流传范围小;职业演员、编创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普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各类型文化娱乐形式的冲击等。针对这些不利因素,使地方戏曲得到传承和发展更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戏曲艺术的表演形式多么精湛,如果整个社会环境没有为其提供良好地展示平台,那么发展戏曲艺术只能是空谈。对于地方戏曲而言,要想获得更长久的发展,就要随着时代和群众的需要,既要遵循自身的艺术特色和规律,又要不断寻求新的变化,在继承与创新中找到平衡点。由此可以看出,让地方戏曲进入课堂,已经变得十分迫切。

二、戏曲艺术进校园有助于学生德育、美育功能的培养

地方戏曲之所以受到百姓的喜爱,一方面它是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相融合的产物,体现了艺术表演形式的多元化;另一方面许多剧目反映了社会现实,日常中发生的生动、有趣的故事都可以通过戏曲艺术形式得以展现,特别是一些颇具生活情趣的地方戏最能反映出地域文化特征和人们的审美倾向。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来自本地区或者邻近县区,地方戏中所展现的表演程式和使用的唱腔念白是他们所熟悉的,特别是用当地方言演唱的唱段更能激发起学生欣赏戏曲的兴趣。地方戏曲因在发展过程中受流布地区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剧目大多表现为讲述历史人物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大戏,还有表现各阶层市民生活、反映男女爱情故事的生活小戏,因此它在宣扬中国传统德育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故事表现了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素材大多来自于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因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最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好的剧目所反映出的深刻思想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爱情观。

戏曲艺术在历经数世纪的发展后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表演模式,从表演程式、唱腔风格、剧情结构、服化道具等多方面展现着它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和美感。这种美感将伴随着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深入了解而渐渐影响着他们的审美习惯,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品位与水平。大学校园里从不缺少热爱艺术的学生,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小接受过戏曲表演方面的训练,将这些学生发展成为戏曲艺术潜在的受众群体,进而影响更多地同学喜爱戏曲艺术,对地方戏曲走进高校校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戏曲艺术进校园的具体实践

(一)戏曲艺术进校园离不开政府、学校、社会团体的支持与合作 戏曲艺术进入高校校园,目前来讲缺乏的是真正适合高校学生的戏曲类教材。

针对这种情况,地方高校可以以政府为依托,联合当地专业剧团共同编写适合本地区戏曲普及与推广的教材。目前,地方高校所使用的音乐教材多以国内外的经典之作为主,教材中很少有涉及戏曲音乐方面的内容,更谈不上切合本地特色的地方戏曲,学生对于地方戏曲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考虑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我们应当适当调整教材结构,优选一批既能体现不同地域风情的民俗题材,又是音乐优美、唱腔生动、易听易学的精品曲目,寓教于乐的同时让学生逐步产生对家乡戏曲文化的认同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积极、自觉地参与到戏曲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中来。高校应当积极与剧团合作,定期在校园内组织精品剧目展演活动,一方面使学生亲身感受来自家乡的戏曲的艺术魅力,学生会感到亲切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从更直观的角度获得陶冶与熏陶,使戏曲成为学生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高校对戏曲艺术的发展应有清醒的认识,应当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分析地方戏曲目前所处的现状,地方戏曲要想发展只有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高校可以借助改革的契机,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地方戏曲的兴趣,比如:开设戏曲欣赏选修课程,加大戏曲教学师资力量,或聘请老艺人、老艺术家为学生上课;鼓励和扶持大学生社团组织开展戏曲活动,让更多未接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大学生投身于戏曲文化建设;多鼓励戏曲类节目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型文艺演出,为非专业学生的表演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力争把经典剧目的精彩唱段搬上舞台;在学校网站和校园广播上开设戏曲唱段欣赏类栏目,使戏曲真正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二)戏曲艺术进校园将丰富和完善音乐学科教学体系建设 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多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主,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形式新颖、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正逐渐退出高校音乐的教学体系中。这些年随着国家教改方针的逐步完善,这一现象在专业音乐院校有所缓解,但在许多地方高校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戏曲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式出现在高校音乐教育的课堂上,这种情况更加稀少。戏曲艺术历经岁月沉积,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内涵,从唱腔风格特点到传统剧目内容,从演唱方式到旋律腔调的进行,无不体现了意蕴深远、沁人心脾的艺术魅力。地方戏曲的演唱形式与当地人民的生活语言、风俗习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本地区群众情趣爱好的反映。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庙会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地方戏曲在演唱方面的需要。这种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可以帮助高校充分利用地方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旅游专业或文学历史专业相关学科的教学提供便利,既培养了学生对本地区民俗风貌的了解,又加深了学生对戏曲表演的喜爱,同时带动了地方戏曲旅游资源的开发。

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增加地方戏曲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善于听、说、读、唱的特点,将书本知识与戏曲表演相结合,让戏曲表演中的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便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一种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新课堂形式,对于地方戏曲进入高校课堂是全新的尝试与探索,必将对地方戏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

目前,国家正大力倡导“地方戏曲进校园”文化活动,全国许多省份的地方高校积极准备,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要将教改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并持续推广。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对于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要善于发掘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让他们既成为戏曲艺术新的受众群体,又承担起传播戏曲艺术的任务。让戏曲艺术走进高校校园,对于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欣赏趣味与审美水平,必将起到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

[1]潘镜芙,陈墨香.梨园外史[M].北京:宝文堂书店,1899.

[2]李爱珍,吴跃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3]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4]韩晓莉.被改造的民间戏曲:以20世纪山西秧歌小戏为中心的社会史考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蓝雪菲.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研讨”[J].音乐研究,2008(129):11-15.

[6]邹世毅.传统戏剧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J].艺海,2015(02):9-12.

Preliminary Conception of Local Opera Entering College Classroom

TONG Li
(School of Music,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To integrate local opera into college education is to explore a new teaching model.It not only enriches the contents of the existing music discipline,but help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omotes and develops the local culture,enriches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campus,is more important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local opera from the demise of this traditional art form,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The local opera art can be developed and spread the new background of the age of the popularization and education of the young generation,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 duty to.t is of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o let the 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into the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and to develop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o a new educational base of traditional opera art.

local opera;culture inheritance;teaching

G642

A

1674-0882(2017)06-0101-03

2017-07-25

佟 丽(1981-),女,天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责任编辑 赵晓洁〕

猜你喜欢

戏曲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