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

2017-03-31悦,杨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脑血管围术病情

辛 悦,杨 丽

(吉林油田总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脑血管介入治疗是目前脑血管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案,虽然效果较为理想,但患者在行介入治疗过程中,出于对病情和对于预后效果的担忧以及其他心理因素,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类不良情绪,导致血压、心率等异常变化[1],从而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为了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我院为行脑血管介入术配备了介入护士,且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内科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共计80例,采用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为39-76岁,平均年龄为53.29±3.37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为38-76岁,平均年龄为(53.35±3.18)岁。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眩晕、语言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讲解,术中常规护理以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护等内容。观察患者患者配备1名介入护士,给予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介入护士准入标准:主管护理师及以上职称,专科工作3年以上,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参加过脑血管介入培训,考核合格。所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由介入护士针对脑血管介入术围术期常见问题和并发症,制定护理方案,其具体内容为:

①术前干预

术前对患者进行病情、认知度评估,了解患者对于病情和治疗情况的了解程度,然后通过调查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心理疏导。对于病情和治疗认知度较低的患者,采用一对一教育模式,给予其相应的健康宣教。同时向患者介绍治疗环境,指导患者症状术前开展床上排便训练,鼓励患者开展在肢体制动训练。

②术中干预

所有观察组患者均由介入护士陪伴进入手术室,并在介入护士的协助下选取较为舒适的体位。在手术过程中,介入护士全程陪伴患者完成手术,并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情况,了解患者的感受,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避免患者由于过度紧张而导致血压异常变化。同时做好患者术中意外情况发生时的处理准备,提前准备好急救药物和设备。

③术后干预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意识、瞳孔等指征变化情况,对于手术侧肢体进行制动,定时观察患者穿刺口情况,对于未放置缝合器的穿刺口,可应用盐袋按压。当患者术后胃肠通气后,无腹胀等情况发生时,可指导患者进食流质、易消化的食物。叮嘱患者日常饮水量应控制在800~1200ml之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定时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感染等情况的发生。每日定时帮助患者按摩背部和手术侧肢体,协作患者变更体位,以免发生压疮等情况。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可给予其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还可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开展肌肉放松训练等方法,改善心理状态,诱导患者安然入睡。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加强夜间巡视工作,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排尿困难、术后失眠、腰背疼痛以及尿潴留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排尿困难、术后失眠、腰背疼痛、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2.50%、5.00%、7.50%和2.50%,对照组患者术中排尿困难、术后失眠、腰背疼痛、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7.50%、12.50%、20.00%和10.00%,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介入护士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措施,其通过在围术期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管理,指导患者完成相应的准备工作,并在术中全程陪伴患者,术后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干预[2],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于疾病和治疗的认知,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从而对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给予其介入护士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做好手术治疗准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脑血管围术病情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