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一笑已去,留下百般滋味

2017-04-01薛朝玉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罗尔善款慈善

薛朝玉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6年底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题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屏。文章作者罗尔通过小铜人公司发文为患白血病的女儿罗一笑募捐,随后网友通过微信打赏捐款逾百万元,远远超过治疗所需费用。不过,很快有人爆料称,罗尔家并不贫穷,有三套房,另有网友称罗一笑参加了医保,治病报销比例超过70%,罗尔家花费还不到2万元……网民们指责小铜人公司借势营销超越了道德底线。质疑患儿父亲未能穷尽个人能力进行治疗,甚至怀疑其隐瞒个人财产情况,欺骗了大众的善心。日前,相关方表示将会原路返回网友260余万微信赞赏资金。罗尔和小铜人公司也通过公开声明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表达了歉意,并对广大爱心人士表示感谢。

对此,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及含义作文。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要求针对“罗尔事件”进行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件进行深度解读和剖析,可以多角度地观照,但表达的观点要能引起有意义的思考。

角度一:针对材料中“小铜人公司借势营销超越道德底线”,可以立意:反对恶意营销骗取公众善意。

写作技巧:要指出小铜人公司在整个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揭示其实质,剖析其危害性。如这是用营销套路“猎取善良”,其实是一种“精神碰瓷”,甚至还带有道德绑架的色彩,使真诚和善良遭遇“套路”,如果放任善良被肆意窃取变卖,博名、博利、涨粉儿,让大众一次一次经历“狼来了”式的愚弄,最终恶果便是整个社会的信任被透支。这种社会信任透支将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在怀疑中失去求生的最后机会。分析问题之后尤其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互联网捐助必须追求更多的“程序正义”,引导人们思考:在传播界日益消弥的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呵护善良不被猎取?同时指出:不能走极端,在避免事件重演的同时,应鼓励善良生长。这才是我们的终极关怀。

角度二:针对“罗尔隐瞒个人财产情况,欺骗了大众的善心”,可以立意:应当诚信求助。

写作技巧:首先指出罗尔在此事件中夸大了自己的困境,透支了自己的信用,虽然所捐之钱已原路退回,但善良和信任能退回吗?其危害性就是对慈善的冲击,损伤了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以其危害性反證诚实求助的重要性。还应当正面分析诚实求助的必要性:所有的善必须以真为前提,任何求助都以求助者提供完整、确切的求助信息为道义条件,公众需要的永远是全面准确的事实真相。罗尔蒙羞其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坦陈真相。真相才能让人表达同情,才能让人产生共情。最好还要辩证地指出:在谴责罗尔的同时,不要迁怒无辜的孩子;同时还要提醒人们:罗尔有诈,但爱心理应永恒。这才是我们的最终期许。

角度三:还可以结合整个事件,对慈善体系、个人求助等进行思考。

写作技巧:《慈善法》实行后,国家民政部通过了首批13家慈善互联网募捐平台,但其中并不包括微信打赏。《慈善法》规定个人不可以公开募捐,但是并未禁止个人求助,也未禁止以营销的手段进行个人求助。微信打赏方式现在属于监管的“灰色地带”,从《慈善法》未能通过“罗尔事件”的考试,应当积极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慈善体系,规范个人捐助行为。只要观点明确,合情合理,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就行,主要目的在于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思考。

媒体评论

1.公益募捐需转型

罗一笑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印证:公益捐赠还是要通过专业的公益组织来操作,从而实现善款的规范使用,让更多的受助者受益。或许很多人不相信公益组织,是因为担心郭美美事件再次出现,但如果用心了解就知道,近几年,已有很多可信任的公益组织迅速发展,专业程度、透明性等都完全值得信任。

这些备受公众关注的骗捐事件,对公益行业来说也是一种鞭策。全行业都应该努力倡导、推进个体求助募款向专业组织募捐、管理的公益规范化发展,建设更便利、更具公信力的公开募捐渠道和组织,让公众能放心地将善款交给专业公益机构,并积极参与善款监督,构建一个良性运行的公益生态。如此,对于受助人和捐赠人都是一种保护,也才能避免消耗和伤害社会爱心的事件一再发生。 ——张天潘,原载《新华每日电讯》

【评析】此文带给我们积极的思考:一是不能因个案伤害了善良就否定有效的个体救济方案,骗捐只是小概率事件,爱心不必反转。二是要实现善款的规范使用,构建一个良性运行的公益生态。这正是我们讨论反思“罗尔事件”的目的所在。

2.罗尔事件带来的应是理性而不是冷漠

从满屏的感动到满屏的质疑,到各方表态,罗一笑事件的网络情绪反转也就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媒体采访到当事人,医院作出回应,官方有了声明,事实才渐渐清晰。孩子确实病重,不过孩子父亲的描述存在夸大,并不需要那么多钱。严格来说,算不上是骗捐,也不是借病情营销,我愿意用最大的善意去理解,这是一个救女心切的父亲用力过猛的表现,他本应该客观描述,本应该拒绝营销元素。

用力过猛的网络募捐,用力过猛的网络感动——引发质疑后,变成用力过猛的网络愤怒,不明不白的感动变成义愤填膺的声讨。特别不想看到这一事件带来什么网络后遗症,产生用力过猛的警惕,即使面对真实的苦难时也失去同情和爱心。罗尔事件带来的应该是理性,而不是冷漠。——曹林,原载《中国青年报》

【评析】理性地看待“罗尔事件”,警惕对善良的冷淡。这是此文传递的最可贵的思想。不能因“罗尔事件”给人们拒绝行善的理由;不能因被骗个案推导出好人没有好报的结论。坏逻辑不适合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时代需要善良!

例文

让慈善沐浴在阳光下

□陈立全

罗尔募捐一事,剧情反转再现。赞赏资金虽返还,理性反思不可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认为,我们要让慈善沐浴在阳光之下。(概述事件,提出中心论点。)

慈善沐浴在阳光之下,便会公开,便会透明。罗尔求助,别人自愿打赏,说罗尔之为构成诈骗,有些强词夺理。然而,罗尔的确隐瞒了自己的资产信息,没有将之公布于众,这便是一种欺骗。在得知真相之后,有网友大呼“令人恶心”,而我也相信,若罗尔事前公布自己的资产,绝不会有260余万元的资助。可见,罗尔之为虽不是诈骗,但是一种骗捐,一种错误的行为。让慈善沐浴在阳光之下,将之公开,将之透明,网友的一份爱心才不会浪费,社会的善款才不会成为私人的零花钱,助人为乐的美德才不会染上污垢。让慈善沐浴在阳光之下,实为必要。(分析事件实质,论证公开透明的必要性。)

慈善沐浴在阳光之下,更显温暖,更具温情。南北朝梁简文帝曾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诚哉,斯言。抛开罗尔的行为是否构成骗捐而言,260余万的善款,本身就是社会大爱,是“善染心”的体现。让慈善沐浴在阳光之下,不仅能让罗尔的女儿摆脱困境,更能让不计其数如罗一笑一样的孩子们度过难关,重获“新生”。沐浴在陽光之下的慈善,更能传递大爱,把善款传给最需要的人,把希望带给最需温暖的人。这样的慈善,你我共享,这样的慈善,真慈真善。(引证有亮度,分析暖人心。)

慈善沐浴在阳光之下,需你我努力。你与我都是这社会图景的一分子,让慈善沐浴在阳光之下,也需你我联手,“共襄大业”!个人牢记雪莱“最大的秘密就是爱”的教诲,让心出于自己,献于别人;有关部门完善微信功能,让骗捐销声匿迹;国家政府完善《慈善法》,从制度上杜绝骗捐,守卫人人心中的慈之爱,善之心。但说到底,法律终究不能代替道德,更不能取代人们心中的爱心。整个社会,会在一系列罗尔事件中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我们对社会怀有信心,就是对自己的未来怀有信心。(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罗一笑从始至终都没有错,罗尔也主动退还赞赏资金,我们理应少些口诛笔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事件的反思之上。(辩证分析。)

慈善是路,蜿蜒曲折,悠悠抵天际;慈善是溪,清澈灵动,汩汩绕青山。让慈善沐浴在阳光之下,路更宽,溪更远,你我心更近……(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评点

此文表达了“让慈善沐浴在阳光下”的主题。从两个角度论证了其必要性:一为“便会公开,便会透明”;二为“更显温暖,更具温情”。同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需你我努力。

具体论证时,以假设论证强调了慈善需要透明,以推论展现慈善透明的美好前景,以各方连手达到慈善透明的目标;包括引证中使用的名句,都具有温情与暖意。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罗尔善款慈善
“圣诞老人”滑雪筹善款
慈善义卖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公开善款去向才能拉直问号
送给妈妈的水晶胸针
每一笔善款都应成为“烫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